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CT征象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CT征象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灶位置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鳞癌、腺鳞癌实性高密度结节发生率高于肺泡癌,鳞癌磨玻璃样密度结节发生率低于腺癌、肺泡癌和腺鳞癌,肺泡癌磨玻璃密度结节发生率高于腺癌、鳞癌和腺鳞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血管穿过征、分叶征、毛刺征,较少表现为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鳞癌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分叶征,较少表现为毛刺征、空泡征、血管穿过征、血管集束征;肺泡癌CT征象主要表现为血管穿过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较少表现为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腺鳞癌CT征象主要表现为分叶征、血管穿过征和毛刺征,较少表现为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型与CT征象具有一定关联,临床可通过不同CT征象对病理类型进行预判断,以对进一步诊治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检查,对比研究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鳞癌、腺癌及肺泡癌在有无坏死、胸膜凹陷征、集束征及纵隔淋巴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周围浸润、毛刺征及分叶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及肺泡癌CT增强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密切相关,根据CT征象对周围型肺癌的鳞癌、腺癌及肺泡癌等病理组织学类型进行判断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与CT征像特点,探讨X线与CT检查在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直径<3cm,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及CT扫描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性准确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对病灶的定性诊断CT扫描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x=5.47 P<0.025).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病变的基本首选方法,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确诊有重要意义,熟悉并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X线及CT征象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X线与CT征像特点,探讨X线与CT检查在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直径<3cm,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胸片及CT扫描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性准确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分叶征、毛刺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征象。对病灶的定性诊断CT扫描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x=5.47 P<0.025)。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病变的基本首选方法,发现病变后进行CT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确诊有重要意义,熟悉并掌握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基本X线及CT征象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杨宏博  任博  孟欣 《癌症进展》2022,(18):1896-189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与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103例肺癌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比较不同EGFR突变情况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征象,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无EGFR突变与EGFR突变肺癌患者病灶密度、分叶征、空洞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增厚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EGFR突变与EGFR突变肺癌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纤维化和坏死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毛刺征、有胸膜凹陷征、有坏死征、有纤维化均为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征象与肺癌患者EGFR突变情况可能有关,有毛刺征、有胸膜凹陷征、有坏死征、有纤维化均为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程国芬  包忠英  刘海波 《癌症进展》2019,17(1):38-40,51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神经内分泌癌(LNEC)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征象及强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周围型L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类型的周围型LNEC患者的病灶分布情况、病灶大小、CT征象(形态、密度、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CT值。结果 55例周围型LNEC患者中典型类癌(TC)6例,不典型类癌(AC)5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21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C)23例。TC、AC、LCNEC、SCNC中均以右肺多见。LCNEC患者的病灶最大径为(42.8±15.6)mm,长于TC患者的(18.3±6.1)mm、AC患者的(22.3±7.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C患者的病灶最大径为(39.5±11.2)mm,长于TC、A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AC患者的CT征象以形态规则、密度均匀为主,LCNEC、SCNC患者的CT征象以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为主,但TC、AC、LCNEC、SCNC患者病灶的形态、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AC、LCNEC、SCNC患者的分叶征、毛刺征、钙化、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AC、LCNEC、SCNC患者CT强化前后差值分别为(50.5±15.6)Hu、(53.5±18.3)Hu、(26.6±8.7)Hu、(28.9±9.6)Hu,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34,P﹤0.01)。结论不同类型的周围型LNEC患者的CT平扫及强化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TC及AC强化明显,而LCNEC及SCNC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磨玻璃结节(GGN)的胸部CT征象,分析其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65例具有GGN的CT影像征象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6例)、恶性组(39例),收集整理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良、恶性GGN不同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肺GGN在病变直径、形状、边界、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和密度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胸膜凹陷征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92%和73.08%;而粗糙边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低,分别为25.64%和26.92%。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的AUC值分别为0.718、0.75,对恶性GGN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肺GGN的胸部CT征象(病变直径、形状、边界、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密度)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肺GG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征象与灌注参数对于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周围型小肺腺癌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行MSCT扫描,分析淋巴结转移与CT征象及灌注参数的关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90例直径<3 cm的周围型小肺腺癌中共有2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患者肿瘤位置、肿瘤增强CT值、病灶-肺界面、分叶征、淋巴结边界征象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大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患者MS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比较(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低BF值、低PEI值是影响周围型小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短径、BF值、PEI值联合评估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SCT对肺炎型肺癌与局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和40例局灶性肺炎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肺炎型肺癌中31例(77.5%)有血管集束征,16例(40.0%)有胸膜凹陷,26例(65.0%)有细短毛刺,7例(17.5%)有粗长毛刺,25例(62.5%)有空泡征,21例(52.5%)有支气管充气现象,29例(72.5%)有磨玻璃密度,36例(90.0%)显示瘤体。局灶性肺炎中3例(7.5%)有血管集束征,5例(12.5%)有胸膜凹陷,7例(17.5%)有细短毛刺,29例(72.5%)有粗长毛刺,9例(22.5%)有空泡征,7例(17.5%)有支气管充气现象,8例(20.0%)有磨玻璃密度,5例(12.5%)显示瘤体。肺炎型肺癌患者与局灶性肺炎患者的MSCT影像表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肺炎型肺癌与局灶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高分辨CT影像学检查对良恶性肺GG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高分辨CT发现55例具有GGN的患者,经过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1例)、恶性组(34例),收集整理相关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良、恶性GGN不同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良、恶性肺GGN在年龄、吸烟指数、恶性肿瘤家族史、GGN病变最大径、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和CT值方面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偏大、吸烟史、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增高的CT值是恶性肺GGN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吸烟史、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增高的CT值对良、恶性肺GGN有诊断价值,而部分良性肺GGN需进一步结合患者情况和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原发周围型肺癌的早期X线诊断──附10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2cm的早期周围型肺癌101例的X线诊断,其中15例加了CT检查。病理鳞癌15例,腺癌46例,小细胞癌23例,其他7例。形态结节状91例,浸润状10例。X线其他征象的多寡依次为边缘毛利征,分叶征,空泡征,索条征和胸膜凹陷征。手术的96例胸内淋巴结转移33例(34.3%),远处转移2例。  相似文献   

12.
