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7H-噻唑并[3,2-b]-1,2,4-三嗪类化合物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及初步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方法以3,4-二氢-6-芳基-3-硫代-1,2,4-三嗪-5(2H)-酮为原料,经环合反应、Williamson反应,合成7H-噻唑并[3,2-b]-1,2,4-三嗪类化合物,考察目标化合物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7H-噻唑并[3,2-b]-1,2,4-三嗪类化合物,经MS、1H-NMR确证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有4个化合物在50μmol·L~(-1)时对骨肉瘤细胞U2OS-EGFP抑制率高于50%。其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4 d对U2OS-EGFP细胞抑制活性的IC50值为9.824μmol·L~(-1)。分子模拟结果显示,这类化合物作用于ERK1/2,应是一种ERK1/2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基于已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设计合成了12个靛红衍生物类棕榈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测定了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并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目标化合物结构均已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确证。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b对棕榈酰基转移酶高表达的MCF-7细胞表现出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IC50=8.4μmol·L-1)相当,IC50为12.0μmol·L-1。化合物4b对He La细胞(IC50=8.1μmol·L-1)的抑制活性优于顺铂(IC50=40.1μmol·L-1)。同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均能完全进入3’-磷酸腺苷-5’-二磷酸(PAP)活性口袋内,且5b打分值最好,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报道的喹喔啉类PAR4抑制剂,本文设计合成了25个新型具有抗血小板活性的喹喔啉类化合物,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MS进行确证。对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活性评价、构效关系研究和FLIPER钙流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4a、14g、13i、13p的活性较好且都具有PAR4选择性。特别是化合物14g (IC50=0.26μmol·L-1),相对先导化合物A (IC50=1.73μmol·L-1)活性提高了6.7倍。本文发现的以2,3-二氢萘[2,3-g]二噁唑[1,4]喹喔啉和[1,3]二噁唑[4,5-g]喹喔啉为母核的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潜力的新型抗血小板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开发出高效的新型PAR4选择性拮抗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具有新化学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寻找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设计了10个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以芳醛、硫脲等为起始原料,通过Biginelli反应生成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再与氯代苯乙酮作用经Hantzsch环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证。采用Ellman方法进行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 结果 合成了10个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3个目标化合物在10 μmol.L-1时抑制活性均超过50%。结论5H-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是潜在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将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和生物活性测试相结合是发现和设计新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新的三唑并[4,5-d]嘧啶类化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抗血栓新药替格瑞洛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简化,将难以合成的环戊醇结构用简单的链状醇结构代替,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三唑并[4,5-d]嘧啶类化合物。以氨基醇为原料,首先与4,6-二氯-2-正丙巯基嘧啶-5-胺进行缩合,然后环化成三唑环,再与各种取代胺发生第二次缩合,最终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Born氏法对化合物抗兔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7个新的三唑并[4,5-d]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和MS谱确证。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显示,具有邻二羟基结构的化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表明邻二羟基是该类化合物的关键活性基团。化合物9i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5.2%,约为阳性对照药替格瑞洛的80%,但其结构远比替格瑞洛简单,更易于合成,可作为先导化合物继续进行结构优化,以期发现更高效的抗血栓新药。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期工作基础,本研究采用药效团拼合原理,尝试将GPR119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的药效片段拼接到嘌呤环的6位和9位,设计合成了12个嘌呤类衍生物作为GPR119与DPP-4双调节剂。体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1含有2-氟-4-甲砜基苯胺片段和氰基吡咯烷片段,表现出最强的GPR119激动活性(EC50=0.33μmol·L-1IA=71.1%)与DPP-4抑制活性(58.4%抑制浓度为10μmol·L-1,21.2%抑制浓度为1μmol·L-1)。对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讨论与分子对接研究,为下一步化合物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并合成含1-苄基-1H-苯并咪唑的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代、两次N-烃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肼基喹唑啉-4-胺(5);苯并咪唑与各种取代的氯苄经N-烃化和酰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1-取代苄基-1H-苯并咪唑-2-甲醛(8);最后8与5经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评价目标化合物对KRAS突变的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H-460和A549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NMR谱确证。