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吐酸寒热辨     
吐酸一证,又称“泛酸”或“吞酸”。众所周知,吐酸有寒热之辨,且热多寒少,诚若《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热者系肝郁化热,胃失和降;寒者则由肝郁犯胃,熏蒸脾湿;亦有因饮食停滞而泛酸嗳腐者,然吐酸一症  相似文献   

2.
“解(亻亦)”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尺脉缓涩,谓之解亦。”莫文泉释之曰:“解亦者,其人懈怠而厌倦于事也。”(《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解”即懈怠,“(亻亦)”即困倦。它既不同于肢体痿废不用,而渐致肌肉萎缩之“痿证”,与现代医学之重症肌无力也无完全雷同之处。彼以中线肌群受累显著,四肢肌群受累较轻,严重者可因呼吸困  相似文献   

3.
吞酸一症古有寒热之分,如《四明心法·吞酸》云:“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疏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但临证所见,寒热之吞酸者固有之,而属阴虚吞酸者亦屡见不鲜。察其脉证,虽颇寓郁而化热之机,然其病因未必属寒,概其病理,实乃阴虚津亏、肝胃郁热所致。  相似文献   

4.
“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全句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近阅《内经辑要》(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7),对此句的语译,觉得颇有可商之处,今就个人管见所及,提出一些看法。一、从“夭”字说起《内经辑要》将“夭之由也”语译为“就能导致夭折”。考“夭”字确有“夭折”(短命早死)之  相似文献   

5.
尿血     
[病名] 尿血,在《黄帝内经》中称“溺血”(《素问·气厥论》)、“溲血”(《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灵枢·热病篇》);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首次提出“尿血”之名。亦有“小便血”和“小便出血”之称,但大多数中医典籍从仲景之说,故本书采用尿血为病名。 [定义]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排尿不痛的一种病证。多由火热伤及膀胱脉络,血溢脉外,随尿而出。亦由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淤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者。尿血可作为一种出血病独立存在。凡处感内伤见血尿且排尿不痛者,皆可以尿血辨治。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以伤寒而名书者,因“大邪中表”《金匮·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太阳属寒水,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首犯太阳,可表现津液失布。故伤寒易招致水病,此寒水并称之理。所谓“寒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气相求也。《伤寒论》中张仲景非常重视治水调津液运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清·吴瑭《温病条辨·杂说》)汗由津液所化,且与血同…  相似文献   

7.
<正> 我初学医时,见父亲(主任医师)治一痢疾患者,方用芍药汤,其中生大黄用10克,不无疑惑。父亲解释说,痢疾初起多因湿热下迫,气机阻滞,故里急后重、下利不爽,当因势利导,使大便通畅,邪有出路,临床症状可迅速改善。“因势利导”语出《史记》。战国杰出的军事家孙膑曾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意谓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用药如用兵,中医治病也强调因势利导。因为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邪之出路,不外乎上(或表)、下两端。宜上(或表)出者,不汗之吐之不得出;宜下出者,不泻之亦不得出。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上下表里),制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问:《内经》同病异治的含义是什么? 答:《内经》同病异治的含义是: (一)相同的疾病,由于病机不同,治疗手段则不同。语出《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内经》既说“目者,肝之官”,又说“目者,心之使”,二者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答:“目者,肝之官”,语出《灵枢·五阅五使》篇。该篇提出五官为五脏之外阅,可以候五脏之病,并指出“肝病者(此目)青”,因而在分配五官时,将目归属于肝。这与《素问·金匮真言论》关于五脏开窍的划分是一致的:“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目之所以为肝之外候,主要是营养来源的关系。《内经》虽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却又强调“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  相似文献   

10.
《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第2条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对于“不恶寒”之语,历代医家多认为是病人没有“恶寒”的感觉,即病人不怕冷;亦有医家避而不谈,搪塞了事;有的则不加解释,随文敷衍。笔者对此不敢盲从,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对于这个问题,《论注》结合节(1)条云:“无汗反恶寒为刚(痉),有汗不恶寒为柔(痉)”;《辑义》引《神巧万全方》及《活人书》云:“太阳  相似文献   

11.
“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语出《素问·五脏别论》.所谓魄者,粕也.粕者,糟柏也。魄门,即糟粕之门,指肛门.肛门居传导之腑末端,为五脏使役,主要功能是为六腑排除水谷  相似文献   

12.
短气、少气之证,语出《内经》。如《灵枢·癫狂》篇曰:"少气,身深深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拉气者……,动以气索"。言短气、少气是两种不同的证候。李东垣谓两者皆气不足,治宜补益中气二戴复庵  相似文献   

