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2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ARP、RMTV、AM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够减少患者术中...  相似文献   

2.
张伟  唐文慧  赵磊 《癌症进展》2020,(5):489-49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9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肛门直肠指标、肛门失禁量表(Wexne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排粪频率均高于本组术前,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SP)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排粪频率高于对照组患者,ARP、RMTV和AMSP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5/4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0,P﹤0.05)。结论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肛门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Mile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2)和开腹组(n=4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Mile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达到开腹Miles手术的切除范围,且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在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肛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NOSES组),26例行传统腹壁小切口取标本手术(LAP组)。并对其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共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环周切缘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AP组相比,NOSE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评分、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对术后腹壁外观满意程度更高(均P<005)。 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且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腹壁外观更加美观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双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及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双腹腔镜下实施TME及ISR术,对照组实施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内Kirwan肛门功能评分及血清指标变化、癌症生活质量问卷(QLQ-C30)、满意度、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Kirwan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QLQ-C30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85.71%高于对照组62.86%(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20.00%,生存率80.00%高于对照组57.14%(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双腹腔镜下行TME及ISR术治疗疗效较Miles术好,可明显减少创伤、出血量,缩短康复进程,并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钊  彭林涛  许书清 《癌症进展》2018,16(6):733-736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ISR治疗,观察者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1周的血清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肿瘤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变化、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预防性造口)、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5年生存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or、GSH、E、SOD、VEGF、aFGF、bF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r、GSH、E、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VEGF、aFGF、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无论是采用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ISR治疗,均可根治性切除肿瘤,两者的长期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机体应激反应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以做到微创,且可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超低位直肠癌采用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重建肛门,探讨其术后的局部复发及排便功能问题.方法:对1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重建肛门,术后1个月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术后1年进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选择同期3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及30例肛门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16例患者平均随访4.2年,无局部复发.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术的术后主观Vaizev评分和Wexner评分及客观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结果均不如对照组(P<0.001),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术后的肛门功能(P<0.001),1年后改善更加明显(P<0.001),但是无论与正常对照组还是低位前切除(LAR)对照组比较,仍然有显著性差异(P<0.001).另外,直肠肛管反射的阳性率提高并不明显,术后1年阳性率达到31.3%.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臀大肌替代部分括约肌重建肛门由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局部复发率低,排便功能短期内不甚理想,但是经过生物反馈治疗及长期的功能锻炼,达到比较满意程度,可以作为部分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辅助腹腔镜及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HALS 组40例,LAP组 38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HAL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37min,显著低于LAP组的167.06min(P<0.01);LAP组术后CRP升高水平为52.29±29.19mg/L,显著低于HALS组的76.62±36.25 mg/L(P<0.01);两组在切除标本长度、全直肠系膜切除率、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和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住院花费,且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时间及学习曲线相对较短,但术后炎症反应较全腹腔镜手术明显。  相似文献   

9.
马景玲  徐军  于洁 《现代肿瘤医学》2019,(23):4230-4233
目的:探究肠液回输对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前切除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做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液回输。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肛门功能、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及生活质量调查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术后6月时观察组患者肛门直肠功能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均逐渐减小(P<0.05),且术后3月、6月观察组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后1月、3月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3月、6月各生活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液回输可有效改善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前切除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昌旭  乔新新  艾燕 《癌症进展》2021,19(11):1153-115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肛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将114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57例,开腹组患者接受开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高压区长度(HPZ)、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切口长度、排气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腹腔镜组患者IL-6、IL-8、SAA、TNF-α、CR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SAA/CRP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腹腔镜组患者SAA/CRP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天,腹腔镜组患者ARP、MSP、MTV、HPZ水平均高于开腹组,RRP、AIRT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2%,低于开腹组患者的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能够达到开腹手术切除与淋巴清扫效果,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程度,降低手术操作对肛肠动力学的不良影响,术后并发症风险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经肛加固吻合口对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08月至2022年05月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Dixon)患者共127例。根据指南,中低位直肠癌为肿瘤下缘距离肛门10 cm以内,根据吻合口加固方式不同分为三组:经肛连续缝合组(n=43);经肛间断缝合组(n=42);对照组(未经肛门缝合组)(n=42)。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肛周疼痛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肛连续缝合组和经肛间断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流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肛周疼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吻合口瘘方面,连续缝合组为4.65%,间断缝合组为4.76%,对照组为16.67%,三组间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79),但提示经肛缝合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病,术后住院时间,间断缝合组为(8.17±1.52)d,连续缝合组为(8.15±1.69)d,对照组为(12.13±1.57)d,有统计学差异(P=0.035),经肛连续缝合组和经肛间断缝合组间比较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级吻合口瘘对照组例数为3例,多于经肛缝合组1例。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经肛连续吻合口加固和经肛间断吻合口加固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瘘,技术操作简单,并缩短住院时间,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应敏刚  叶青  黄峰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4):881-884
