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体温低外循环(CPB)麻醉深度监测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8例择期换瓣手术,分别于CPB前(T1);降温到33℃(T2);稳定低温期(T3);复温到33℃(T4);停CPB后30分钟(T5)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结果 温度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下降,麻醉深度加深,其相关性良好(P<0.01)。AAI在T4时点(复温到33℃)明显高于其它各时点。AAI的变异系数和变化率都明显高于BIS(P<0.01)。结论 AAI虽然比BIS更灵敏,但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的变化;BIS监测麻醉深度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度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并寻找可用于心肌保护的最佳温度。方法: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并复钙,采用可视化单细胞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并比较逐步升温(25~37℃)和恒温孵育(25、30、35℃)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用收缩幅度的相对变化作为评价指标,明确能使心肌细胞产生最大且最稳定收缩的温度。结果:27~37℃逐步升温过程中,大鼠心肌细胞接受持续电刺激后稳定收缩的比例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27~30℃逐步温度升高过程中,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与25℃相比逐渐增大(P<0.05);31~37℃时,随着温度继续上升,心肌细胞出现不规律收缩、形态改变,甚至挛缩死亡,且收缩幅度与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30℃、35℃固定恒温孵育后的心肌细胞收缩幅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孵育的细胞收缩幅度最大且稳定(P<0.05)。结论:温度变化影响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30℃时细胞收缩力强且稳定。  相似文献   

3.
瓣膜置换患者浅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氧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中瓣膜置换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糖、脑乳酸的变化。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33例,行颈内静脉逆行置管至颈内静脉球部,分别于体外循环前、转机后鼻咽温降至35℃、32℃稳定10min、复温至35℃、停机后30min采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糖及乳酸,并计算脑氧摄取率(oxygenextraction,O2Ext)、脑动静脉血糖差(glucosedifferencesbetweenarterialandjugularbulbblood,Ga j)以及乳酸差(lactatedifferencesbetweenarterialandjugularbulbblood,AVDL)。结果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jugular bulbvenousoxygensaturation,SjvO2)在32℃时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升高(P<0.05),复温至35℃则明显下降,有5例出现SjvO2<50%;O2Ext在32℃时明显降低,复温至35℃时则升高显著(P<0.01);Ga j在32℃有极明显的降低(P<0.01),而复温阶段则明显升高(P<0.05);体外循环期间的AVDL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瓣膜置换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氧平衡受到明显干扰,复温阶段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耿志伟  张锦  佟晓燕  刘杰 《黑龙江医学》2009,33(7):493-496,508
目的通过观察受冷周围神经局部氧自由基的水平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ic dialdenhyde,MDA)的含量,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低温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个大组:持续低温组与间断低温组。持续低温组又分为持续低温2h组及持续低温2h后复温组(复温组又包括复温4g、复温1d组、复温3d组);间断低温组包括间断低温2h组、间断低温2h后复温组(此复温组又分为复温4h、复温1d及复温3d组)。设定坐骨神经局部低温的温度在4℃±0.5℃。采用电子顺磁(ESR)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取材的氧自由基含量;坐骨神经匀浆后,按照试剂盒的方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结果(1)持续低温组:低温2h后,即刻取材测定的氧自由基含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含量增加(P<0.05),其中以复温1d组最明显(P<0.01);(2)间断低温组:间断低温2h,即刻取材的氧自由基含量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温后氧自由基含量也呈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其中复温1d组最显著(P<0.01);(3)MDA结果持续低温组与间断低温组:在低温结束即刻测定的MDA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复温组的MDA测定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的变化可以产生坐骨神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参与了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氯丙嗪对神经外科术中控制性浅低温的降温和复温速率的影响&#65377; 【方法】 择期脑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18 ~ 65岁,随机分为2组(n = 20),对照组和氯丙嗪组&#65377;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全身麻醉&#65377;氯丙嗪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氯丙嗪25 mg&#65377;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均通过充气控温毯进行控制性降温,设定目标温度为 34 ℃,肿瘤切除前30 min开始复温&#65377;每5 min纪录一次中心温度(鼻咽温),观察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65377;【结果】 在肿瘤切除前,对照组和氯丙嗪组分别有60%和90%的患者中心体温达到34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5377;对照组和氯丙嗪组的降温速率分别为(1.05 ± 0.06) ℃/h和(1.29 ± 0.08) ℃/h (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77;对照组和氯丙嗪组的复温速率分别为(0.75 ± 0.05) ℃/h和(0.91 ± 0.07) ℃/h (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77;【结论】 氯丙嗪增加神经外科术中控制性浅低温降温和复温的速率&#65377;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体内N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心脏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N端脑钠肽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NT-proBNP明显升高,eGFR降低。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患者NT-proBNP显著降低,同时左心室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1)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具有正相关性(r=0.852,P<0.001);(2)NT-proBNP水平与LVDd(r=0.343,P<0.01)、LVPWT(r=0.256,P<0.05)、LVDs(r=0.252,P<0.05)、LVMI(r=0.334,P<0.01)呈正相关,与LVEF(r=0.354,P<0.01)呈负相关;(3)血浆NT-proBNP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671,P<0.01)。结论:慢性肾衰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普遍升高,与左心室功能和容量负荷密切相关,规范的血液透析可降低NT-proBNP,延缓心衰进展。  相似文献   

7.
