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根治术(NOSES组)的患者共28例,采用1∶2配对设计,获得同时期接受传统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根治术(传统腹腔镜组)56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评分、腹部手术史、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分期(pTNM)等基本资料,结果提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OSES组手术时间(124.3±18.3)min,术中出血量(67.3±58.8)ml;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33.5±16.4)min,术中出血量(62.5±51.2)ml。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相比于传统腹腔镜组,NOSES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P=0.042)、术后第一日(P<0.001)与第二日(P=0.013)疼痛程度明显较低。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高位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并可取得令人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减少患者术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完成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1例.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为(189.5±2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4 ±9.4)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38.9±8.6)h,住院平均时间为(12.7±2.5)d,淋巴结检出平均数目为(13.5±4.1)枚,肿瘤平均直径2.7(0.6~ 5.3) cm,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在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肛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NOSES组),26例行传统腹壁小切口取标本手术(LAP组)。并对其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共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环周切缘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AP组相比,NOSE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评分、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对术后腹壁外观满意程度更高(均P<005)。
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且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腹壁外观更加美观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9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指标、肛门失禁量表(Wexn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粪频率均高于本组术前,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排粪频率高于对照组患者,ARP、RMTV和AMS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5/4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肛门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中的应用及其手术配合护理。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4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配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持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23.710、6.905、13.680、9.274,P均<0.001)。护理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t=28.263,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87,P=0.043)。结论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其手术配合护理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根治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11.
目的 探讨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的无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适应证和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应用直肠外翻拖出技术,行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发生率等临床特征.结果 27例患者均行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35 min,中位手术出血量为50 ml,中位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48 h,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9d.27例患者远端切缘均未发现癌细胞,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枚,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结论 在经选择的适合此术式的患者中,利用直肠外翻技术的无切口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比较传统腹腔镜手术(LAP)与经阴道取标本NOSES手术的近期安全性与远期预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滦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数据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参数、早期炎性反应指标与预后资料。研究终点为5年总体生存率(OS)与无瘤生存率(DFS)。结果 共21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NOSES组83例,LAP组134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平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最后,两组各有52例患者纳入研究。匹配后,NOSE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AP组患者(2.8 d vs. 3.2 d,P=0.042)。此外,NOSES患者术后VAS评分第1(4.2 vs. 5.4,P=0.003)、3(3.9 vs. 4.9,P=0.047)、5(3.0 vs. 4.2,P=0.022)天均低于LAP组,且NOSES组患者额外使用镇痛药物的比例较低(7.7%vs. 25.0%,P=0.032)。实验室检查方面,NOSES组患者术后第1天平均白细胞计数高于LAP组(11.7 vs. 10.5,P=0.0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腹部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普外科住院并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免腹部辅助切口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48、72 h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Na+、K+、Ca2+、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白介素 6(IL 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ALB、PAB、TP、Na+、K+、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DA、CRP、TNF α、IL 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腹部辅助切口NOSE法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减轻手术创伤及对第三间隙效应的影响,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辅助下TaTME术治疗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辅助TaT-ME术后排便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4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40例(62.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吻合器切闭肿瘤远端,圆形吻合器行端端吻合。肿瘤下缘距齿状线的平均距离为(3.0±0.5)cm(2.5~4.0 cm)。Dukes A期8例,B期17例,C期4例。结果所有患者保肛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残留,发生吻合口漏1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0.3%)。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盆腔复发1例(3.4%),吻合口复发1例(3.4%),肝转移4例(13.8%),肺转移3例(10.3%)。结论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在治疗低前切除术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2019年2月在本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7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TAI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TAI组使用了PeristeenTM系统进行灌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共干预6个月。在干预开始前和结束后,评估患者LARS评分、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肠道功能问卷(MSKCC BFI)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结果:TAI组有38例,对照组36例患者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和病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TAI组干预结束后LARS评分和MSKCC BFI评分的各个维度及其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干预前比较,TAI组干预后的LARS评分和MSKCC BFI评分的各维度及其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两项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受试者SF-36量表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4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TAI组干预前后这4个维度的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SF-36量表所有维度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I是可以有效改善LARS患者的LARS评分、MSKCC BFI评分和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的可行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69例Duke分期A或B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常规开腹TME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0.8±31.34)h、(84.41±28.41)ml、(2.59±0.99)d,而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33.94±21.01)h、(143.94±34.18)ml、(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5.7%vs.61.8%,P<0.05).中位随访39.5年,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局部复发分别2例、1例,远处转移分别2例、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200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的6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除外手术时即行预防性造瘘患者)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325例)患者应用双套管肛管的处理方法,B组(333例)患者应用常规的处理方法.比较2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后需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 658患者中出现术后吻合口瘘30例(4.6%,30/658),其中A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2例(5.1%,12/325),B组发生吻合口瘘18例(5.4%,18/333),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9.5±3.1)d,B组平均为(15.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5.3±5.4)d,B组为(20.4±6.7)d;A组患者住院费用为(43572±3234)元,B组为(53387±479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情况有2例(2/12,16.7%),B组有12例(12/1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半年复查无吻合口狭窄情况出现,B组有6例出现吻合口狭窄,通过扩肛治疗后排大便顺畅.结论 使 用双套管肛管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有利于降低腹腔镜辅助下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