低位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外科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解剖生理和低位直肠癌生物学特点研究的不断深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或经肛门直肠脱出外翻等术式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可选的手术方法。消化道重建可选择双吻合器法、手工经肛结肠肛管吻合以及结肠J型储袋成形吻合等方式。各种术式有其特有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应以优先保证手术根治同时兼顾生活质量为原则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在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肛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NOSES组),26例行传统腹壁小切口取标本手术(LAP组)。并对其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共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环周切缘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AP组相比,NOSE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评分、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对术后腹壁外观满意程度更高(均P0.05)。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且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腹壁外观更加美观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行肛管引流对术后患者胃肠及肛门功能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9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给予肛管引流,而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肛管引流。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液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便不净发生率和便频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液时间、排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两个月便不净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便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实行肛管引流促进患者肠胃蠕动,降低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肛门附近的血液循环,加快肛门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法防治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数据完整的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采用简易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法防治术后吻合口瘘(观察组),107例采用传统腹腔引流方法防治术后吻合口瘘(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手术干预率、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全部217例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0豫(8/217),其中观察组4例(3.63豫,4/110),对照组4例(3.7豫,4/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时间均为(7.3±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再次行手术干预,而对照组有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9.7±2.7)d 和(16.4±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3)d 和(21.5±6.4)d(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简易双套管不能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可提高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吻合口瘘手术干预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的无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可行性、适应证和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应用直肠外翻拖出技术,行无切口的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吻合口瘘发生率等临床特征.结果 27例患者均行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35 min,中位手术出血量为50 ml,中位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为48 h,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9d.27例患者远端切缘均未发现癌细胞,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枚,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结论 在经选择的适合此术式的患者中,利用直肠外翻技术的无切口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中的应用及其手术配合护理。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4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配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持续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23.710、6.905、13.680、9.274,P均<0.001)。护理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t=28.263,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87,P=0.043)。结论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其手术配合护理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根治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下电凝钩与超声刀治疗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对青岛市立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法分为电凝钩组(n=80)和超声刀组(n=70)。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电凝钩组手术时间短于超声刀组(P<005),出血量、淋巴结切除个数、切除肿瘤直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排尿困难发生率高于电凝钩组(P<005),两组术后肠梗阻、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电凝钩相较于超声刀手术用时更短,并发症发生更少,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腹手术超低位吻合保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术后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65±31)min,术中出血(12±5)mL。本组患者未常规进行预防性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3.7%),吻合口漏3例(5.6%),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保持良好,术后一年时绝大部分患者肛门控制排便功能满意,术后随访两年以上均无局部复发,也无死亡病例,但手术一年后有3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  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经腹超低位吻合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endoscopic linear cutters,ENDOPATH)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T1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T1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组(TAE组)与直肠癌传统根治术组(根治术组)。TAE组使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行经肛门全层局部切除术,共39例;根治术组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传统根治术,共53例(包括16例Miles手术和37例Dixon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TAE组和根治术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大小、距肛缘距离方面对比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资料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TAE组:(37.74±10.66)min,根治术组:(117.66±41.78)min]、术后住院时间[TAE组:(6.85±1.06)天,根治术组:(10.70±1.72)天]、术中出血量[TAE组:(30.21±2.97)mL,根治术组:(78.96±12.65)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AE组:2.56%,根治术组:43.39%)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均为100.00%,两组患者3年内均无复发,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TAE组:(90.31±3.82)分,根治术组:(71.59±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根治术相比,应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对T1期中低位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同样安全有效。应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根治术。应用腔镜直线切割吻合器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可作为早期无淋巴转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优先选择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