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在2021年4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包含1563名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行孙氏手术的64例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PaO2/FiO2值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68.8%(44/64)。低氧血症组与非低氧血症组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6.8% vs 1.5%,P=1.000)。低氧血症组中体重指数>24Kg/m2比率比非低氧血症组高(P<0.05),非低氧血症组男性比率比低氧血症组高(P<0.05)。低氧血症组患者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比非低氧血症组时间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是:术前PaO2/FiO2≤300mmHg(OR=8.909,P=0.012)和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OR=5.098,P=0.034)是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PaO2/FiO2≤300mmHg、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是Standford A 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常伴有低氧血症,我们试图明确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搜集7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将低氧血症定义为患者静态吸氧状态下,术前氧合指数(PaO2/FiO2)≤200。根据此定义,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即低氧血症性阳性组和低氧血症阴性组。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搜集患者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既往史;搜集CR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肌酐、BNP、血沉、IL-6等实验检查;通过心脏彩超明确EF值及心包腔积液;通过全主动脉CTA明确夹层撕裂范围(是否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对所有患者在术后6小时抽取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将氧合指数(PaO2/FiO2)≤200定义为术后出现肺损伤。结果 通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入院时的BMI值;血清CRP、IL-6、D-二聚体水平;夹层撕裂范围(是否累及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是术前低氧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患者术前BMI值,全身急性炎性反应,血清D-二聚体水平,夹层撕裂范围与低氧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老年主动脉夹层手术疗效.方法: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61-78岁,平均65岁.术前严密控制血压心率并完善术前准备,升主动脉根据受累部位采用Wheat、Bentall、David术,弓部及远端均行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术后带气管插管入重症监护室( ICU)进行严密系统监护,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6.5%),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血管吻合口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3例,1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收集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以分析探讨夹层术后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共6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术后存活组(50例)和术后死亡组(1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治疗过程及结果,分析早期死亡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Stantord A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依据病人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 结果 与非死亡组比较,死亡组病人主动脉根部明显受累,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中输血量更多,术后需要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更多,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P < 0.05~P < 0.01)。对死亡原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主动脉根部受累、术后应用CRRT和ECMO与病人死亡成相关(OR值分别为9.714,8.831,10.997,P < 0.05)。 结论 急诊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有效方法。根部“三明治”技术解决根部出血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主动脉远端近段吻合止血方法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一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90例Stanford A型AD患者,其中急性45例、亚急性35例、慢性10例。手术方式包括:Bentall术6例、Wheat术4例、David术2例、Bentall及右半弓置换3例、Bentall+全弓置换+象鼻术28例、Wheat+全弓置换+象鼻术36例、David+全弓置换+象鼻术9例、Cabrol+全弓置换+象鼻术2例。在75例象鼻术中56例采用改良手术,其中在覆膜支架上对应未受累头臂干血管开口处开窗41例,采用三分支支架象鼻15例。结果 84例患者治愈,死亡6例,死亡率为6.7%。结论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并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夹层的范围决定手术范围和方式;对主动脉弓部处理的改良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43例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系统监护。根据主动脉夹层特点,予以相应的治疗,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全组住院死亡2例,1例术前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9 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患者术后第1 d发现右侧肢体偏瘫,未清醒,呼吸机支持,昏迷9 d后,死于脑梗死。手术并发症:低氧血症10例,需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2例;术后2 d一过性脑功能紊乱6例,以谵妄、兴奋为主,持续48~72 h后恢复;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1例;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6例,经禁食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后治愈。无截瘫及偏瘫发生。结论加强以神经、呼吸、循环、凝血为重点的各系统监护,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防治各系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使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类凶险的危急重症大血管疾病,其死亡率较高,起病隐匿,目前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挽救方法。AD手术时间长、需深低温停循环辅助和大量输血等,术后常发生顽固性的低氧血症,与患者不良预后直接相关。而俯卧位通气(PPV)具有快速改善氧合、副作用较少、降低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优点。因此,本文主要总结了AD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PPV在其治疗中的原理及其应用,以期为临床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肺复张组(n=36)及常规治疗组(n=20)。常规治疗组患者在肺保护性通气基础上行常规机械通气,肺复张组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12h、24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静态顺应性(Cstat)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O2(Aa)]、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气道峰压(Ppeak)及气道平台压(Pplat)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肺复张组患者的PaO2、OI、Cstat及Cdyn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O2(Aa)、RI、Ppeak及Pplat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复张组患者肺复张过程中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P<0.05),中心静脉压有所升高(P<0.05),肺复张结束后均恢复至基线水平。