13.
<正> 1.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原文是:“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须也.帝曰:愿闻其故何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王冰在“有故无须,亦无殒也”句下,注谓“上无须,言母必全;亦无殒,言子亦不死也”.历代医家和现在的医者,都是以这样的理解,作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依据. 这样解释不对.理由是:(一)“毒”字  相似文献   

14.
<正> 虑通伏(fǔ).隐伏.《说文解字》:“虑,虎貌.”段玉裁引《颜氏家训》语注曰:”是虑与伏古来通.”〔例〕《素问·气厥论篇》:“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张介宾:“虑瘕者,谓其隐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亦通易(yì).食易,病名.《说文解字注》:“(亦)或假为易.”《列子·黄帝》:“二者亦知”句,张湛注曰:“亦当作易.”《释文》:“亦本作易.”〔例〕《素问·气厥论篇》:“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丹波元简注:“亦,易也.即跛易、痿易、狂易之易.”沈通沉(chén).与浮相对,沉没.《诗·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沈载浮.”《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例〕《黄帝内经太素·顺养》:“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故与万物沈浮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  相似文献   

15.
中药具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属五脏以合五行。五脏之病,有虚实标本之分。而五味归经,亦有苦欲补泻之殊。按照“分经用药”的原则,酸味入五脏,亦随其各脏气的喜恶和虚实标本、五行生克关系而各有补泻。一、酸入肝为泻《内经》言:“酸入肝”、“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酸为肝的本味,长于治肝病。肝属刚脏,喜舒畅条达,恶郁结忿怒。若肝阳太过,常恐其横逆暴虐为患,故余四脏颇多补法,独治肝多用泻法。所以《内经》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所谓泻者,吴昆解释是“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也。”周澍亦认为“木得津润,遂畅茂条达,一身之壅塞皆除”即以酸制肝,以散为补(所谓“散”即疏散畅达之意),  相似文献   

16.
<正>黄芩为唇形科黄芩的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范子计然》云:"黄芩出三辅(今西安),色黄者,善。"《新修本草》曰:"叶细长,两叶相对,作丛生,亦有独茎者。今出宜州、鄜州、径州者佳,兖州者大实亦好,名豚尾芩也。"鄜州为今延安富县。《图经本草》云:"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  相似文献   

17.
“阳加于阴谓之汗”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加于阴谓之汗”,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该句虽言汗出之脉象,细究其义,却包括了汗出的病理机制。世人论汗,多云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而对阳加于阴引起汗出这一病理机制,似多忽略。然而,阳加于阴之汗出,遍服益气固表,养阴收敛等药却罔效者,在临床亦时常有之。因此,本文对“阳加于阴”而汗出的病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加以讨论,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是针灸学处方取穴的一项原则,出《素问·咳论》篇,由于去古久远,历代诸家注文多有分歧,以致此项治则之真实意义,历久而未阐明,使学者困惑不解,故抛砖引玉,还希就正于同道。丹波氏评注摘录及诸家误注之原因《素问·咳论》篇云:“治其俞,志云(指张志聪),咳在五脏,当治其俞,五脏之俞,皆在于背……简按,此据《血气形志》篇,而诸家(指王冰、马莳、张介宾、高士宗等)并原于《本输》篇,未详何是”。“治其合,志云,合治内府,故咳在六腑者,取之于合……高同。简按,此据《邪气脏腑病形》篇,而诸家并原于《本输》篇,亦未…  相似文献   

19.
阅读近年来出版的中医书籍,有“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一语,引用者颇多。在1966年前出版的中医书中,似未见有引用此语,而后引用者比比皆是。或以引用原文形式出现,或是引用其意;或是注明出处,或是不提出处。从一般的中医工具书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简明中医辞典》直至统一编写的高等院校试用教材等,鲜有不引用者。关于该语的出处,《中医学》(江苏新医学院编)、《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学》(河北新医大学主编)、《简明中医辞典》等书均注明出自王叔和《脉经》,其他诸书大概在《脉经》中未能查到出处,因而均未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20.
<正> 凡物之性,有长即有短,有优即有劣,有兴即有衰,此为人所熟知。医药又何独不然!既能治病,又能致病;既能养生,亦可伤生。从药物效能而论,服寒反热,服热反寒,亦其类也。笔者在实践中,有感于斯。服寒反热,服热反寒,语出《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细玩黄帝与岐伯的相互问答,不难了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