大部分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含有1-(4-甲基苄基)-1H-苯并咪唑片段的化合物(9l)活性最佳,其对H-460和A549的IC50值分别为0.51μmol·L-1和0.93μmol·L-1,分别是阳性对照药gefitinib的11.7倍和5.2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合成3-芳基-6-(溴代芳甲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并探讨C-6位芳甲基上引入溴原子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溴代反应,得到3-溴-4-羟基苯甲醛和3,5-二溴-4-羟基苯甲醛,再将溴代的4-羟基苯甲醛与乙酰甘氨酸经Erlenmeyer-Plchl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3-芳基-6-(溴代芳甲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采用Ellman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目标化合物经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8个化合物在10μmol.L-1浓度水平抑制活性超过了40%。结论在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母核C-6位芳甲基中引入溴原子的3-芳基-6-(溴代芳甲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较高的AChE抑制活性,并且引入2个溴原子的化合物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引入1个溴原子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蛋氨酸合成酶抑制剂先导化合物的基础上设计合成4-氨基-8,10-二去氮杂-N~5-取代四氢叶酸类似物和4-氨基-8-去氮杂-N~5,N10-二取代四氢叶酸类似物,并对其蛋氨酸合成酶(MS)抑制活性进行评价,以考察N~5位和N10位酰基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寻找新的活性更高的蛋氨酸合成酶抑制剂。方法以2,4-二氨基-6-溴甲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原料,经Wittig反应、还原反应、酰胺化及水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蛋氨酸合成酶抑制活性进行考察。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谱确证。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Ⅰc和Ⅱa对蛋氨酸合成酶的抑制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7a。  相似文献   

10.
Ⅲ-18 嘌呤对抗剂(Ⅻ) G.C.Cheng,R.K.Robins J.Org.Chem.1958.23,852 作者等發現 1-甲基-4-氨基吡唑[3,4-d]嘧啶的N-取代物和4-羥基-6-氨某吡唑[3,4-d]嘧啶具有抑止腫瘤生長的功用,因而在这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报导1-烷基(芳基)吡唑[3,4-d]嘧啶的4,6-二取代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氨基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这类化合物中BW301u已进行临床试验以治疗癌症。本文报道了17个2,4-二氨基-6-取代苄基-5-甲基-吡啶[2,3-d]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L_(1210)细胞的抑制作用。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由MS-EI,~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以MTT法测定了它们对L_(1210)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设计合成一类新型c-Met/VEGFR-2双靶点抑制剂,并分别评价其对c-Met和VEGFR-2的抑制活性,探讨初步构效关系,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化合物HBST144为基础,通过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设计、合成新型c-Met/VEGFR-2双靶点抑制剂,采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化合物对激酶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抑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1e具有较强的c-Met和VEGFR-2激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062μmol·L-1和0.061μmol·L-1,可作为优选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蜘蛛香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和9个环烯醚萜,并依据理化性质、NMR和MS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蜘蛛香酯G (1)是新的广藿香醇型倍半萜,化合物3为首次从缬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10可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中NO的释放, IC50值分别为19.00和3.66μmol·L-1。化合物4、6和12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IC50值分别为51.75、51.40和102.08μmol·L-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多药耐药基因1 (MDR1) 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空白组给予0. 5%二甲基亚砜(DMSO),核因子-κB(NF-κB)激动剂组给予5μmol·L-1阿霉素,NF-κB抑制剂组给予25μmol·L-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实验组单独或联合激动剂或抑制剂给予5,10,25,50μmol·L-1熊果酸。培养48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DR1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糖蛋白和核蛋白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5,10,25,50μmol·L-1熊果酸分别使MDR1 mRNA的表达下调了7. 41%,15. 58%,28. 75%和44. 21%(IC50=66. 04μmol·L-1),P-糖蛋白的表达下调了23. 36%,37. 23%,43. 07%和64. 23%(IC50=26. 27μmol·L-1)。与空白组相比,5,10,25,50μmol·L-1熊果酸分别使P65的表达下调了13. 73%,28. 92%,44. 07%和56. 77%(IC50=34. 07μmol·L-1),且熊果酸和PDTC在5~50μmol·L-1均能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熊果酸可显著抑制K562/ADR细胞MDR1 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且对抗阿霉素的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DR1 mRNA和P-糖蛋白的上游调控信号通路NF-κB位点核蛋白P65的表达;减少NF-κB的核转位,从而抑制NF-κB活性并干扰MDR1基因转录,最终导致MDR1 mRNA及P-糖蛋白表达量的下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细胞水平探究芸香苷对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低剂量实验组(25μmol·L-1芸香苷+10 ng·mL-1 IL-1β)、中剂量实验组(50μmol·L-1芸香苷+10ng·mL-1 IL-1β)、高剂量实验组(100μmol·L-1芸香苷+10 ng·mL-1 IL-1β)、高剂量+SIRT1激动药组[100μmol·L-1芸香苷+10 ng·mL-1 IL-1β+1μmol·L-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激动药SRT1720]。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高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并合成2-取代-4-氨基噻吩并[3,2-d]嘧啶类化合物,评价其体外抗增殖活性。