治疗后1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改善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及肺顺应性,但对血流动力学存在一过性影响,治疗时应进行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40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胸片及细菌学结果,确诊其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对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占比为13%。相较于同期手术无肺部真菌感染组,肺部真菌感染组的急诊手术患者高于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应用持续血液净化(CRRT)治疗患者高于非CRRT治疗患者;随着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增加,重症监护室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在使用抗生素方面,使用碳青霉烯类的患者感染率低于使用头孢类的患者感染率,使用碳青霉烯类应用时间<3 d的患者感染率最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是否应用CRRT、呼吸机使用时间、手术时间和碳青霉烯类应用时间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4个危险因素(P<0.05)。结论 呼吸机应用时间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是急性Stanfor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外科治疗2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升主动脉与根部置换术(Bentall手术)9例(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升主动脉置换术5例,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8例,升主动脉置换+半弓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分别为严重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脑死亡合并循环衰竭。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2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延迟苏醒1例。随访18例患者,2例死亡,其余16例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是降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手术原则为切除内膜破口及易破裂的部分主动脉,修复剥离内膜,用人工血管移植、成形或置换,重建主动脉管道,并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脏瓣膜、心肌缺血病变。根据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范围、主动脉瓣及根部增宽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术式,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是临床上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急,自然预后差,外科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科2006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16例,现对其诊断、治疗及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2月1日—2011年1月31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1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手术,试验组采用孙氏手术方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性脑灌注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选择性灌注时间(56.82±19.77)min、术后IUC住院时间(6.12±1.8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4.53±23.46)min、(10.32±2.0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死亡1例(6.67%),术后并发症5例(33.33%),对照组死亡5例(33.33%)、术后并发症8例(5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孙氏手术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疗效,同时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传统手术高死亡率原因、降低Standford A型AD手术死亡率及改善中远期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杂交手术在Standford A型AD的应用情况以及完全腔内技术治疗Standford A型AD的应用情况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进展进行概述。通过分析发现,虽然Standford A型AD的高死亡率状况还未完全改善,但随着材料的研发及介入杂交手术技术的进步,治疗效果在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Meta 分析明确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及 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 位评价人员按照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0 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 分析。结果 从27 篇文献筛选7 篇符合纳入标准,样本量为1 175 例,主动脉夹 层发生低氧血症患者为376 例,主动脉夹层发生非低氧血症患者为799 例,共纳入危险因素63 个,仅体重指数 (BMI)>25 kg/m2、动脉血氧分压/吸人氧浓度(PaO2/FiO2)≤ 300 mmHg、体外循坏时间、机械通气延长、 ICU 留置时间合并效应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主动脉夹层发生低氧血症的预测因素;介入治疗是主动脉夹 层的保护因素。结论 该研究表明,BMI>25 kg/m2、PaO2/FiO2 ≤ 300 mmHg、体外循坏时间、机械通气延长、 ICU 留置时间是主动脉夹层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后低氧血症是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并发症,其危险因素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需更大量前瞻性、高质量的研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65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3年9月~2010年4月共收治65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根据主动脉内膜破口的位置、夹层累及的范围、是否合并主动瓣关闭不全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10例行单纯主动脉置换,13例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半弓人工血管置换,27例行升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4 年9 月—2017 年10 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8 例。根 据是否存在术前低氧血症将研究对象分为术前低氧血症组和术前非低氧血症组;根据是否存在术后低氧血 症将患者分为术后低氧血症组和术后非低氧血症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动脉 血氧饱和度、术后24 h 内氧合指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等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低氧血症的关系。 结果 术前低氧血症组和术前非低氧血症组患者术后24 h 内患者氧合指数、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及术前超敏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低氧血症组和术后非低氧血症组患者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史、术中输血总量、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及术后24 h 内患者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l ^ R=1.306(95% CI :1.038,1.643),P =0.024]、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l ^ R=1.278(95% CI :1.024,1.594),P =0.043] 及超敏C 反应蛋白[Ol ^ R=1.257(95% CI : 1.116,1.417),P =0.039] 是影响术前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输血总量[Ol ^ R=1.322(95% CI :1.068, 1.637),P =0.008]、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Ol ^ R=1.458(95% CI :1.208,1.760),P =0.029] 是影响术后低氧血 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敏C 反应蛋白对于术前低氧血症发生有预测价值,而术中输血量、术中体外循 环转流时间对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