参附注射液对控制性低温家兔血液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的低温家兔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在低温条件下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降温组以及参附Ⅰ组和参附Ⅱ组,每组10只.所有家兔经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作气管切开插管,然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后加深麻醉;参附Ⅰ组按1ml/kg参附注射液、参附Ⅱ组按2ml/kg参附注射液经0.9%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静脉注入.降温组及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三个实验组采用体表降温法将体温降至25℃±1℃,维持3小时.持续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鼻咽及直肠温度;并于降温前、降温至25℃、复温开始、复温至36℃时各采动脉血2.5ml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照组不降温,但采血时间与实验组一致).结果:降温组在鼻咽温度从36℃降至25℃后,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及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与降温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两参附组在降至预定温度及低温持续过程中高、中、低切全血粘度及低切还原粘度升高的幅度比降温组低(P<0.05),而两参附组在降温复温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降低家兔因控制性低温引起的血液粘度的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复温方法对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研究4种不同的复温方法对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力学性能的影响。②方法 深低温保存后的兔颈总动脉,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复温方法复温:37 ℃水浴、空气复温、-20 ℃冰和液氮冰复温,以新鲜血管为对照。并分别测定4 种方法复温后动脉的力学性能,包括轴向和周向弹性模数和断裂应力。③结果 所有冷冻复温后的血管轴向和周向参数及断裂应力均小于新鲜血管(F=2.89~13.38,q=2.45~9.15,P<0.05)。随着降温速率的降低,血管轴向弹性模数和断裂应力等参数基本是增加的。液氮冰中复温的血管,其上述参数最接近新鲜血管。④结论 逐步慢速复温可以改善深低温保存复温后血管的力学性能,液氮冰复温可能是最好的复温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无创性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J  Yang H  Wang P  Dong W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71-474
目的 探讨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方法 ,测定了 10 0例正常志愿者和 2 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双侧脑电阻抗 ,并将其与头颅CT检查作对比研究。结果 在不同测定频率下 ,正常人两侧大脑半球电阻抗基本对称 (P >0 0 5 )。左右两侧脑电阻抗值在测定频率为 2 0kHz时分别为 11 5± 1 3kΩ和 11 4± 1 8kΩ ,5 0kHz时分别为10 2± 1 0kΩ和 10 3± 1 1kΩ ,10 0kHz时分别为 9 1± 0 8kΩ和 9 2± 0 8kΩ。年龄、性别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对脑电阻抗无明显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侧脑电阻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 2 4h内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体积呈负相关 (r=- 0 895 3 ,P <0 0 1) ,而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体积呈正相关 (r=0 8811,P <0 0 1)。结论 脑电阻抗是反映人脑组织电学性质的一种较稳定的物理学参数 ;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出血后血肿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变化 ,有助于指导脑出血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全血粘度对健康成人脑血流速度影响。方法检测100例健康成年人血细胞比容(Hc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且在当天完成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同时记录各检查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并分别分析两者与平均血流速度相关性。结果 Hct与大脑中动脉(MCA,r=-0.39,P<0.001)、颈内动脉虹吸部(SCA,r=-0.16,P<0.05)、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r=-0.15,P<0.01)、椎动脉(VA,r=-0.23,P<0.01)及基底动脉(BA,r=-0.35,P<0.001)平均血流速度具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而Fg仅与SCA平均血流速度具有负相关关系(r=-0.19,P<0.05)。低血细胞比容组(Hct≤40%)的MCA、VA、BA的Vm较高血细胞比容组(Hct>40%)明显增高。结论建议TCD正常脑血流速度参考值应考虑Hct因素并根据被检测者的Hct水平进行适当校正,尤其是对MCA、VA、BA等血管。