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抑郁症是人类情感精神类疾病,多为心理因素引起,由于长期心理压抑、消耗致病。其中近半数患者主要表现出一系列心理功能衰退症状,属于中医"阳虚"范畴。心理因素是阳虚型抑郁症的"因",出现阳虚诸症是"果"。而因果之间相互作用是抑郁症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的根本原因。治宜双管齐下,运用心理分析疗法结合中医治疗阳虚型抑郁症。1抑郁症的心理分析疗法1.1病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多种原因,老年期抑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很容易思维迟钝、兴趣减退、情感低落,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1]。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病死率同样很高,患者经常伴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情绪问题,严重困扰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老年期抑郁症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多种药物,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是常见的抑郁症药物。我院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治疗的时候,将2个药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5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治疗和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抑郁症患者住院存在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象:50例2006-2007年在本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结果通过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控制病情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以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使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然而目前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在疗效、不良反应及预防复发方面尽如人意。抑郁症(dep ression,DEP)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约15%的患者伴有自杀倾向,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方法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抑郁症老人,在开展心理护理后对疾病康复的意义。结果在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患者在精神状态、情感、躯体状况等方面有很大改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抑郁症是威胁老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一定的困扰,护理上从提高基本护理入手,加强了对患者心理护理,使老年患者抑郁、焦虑、悲观、孤独心理减少,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对4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的疗效。结果通过对4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其中有24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5.7%。结论有效的积极的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是必要的,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治疗和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抑郁症患者住院存在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护理的方法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象:50例2006-2007年在本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结果 通过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控制病情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式及价值。方法将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三病房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抑郁患者治疗全程给予常规干预,心理护理组治疗过程当中除了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针对患者重点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抑郁症治愈率;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值降幅达到50%的时间、对抑郁发生机制的理解;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抗抑郁药物服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组抑郁症治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值降幅达到50%的时间、对抑郁发生机制的理解、抗抑郁药物服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谢俊玲  张辰芳  李霞 《河北医药》2010,32(13):1812-1813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脑梗死患者不仅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也会出现多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认知紊乱等,情感障碍严重的患者常不配合药物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2001年以来我们对146例脑梗死合并抑郁症的63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躯体护理的同时进行整体护理,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老年期抑郁性障碍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心理改善状况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进行1次疗效评定。结果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心理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是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常规心理康复疏导,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采用SDS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治疗,其SD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的特点,以期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对132例抑郁症患者和136例正常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资本问卷(PPQ)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资本特点。结果:抑郁症组自我效能(28.35±5.94)分、韧性(21.71±5.23)分、希望(23.27±5.58)分、乐观(22.53±5.17)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值[分别为(36.39±4.68)分,(32.01±4.68)分,(34.53±3.47)分,(32.89±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资本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可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的重塑,缓解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4.
早期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圣华  陈季南 《中国药房》2006,17(17):1332-1334
目的:评价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并观察早期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220例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用Hamilton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抑郁症评价,并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将确诊为抑郁症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组,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进行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3.63%;病灶位于皮质和皮质前部的患者抑郁评分显著高于位于皮质下和皮质后部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1%(P<0·05)。结论:首发急性脑卒中的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其严重程度与病变部位有关。早期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预后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85例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抑郁症是一种以遗传因素和严重负性生活事件作为诱因,以负性情绪为主,伴有明显焦虑症状、自杀风险很高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各类抗抑郁药物合并不同抗焦虑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 抑郁症的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足疗程治疗是防治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杜美凤 《北方药学》2014,(5):192-192
老年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性精神疾病,它的发生与其所患的疾病、心理及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困扰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常导致情绪痛苦、失眠、厌食和功能不良,从而减少社会和躯体的活动,有的甚至引起自缢行为。所以,做好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疾病,近十多年来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分类、诊断研究、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诸方面对这些进展进行了介绍,俾能对改进、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技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周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13-314
<正>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病之一,患者常有严重的心理异常,直接影响病情的转归与症状的改善。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情感波动性大、固执已见、敏感多疑、心境不良、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话语减少、办事拖拉、犹豫不决、心神不宁、动力不足、希望渺茫、欲寻短见。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现对我院收治的抑郁患者的护理经验回顾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章秀娟  邵爱银 《安徽医药》2006,10(2):133-134
目的根据中学生抑郁症的心理特点,探讨健康教育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0月调查我市6所中学8623名学生,发现抑郁症学生1 681名,进行6~8月健康教育,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 681名抑郁症学生经6~8月健康教育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1 280人痊愈,余401人所患抑郁症状程度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对中学生抑郁症有重要治疗意义,可提高抑郁症学生的积极性和心理免疫力,促进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运用心理面谈沟通技术干预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3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9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按开放式精神心理病房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了心里面谈沟通技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心理面谈技术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