彭东  杨军  张雷 《癌症进展》2018,(8):954-955,993
目的 分析肺结核空洞患者与肺癌空洞患者的CT影像差异.方法 选取43例肺结核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和43例肺癌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壁结节、钙化及空洞壁的厚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钙化和厚壁空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壁结节、毛刺征和薄壁空洞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空洞患者与肺癌空洞患者的CT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实施CT检查和分析,可以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与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VEGF和nm23-H1基因表达水平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和CT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CT表现.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47例肺癌组织中的VEGF和nm23-H1表达水平。结果:1)VEGF、nm23-H1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p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P<0.05)。2)VEGF与nm23-H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3)VEGF基因的高表达和nm23-H1基因的低表达均与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VEGF的高表达也与空洞征有关:二者表达水平与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支气管征均无关(P>0.05)。4)深分叶征、空泡征和支气管征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而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VEGF过度表达和nm23-H1低表达均与周围型肺癌的分叶征、空洞坏死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16排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80例有完整资料的周围型小肺癌的16排螺旋CT扫描征象.结果:80例先行CT平扫,结果示深浅分叶征56例,毛刺征46例,空泡征50例,胸膜凹陷征51例,血管纠集征10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其中54例加做CT强化扫描,其中49例CT值增幅>30Hu,占90%.结论:16排螺旋CT平扫及强化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80例有完整资料的周围型小肺癌的16排螺旋CT扫描征象。结果:80例先行CT平扫,结果示深浅分叶征56例,毛刺征46例,空泡征50例,胸膜凹陷征51例,血管纠集征10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其中54例加做CT强化扫描,其中49例CT值增幅〉30Hu,占90%。结论:16排螺旋CT平扫及强化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乳头型肺腺癌为主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6 月至2014年8 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微乳头型肺腺癌(微乳头成分>50%)为主的MSCT特征。结果:本组18例中1 例为弥漫型肺癌,3 例为中央型肺癌,14例为周围型肺癌。14例周围型肺癌直径为1.3~8.5 cm,平均直径为3.56cm,其中8 例直径≥ 3 cm;13例呈分叶状,9 例边缘可见长短毛刺,7 例可见胸膜凹陷征,5 例紧贴胸膜及与胸膜粘连,1 例内侧可见支气管截断征,4 例周围伴阻塞性炎症,1 例伴钙化,2 例病变较大密度不均,4 例肿物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征,2 例呈实性与磨玻璃混杂密度。18例中16例病变增强CT值(Δ CT)为13~80HU,平均47.5 HU,其中Δ CT≥ 15HU者15例,Δ CT≥ 20HU者15例。2 例胸膜增厚伴右侧胸腔积液,病理证实1 例胸膜转移;1 例右侧胸腔积液,病理证实同侧胸膜转移;1 例合并双侧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结节影。8 例可见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强化密度不均,6 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4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但CT检查中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微乳头型为主肺腺癌在女性非吸烟的老年患者中多见,以周围型肺癌多见,且基本具备周围型肺癌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的典型表现,实性为主,强化较明显,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PCNA蛋白表达与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 )检测 5 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CT征象间的关系。结果 :PCN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恶性度、大小、深分叶征、淋巴结转移、空洞征和胸膜凹陷征有关 ,与毛刺征无关。结论 :肺癌组织分化越低其PCNA表达越高 ,CT征象中肿瘤≥ 3cm、深分叶征、淋巴结转移、空洞征和胸膜凹陷征与PCNA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磨玻璃密度结节肺腺癌的多排螺旋CT( MDCT)的影像表现。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磨玻璃密度结节( GGNs)肺腺癌31例的完整MDCT资料,经多方位重建和多窗位处理,对GGNs的形态(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形),瘤肺界面(清楚毛糙、模糊无界),边缘形态(短密毛刺、浅分叶、尖角征),内部结构(实性成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强化幅值深入分析。结果:瘤体圆形与卵圆形29例、瘤肺界面清楚27例,分叶征19例,毛刺征14例,胸膜凹陷征13例,空泡征11例,血管集束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7例,GGNs内实性成分强化幅值大于20Hu 15例。结论:仔细识别磨玻璃密度结节肺腺癌MDCT征象细节对提高GGNs肺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间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组织中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并回顾性分析其与术前CT征象间的关系。结果p53蛋白、PCNA表达与瘤体大小、深分叶征、空洞、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毛刺征无关。结论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中,瘤体直径>3cm,或出现深分叶征、空洞、胸膜凹陷征、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具有相对更高的恶性程度,肿瘤细胞的增殖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20.
HR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5例早期周围性小肺癌(直径≤3 cm)的CT资料,以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方法:25例肺癌病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和临床观察证实直径≤3 cm周围性小肺癌的完整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早期肺癌的主要CT表现:全部为孤立小结节,25例有分叶征;25例有小毛刺征;17例胸膜凹陷征;15例有血管集束征;8例有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结论:SCT HRCT 动态增强扫描能更好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