方法以3-氨基-2-噻吩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CP-31398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H-460和HT-29的抗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确证;5个化合物显示较好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8n活性突出,为CP-31398的4-5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7-(4-烃氧基苯基)-4-(4-芳基哌嗪-1-基)-5,6,7,8-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d]嘧啶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4-(4-羟基苯基)环己酮、氰乙酰胺、单质硫作为起始原料,通过Gewald反应、改进后的Niementowski喹唑啉缩合反应、三氯氧磷氯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脱乙基反应及Williamson反应得到相应的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体外抑制人类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的活性,并初步探究其构效关系。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8a、8c、8f和8k在10μmol·L~(-1)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30%以上,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女,73岁。10 d前出现全身酸痛,4 d前不慎跌倒致左下肢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于2011-04-09来我院门诊。急诊生化:白蛋白26.5g·L-1,血糖10.36 mmol·L-1,肌酸激酶(CK)15 786.0 U·L-1,a淀粉酶362.1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69.8 U·L-1,乳酸脱氢酶(LDH)1 880.0 U·L-1,肌酐(Cr)668.0μmol·L-1,尿素氮(BUN)68.84 mmol·L-1,谷丙转氨酶(ALT)919.0 U·  相似文献   

19.
李庆德  彭红梅  朱丽  彭晶  何蓉蓉  郭艳琼   《中国药师》2022,(12):2112-2117
目的:探究褐藻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褐藻素处理MDA-MB-231细胞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抑制率、Live/DeadTM细胞成像试剂盒进行活死细胞荧光分析,TUNEL法、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2、Bax、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结果:褐藻素处理MDA-MB-231细胞24 h时,16μmol·L-1褐藻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IC50为68.79μmol·L-1;处理48 h时,8μmol·L-1褐藻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IC50为38.08μmol·L-1;褐藻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增殖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6,32,64μmol·L-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与常用化疗药物阿霉素联合应用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Hut78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以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为开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Hut78细胞分为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阿帕替尼单药(10、20、40、6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4μmol·L-1)、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60+1)μmol·L-1、(60+2)μmol·L-1],分别作用72 h,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 h后对Hut78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10、20、40μmol·L-1)作用24 h后对Hut78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 h后,Hut78细胞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epase-3、Bax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10、20、40、60μmol·L-1)的阿帕替尼作用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3.42±2.19)%、(19.52±4.16)%、(31.49±3.16)%、(52.88±3.37)%,72 h的IC50值为(59.34±0.31)μmol·L-1,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6,P=0.018);不同浓度(1、2、4μmol·L-1)的阿霉素分别作用72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5.82±3.23)%、(31.70±4.79)%、(42.34±5.23)%,72 h的IC50值为(5.52±0.18)μmol·L-1,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2,P=0.015);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60+1)μmol·L-1、(60+2)μmol·L-1]作用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1.70±2.09)%、(56.62±4.83)%、(61.35±1.79)%、(65.13±3.88)%。两药的联合指数(CI)<1,说明二者具有药物协同作用。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65±0.75)%、(13.85±2.15)%、(23.60±1.30)%,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0±1.90)%、(33.20±2.30)%,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6.10±0.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1,P=0.006)。不同浓度(10、20、40μmol·L-1)的阿帕替尼作用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随浓度升高而升高[(49.27±0.45)%、(50.34±1.24)%、(59.16±1.23)%],S期细胞比例随浓度升高而降低[(42.81±2.22)%、(39.19±2.71)%、(34.08±1.01)%],各药物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G0/G1期(39.26±0.65)%,S期(49.40±2.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单药(40μmol·L-1)、阿霉素单药(1、2μmol·L-1)以及阿帕替尼+阿霉素[(40+1)μmol·L-1、(40+2)μmol·L-1]作用24 h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p-Akt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促凋亡蛋白Case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各药物处理组p-PI3K/PI3K、p-Akt/Akt、Bcl-2、Case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抑制外周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同时具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的。阿帕替尼联合阿霉素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