当被检测者的脑血流速度轻度增快时应考虑Hct因素,而不仅仅只考虑到血管本身的病变如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技术(DTI)及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BS)在检测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变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病理基础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36例糖尿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应用DTI分别测量左室6个壁收缩期峰值速度(Sa),应用IBS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校正背向散射积分(IBS%)及其周期变异幅度(CVIB)。并计算有统计学差异的IBS与DTI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壁平均Sa显著减低(P<0.05),下壁及前间隔S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室间隔IBS%显著增高(P<0.05),左室后壁CVIB显著减低(P<0.01)。间隔的IBS%与前间隔Sa及左室壁平均Sa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24,P<0.01;r=-0.506,P<0.01),与下壁Sa呈显著负相关(r=-0.383,P<0.05);左室后壁CVIB与下壁Sa及左室壁平均Sa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69,P<0.01;r=0.415,P<0.01)。结论 DTI及IBS技术能够无创检测出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变左室收缩功能异常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深低温灌注对猴脑严重缺血后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恒河猴3只,建立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温模型,使脑温维持在14.7℃~16.0℃,持续1 h,随后自然复温。全程予脑电图监测,随机采集常规电极信号,分析δ波、θ波、α波、β波4个频段的绝对功率值。结果脑电波幅随脑温降低而下降,主要以慢波为主,脑温降至18℃及以下时近乎呈直线状,复温后波幅随温度升高逐渐恢复。灌注期、低温维持期的绝对功率值与麻醉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超深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低温维持期主要存在以慢波(δ、θ)为主的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李慧敏  苏带兰  李莉  韦晓静  方海宁  谭伟 《广西医学》2012,34(11):1505-1506
目的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术后使用变温水毯复温的效果。方法将326例中低温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60例,实验组166例。两组均在中低温(26~31℃)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后实验组应用变温水毯复温,对照组应用热水袋并加盖被子复温。观察两组术后鼻咽温度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1 h、2 h、3 h鼻咽温度与术前、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h、2 h、3 h鼻咽温低于术前和手术结束时(P<0.05),并低于同时点的实验组(P<0.05)。对照组术后使用强心药比例、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后应用变温水毯复温,有利于温度的恢复与恒定,减轻心脏负荷,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复温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治疗大鼠脑外伤时脑温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且无创的测量脑温的方法。方法 :将成年SD大鼠麻醉致伤后 ,随机分为A、B 2组实施亚低温治疗 ,A组测量脑温和直肠温度 (肛门内 1 5cm) ,B组测量脑温及体内温度 (肛门内 7cm)。结果 :A组大鼠脑温为 ( 3 1 0 7± 0 69)℃ ,直肠温度为 ( 3 1 75± 0 64 )℃ ,直肠温度与脑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B组大鼠脑温为 ( 3 1 18± 0 64 )℃ ,体内温度为 ( 3 2 3 4± 0 94 )℃ ,脑温与体内温度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0 1) ,但体内温度与脑温呈高度正相关 (r=0 .978,P <0 0 1) ,相关方程为 :Y(脑温 ) =1 0 10X(体内温度 ) - 1 4 79。结论 :测量体内温度 ,从相关方程可推算出脑温  相似文献   

15.
犬脑选择性深低温对全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选择性降温技术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单侧颈总动脉低温灌注法 ,对 10只犬进行了选择性脑部降温。观察了降温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前及术后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及心脏、肝脏酶谱的变化。 结果 :10只犬均实现了选择性脑部降温。脑温最低达 (17.8± 1.8)℃ ,直肠温保持在 (32 .5± 2 .0 )℃以上。4只犬于术后 1~ 3d死亡 ,6只长期存活。降温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 ,随温度回升而恢复正常。术后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酶谱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结论 :采用动脉内低温灌注 ,可选择性快速降低脑温。降温使脑干心血管中枢功能抑制 ,但经开放椎动脉后可迅速纠正。该技术对全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6.
