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50例老年肺癌患者分为A组(n=77,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和B组(n=73,常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修订焦虑自评量表中文版(SAS-CR)、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共性模块(FACT-G)]、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出院时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CR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A组患者SAS-CR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A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出院时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操作技能、出院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晚期癌痛患者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40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20例,对照组以常规止痛护理,观察组以规范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疼痛评分、患者社会/家庭状况、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有利于改善并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头颈部鳞癌伴癌痛患者疼痛和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6例头颈部鳞癌伴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疼痛、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简明疼痛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5.640,P<0.001;t=14.110,P<0.001;t=11.880,P<0.001)。试验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6.692,P=0.010)。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头颈部鳞癌伴癌痛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疼痛,并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胶质瘤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8例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癌因性疲乏情况[癌症疲乏量表(CFS)]、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行为严重程度、认知、感知、情感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行为严重程度、认知、感知、情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癌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痛程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和总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躯体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中药外敷痛点及腧穴配合针刺对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疼痛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中药外敷痛点及腧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癌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疼痛介质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2.015,P<0.001;t=9.400,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7.134,P<0.001;t=11.496,P<0.001;t=3.685,P<0.001),而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t=6.083,P<0.001)。结论 针对晚期肺癌伴癌痛患者采用中药外敷痛点及腧穴配合针刺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癌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这可能与其有效减少癌痛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学科康复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干预组及多学科康复干预组,每组48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下降,且多学科康复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上升,且多学科康复干预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以及总分均上升,且多学科康复干预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情感、行为严重程度、感知、认知评分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肺癌晚期伴中重度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程度、依从性和治疗满意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经过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癌痛缓解有效率及对治疗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活动、抑郁、焦虑、恐惧、消极和自信程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除食欲外的上述指标均表现为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治疗后比较,全部指标均表现为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改善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依从性,缓解癌痛,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并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扣带回毁损术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应用三阶梯治疗无效的晚期癌痛病人39例,包括肺癌20例,肝癌骨转移8例,前列腺癌骨转移6例,骨肿瘤患者5例,其中35例伴抑郁症及焦虑症.采用直观模拟疼痛量表(VAS)和McGill疼痛问卷量表(MPQ)分别在术前和书后进行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手术前后患者使用止痛药的种类和最大剂量,将术后3个月的VAS、MPQ评分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患者癌痛基本消失,只需服用小剂量止痛药物.术后3个月止痛效果稳定,VAS评分及MPQ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35例患者的抑郁症及焦虑症明显好转.结论:双侧扣带回前部联合毁损术能有效治疗晚期癌痛,缓解患者的抑郁症及焦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止痛药物对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伴有疼痛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干预组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4周后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癌痛缓解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便秘的发生率为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止痛药物可缓解癌痛程度,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规范化镇痛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我院门诊及住院2年内共115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疼痛程度分为中度及重度癌痛两组,对比两组规范化镇痛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将中度癌痛组分为二阶梯镇痛治疗组及弱化二阶梯镇痛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规范化镇痛治疗后,中度及重度癌痛组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01),且中度癌痛组中弱化二阶梯镇痛药物组的生活质量较二阶梯镇痛药物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且弱化二阶梯镇痛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度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汤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癌因性疲乏(CR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 年1月至2022 年12 月间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2 例确诊发生CRF的恶性肿瘤患者(气血亏虚证),采用随机数字表余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痛、止吐、化痰等对症治疗及健康、心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以积分变化评估中医临床疗效;采用修订版Piper 疲乏量表(RPFS)评估CRF的改善情况;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比较癌痛情况;检测患者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评价凝血功能差异,检测患者肝、肾功能指标以评估益气活血汤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RPFS 评分、NRS评分及外周血FIB、D-D 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在神疲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自汗、失眠健忘、手足麻木的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中医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PF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行为、情感、感觉维度RPFS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R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及外周血FIB、D-D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功能、肾功能等明显异常,说明益气活血汤安全性良好。结论:益气活血汤可纠正气血亏虚之证,改善机体凝血功能,促进恶性肿瘤患者CRF及癌痛的减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影响癌症患者晚期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如何治疗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癌痛治疗的最大难题.本研究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PCEA)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56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均为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未能很好控制疼痛,同时不良反应较大的患者.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PCEA吗啡(A组)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PCEA(B组)方法镇痛.2组均采用PCEA方法,镇痛液2组均为200ml,A组内含吗啡20mg,B组内含吗啡20 mg,氯胺酮100 mg.采用上海博创电子泵,负荷量为5 ml,背景剂量均为2 ml/h,PeA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2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治疗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A组为3.68、3.54,B组为2.26、1.52,2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按压次数和吗啡用量A组明显多于B组,B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A组明显高于B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经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自控镇痛具有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适合有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癌痛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肺癌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常规止痛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癌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症状、心理情况及康复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结合思维导图引导癌痛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吕芳  李萍  赵素华  朱叶 《癌症进展》2023,(5):524-527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结合精细化干预模式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1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常规干预)与观察组(n=58,医护一体结合精细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围手术期采用医护一体结合精细化干预模式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腰硬膜联合治疗重症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膜联合治疗,以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先行蛛网膜下隙注射,再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镇痛。比较2组患者镇痛效果包括治疗前、用药后30 min、持续性、暴发性VAS评分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用药后30 min、持续性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暴发性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腰硬膜联合治疗重症癌痛可有效降低暴发痛VAS评分,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阿片类药与单独应用阿片药治疗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的疗效差别。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我院肿瘤科收治了63例神经病理性癌疼痛患者,Karnofsky评分50~80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采用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阿片类镇痛药(32例);B组单用阿片类镇痛药(31例);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第0、3、10天的变化;评价两组阿片药品的消耗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B组的VAS评分基线值差异无显著性(P=0.452)。从疼痛的缓解程度来看,VAS评分下降程度A组要好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来看,B组明显要多于A组;阿片不良反应B组多于A组(P=0.015)。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阿片类药可以更好地治疗患者神经病理性癌痛,减少了阿片药品的用量,降低了因为阿片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是治疗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癌痛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结合癌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82例消化道系统癌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癌痛护理质量指标进行延续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服药依从性和疼痛数字分级(NRS)≥4分患者比率,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中文版)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99. 05±0. 62)分、(99. 24±0. 47)分和(99. 35±0. 52)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3. 05±4. 16)分、(89. 07±3. 96)分和(85. 32±4. 79)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NRS≥4分比率分别为12. 2%、12. 2%和14. 6%,均低于对照组的36. 6%、43. 9%和41.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FACT-G评分分别为(63. 89±3. 08)分和(59. 42±3. 69)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用于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癌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0例。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仅单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记录的疼痛程度分级、抑郁量表评分、药物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R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与之类似,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和HRS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人均日剂量为(45.62±5.17) mg/d,对照组人均日剂量为(62.18±4.37) mg/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进一步改善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并且可以降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使用剂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由口服吗啡转换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口服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肺癌伴重度癌痛患者,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剂量换算公式为:芬太尼透皮贴剂72h剂量(μg/h)=口服吗啡(mg/d)×0.5,根据疼痛评分调整剂量,将疼痛控制在3分以下。数字评分法记录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评分。结果59例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药物转换后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转换前疼痛评分均值为(6.27±1.15)分,转换后6d为(2.15±0.87)分,15d为(2.03±0.68)分,30d为(1.95±0.73)分(P〈0.01)。总的疼痛缓解率81.35%。转换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降低,但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提高(P〈0.05)。结论无法应用口服吗啡镇痛的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转换应用芬太尼贴剂后,镇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