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琳  杨彩平  靳珂 《癌症进展》2023,(19):2197-2200
目的 探讨基于优化理念的干预模式在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干预的59例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围手术期实施优化理念干预模式的66例肾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依从性均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优化理念的干预模式在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
梁润霞  李新丽  郭振青  白建华 《癌症进展》2021,19(19):2032-2035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分为传统组与快速康复外科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停止补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而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组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FTS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FTS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并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天,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天,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2/35),与对照组患者的11.11%(5/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相比,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更长,术后...  相似文献   

5.
程卫  戚新春  李阳  宋卫琪  梁秦龙 《癌症进展》2023,(4):388-390+409
目的 探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48例DTC患者分为对照组(n=73,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观察组(n=75,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APTT、PT均短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DTC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0例周围型肺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3%,与对照组患者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价值高,与传统三孔法术式相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彭亚  柳岸  彭小伟 《癌症进展》2019,17(13):1531-1533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开始进食时间、颈部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7%(51/56),高于对照组的71.43%(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较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减少患者术中...  相似文献   

9.
韩玉  马慧  杨杨 《癌症进展》2021,19(10):1076-1079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管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管理干预;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4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术后24 h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1%(P﹤0.01).结论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管理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宋冬  梅洁  段冉  魏丽莎  孟晓静  丁艮晓 《癌症进展》2023,(24):2768-2771
目的 探讨辅助家庭干预在围手术期脑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5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64,常规干预+辅助家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者负担[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其照顾者ZB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及其照顾者Z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辅助家庭干预应用于围手术期脑胶质瘤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照顾者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启  杜晓冰 《癌症进展》2021,19(9):950-953
目的 研究跨学科管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外科行甲状腺癌手术切除的患者62例,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行常规管理+跨学科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35%),观察组患者QLQ-C30评分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跨学科管理能有效缓解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吕芳  李萍  赵素华  朱叶 《癌症进展》2023,(5):524-527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结合精细化干预模式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1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常规干预)与观察组(n=58,医护一体结合精细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围手术期采用医护一体结合精细化干预模式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昌盛  郜建姣 《癌症进展》2019,17(13):1569-1572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TE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腺球蛋白(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给予TET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容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CRP、TNF-α、Tg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24hCRP和TNF-α水平均升高,VEGF和Tg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CRP、TNF-α、VEGF和T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出血量少,美容效果好,炎性反应轻,有效降低CRP、TNF-α、Tg、VEGF水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程康复管理对骨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骨肉瘤手术患者按围手术期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0,给予常规管理)和观察组(n=60,给予全程康复管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康复情况、负性情绪、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降低,QOL各维度评分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QO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骨肉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康复管理,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冉丽娜  梁永红  陈素贞  于耀洋 《癌症进展》2021,19(24):2574-2577
目的 探讨疼痛个案管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依据术后干预方案将129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相关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前列腺素E2(PGE2)]、术后康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两组患者NGF、P物质、PGE2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NGF、P物质、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氧疗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8%(P﹤0.05).结论 疼痛个案管理能够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董延华  张彩丽  樊荣  王俊耐  魏伟 《癌症进展》2023,(23):2621-262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82例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化疗率、围手术期指标、治疗配合度、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2年生存、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卵巢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永贵  孙雨薇  王玲  杨振华  李晓 《癌症进展》2021,19(24):2578-2581,2589
目的 研究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在肺癌介入手术术后康复、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接受肺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辅以传统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UPP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SUPP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对行肺癌介入手术患者预后康复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田娜  柳青  王慧杰 《癌症进展》2021,19(20):2141-2144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接受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下床时间、胸管引流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清醒时间),术后1、14天的生存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胸管引流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的WBC、CRP、IL-6、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提高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丁辉  周东阳  张璞 《癌症进展》2023,(19):2144-2146+2185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的照顾模式干预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自护能力、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62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多学科的照顾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言语功能、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言语功能均较本组干预前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言语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饮食干预、心理调节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6%,与对照组患者的12.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的照顾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言语功能,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李爽爽  刘栋利  王璐  孙朋燕 《癌症进展》2023,(6):621-624+644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疼痛与情志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18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手术室疼痛与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疲乏程度[癌症疲乏量表(CF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3、6、1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患者的SAS、SDS、MUIS、CFS评分均低于本组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MUIS、CF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8%,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31%,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介入手术室疼痛与情志干预能够改善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