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不同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和复温曲线特征。方法 取490只雄性SD大鼠(实验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浸泡组(450只)和对照组(40只),浸泡大鼠在(15.0±0.2)℃海水中分别浸泡不同时长:2 h(100只)、5 h(150只)、10 h(200只),每个浸泡时长的存活大鼠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并给予相应的方法复温:被动复温(被动复温组)、37℃热水浴复温0.5 h(37℃主动复温0.5 h组)、37℃热水浴复温1 h(37℃主动复温1 h组)、42℃热水浴复温0.5 h(42℃主动复温0.5 h组)、42℃热水浴复温1 h(42℃主动复温1 h组);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随机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上述4种不同方法的热水浴复温。计算各组的复温成功率;复温20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腹腔温度数据,计算被动复温速度、热水浴复温迟发后降效应。结果 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组大鼠低温海水浸泡存活率下降(P<0.05),被动复温组及主动复温组的复温成功率均下降(P<0.05),37℃主动复温1 h组大鼠复温成功率大于或等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大于或等于被动复温组;对照组热水浴后均存活。存活大鼠血清CK-MB、ALT和LDH水平随着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主动复温组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浸泡时长相同时,37℃主动复温1 h组的CK-MB、ALT和LDH水平低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低于被动复温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复温曲线,被动复温组复温速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且死亡大鼠的复温速度低于存活大鼠(P<0.05);热水浴复温大鼠腹腔温度可出现迟发后降效应,迟发后降总效应越大,死亡率越高;对照组37℃热水浴迟发后降效应不明显,42℃热水浴明显(P<0.05)。结论 在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的救治中,恰当的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大于被动复温。紧急情况下可以将热水浴作为一种复温选择,但不当的复温条件可降低救治成功率,其可能与迟发后降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在体外循环(CPB)复温过程中的脑氧供需情况.方法:选择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在CPB复温期间通过头部放置冰袋降温,使脑局部降温.经高位颈内静脉穿刺向头侧置管10~15cm,在CBP复温过程中各时点抽取来自脑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各时点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结果:CPB降温前主动脉插管、降温阻断升主动脉、阻断升主动脉后15min、复温开放主动脉及心脏复跳过程脑静脉血液的血气分析及脑氧供需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心脏手术在CPB复温开放主动脉期间通过冰袋脑局部降温,能改善脑氧供需,全组未发现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利于幼儿心脏手术的脑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药效学方法建立肝脏细胞色素P450 3A(肝药酶CYP3A)代谢活力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热板法建立鼠随温度变化疼痛反应变化的量效关系,寻找最佳的温度点,然后给予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建立量效关系曲线。结果:从42℃至48℃,随着温度的升高,舔后足次数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r=0.8,P<0.01)。跳跃次数从46℃开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变化明显的温度在48℃至52℃,但52℃鼠后足已经烫伤,最佳刺激温度为48℃。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48℃热板鼠舔足反应、跳跃反应有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舔后足反应次数明显减少,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r=-0.54,P<0.05),潜伏期也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此方法能够间接检测CYP3A的代谢活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后脑温 (BT)、颅内压 (ICP)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5 5例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 4~ 5d ,肛温设定在 32~ 33℃ ,持续脑温、ICP监护 (美国Camino颅内压监护系统 ,110 -4BT探头 )。结果 :脑温 32 .3~ 34℃ 4 5例 ,脑温 <32 .3℃ 10例 (6例脑温 <肛温 ) ,ICP <4 0mmHg 4 3例 ,ICP≥4 0mmHg12例 ,死亡 10例 ,死亡组与存活组脑温、ICP有显著差异 (P <0 .0 1)。复温后高热 (脑温 >39℃ ) 12例 ,复温后ICP反跳性升高 7例 ,死亡 3例 ,死亡组与存活组脑温、ICP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亚低温期间脑温持续下降或出现难以控制颅高压者 ,预后不良。复温后反跳性ICP升高及高热将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变特点。方法 应用心阻抗血流图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左室功能检测。结果 糖尿病患者左室射血前期(PEP)延长,射血期(LVET)无变化,PEP/LVET值增大。等容舒张期(A_2-0)延长,房缩波(A)增大,A/C值增大,心脏指数(CI)减低。相关分析表明CI与A_2-0、A、A/C呈显著负相关(r=-0.63,P<0.01;r=-0.52,P<0.01;r=-0.56,P<0.01),与PEP/LVET呈弱负相关(r=-0.34,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均存在异常,舒张功能受损较早、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