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原因及监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英  高云颂 《人民军医》1999,42(3):175-176
药物不良反应一般系指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或意外的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如下定义:“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或人体机能恢复期,药物在常用量时发生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新药品种不断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R)越来越突出,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关注。WHO30年来坚持执行“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我国于1986年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并逐步建立起ADR监察网。为了安全有效地用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作为基层医药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328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1月收到的32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药物161种,对症处理260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8例;痊愈283例,好转42例,死亡3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占44.13%,神经系统用药占9.46%,中药制剂占8.88%;ADR临床表现最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26%.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审慎用药可降低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卫生部上海临床药学研究培训中心编辑的《药物不良反应》光盘,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7月出版发行。该光盘收集了自1960~1997年国内200多种医药期刊、献、学报中登载的药物不良反应(简称ADR)报告12782例,ADR事件2万余人次,录中西药物。  相似文献   

4.
药品不良反应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庆格乐 《武警医学》2010,21(11):985-986
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源性危害也越来越明显。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患者住院治疗,其中至少有250万患者是因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而入院治疗,占住院患者的5%,ADR已经成为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ADR发生率约为8.1%。ADR监测是确保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上报的56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完善和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集的396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为提高ADR监测水平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396例报告就年龄与ADR分布、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计器官系统、ADR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96例ADR报告中涉及86个药物品种,不良反应涉及机体多个系统损害,其中皮肤损害最多,有178例;新的和严重的ADR 16例,占5.30%.结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密切相关,对严重ADR的监测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药源性疾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在综合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的发生率为30~40%。因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性药物中毒而入院治疗的病人在整个住院病人中也有一定比例,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本文对我院1996~1997年度因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性药物中毒的入院病人占同期出院病人的比例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全部资料来自我院病案统计室,有完整观察病历者才进行统计。死亡病例未纳入统计范围。对致病原因,发生例数,以及相关药物等进行了分析。2 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情况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集上报的902例ADR/ADE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严重ADR的发生率,ADR/ADE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用药途径及诱发ADR/ADE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02例ADR中,有447例(49.6%)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其中阿奇霉素是引起ADR的最多的药物(占31.47%),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累及最多的是皮肤。药物-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能确定的有79%,撤药后恢复率达到95%。结论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是ADR发生的最常见的诱因,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监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上报的217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的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多于女性;以中年组最多。药物共涉及17类97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69例(31.80%),其次为抗肿瘤药物60徽(27.65%)。β-内酰胺类药物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其次是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其次是口服。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石河子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我院上报的452例ADR报告,分别从ADR的级别、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为136例(占30.09%);发生ADR患者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242例,占53.5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285例(占56.21%);引发ADR最常见的是化学药(354例,占75.48%);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122例,占25.85%),其次为血液系统损害(120例,25.42%).结论: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在分析和评价中意义重大,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ADR报表质量。方法对我院的231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93.9%);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2.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3%)。结论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抗血栓药物导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自2011年1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77例抗血栓药物所致ADR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性别及年龄、体质量、发生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计算构成比和累计构成比,绘制帕累托图。结果 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127例(71.75%),女性50例(28.25%)。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51~80岁是抗血栓药物发生ADR主要年龄段;ADR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患者体质量集中在61~80 kg;主要涉及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ADR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0~24 h,持续时间主要集中在ADR发生后0~7 d。结论 抗血栓药物所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应全面监护患者,以减少ADR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2011年收集的96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79%(91例);其次是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9.97%(67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8.96%(47例)。结论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因素均会影响ADR的发生,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及检测,减少注射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原因。方法:对63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受损害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最多。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刚,减小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冯茹  刘静  屠峰  苗羽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98-169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集的13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最多,占总数的68.12%(9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76.81%(106例)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8.41%(53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何全 《兵团医学》2012,(2):53-5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到的20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28.50%。由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31.50%。注射给药途径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占90.00%。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全身症状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应重视医院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王艳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549-550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原因。方法:对63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受损害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最多。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刚,减小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杨永岐 《人民军医》2010,(2):129-129
北京第二炮兵司令部清河门诊部李乐工来稿: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做法。文章说,他们门诊部是全军首批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的成员,10多年来,累计上报ADR监测报告200余份,积累了一定经验。其主要做法:(1)及时发现ADR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院老年科口服降压药物的总体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老年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品种、用药时程、用法用量、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进情况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降压药物费用占总费用19%;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使用次数最多,占43.9%;用药例次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左旋氨氯地平;DDDs排名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缬沙坦胶囊、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替米沙坦片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最高为30.77%;单品种中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发生ADR例次最多,占所有ADR的23.08%。结论在降压药物的使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药物及剂量,适当调整联合用药剂量,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2009年上报的93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注射给药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及外用给药;抗感染药物ADR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中药类;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变态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次之。结论:要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强调合理用药,特别要注重在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吕娟丽  刘旭  仲华  刘振华 《武警医学》2018,29(9):874-878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对细辛脑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文献汇总,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R等信息,并将危及生命的严重ADR归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结果 纳入研究的85例中,重型ADR 41例,构成比48.23%;年龄小于6岁的患者54例(63.41%),发生重型ADR 28例,构成比68.29%; 90.58%ADR出现在用药10 min内,80.48%的重型ADR发生时间小于5 min;ADR累及循环系统156例次,占34.51%;呼吸系统116例次,占25.66%。有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1例经治疗13 d后失视,其余82例均经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细辛脑注射剂引起的ADR以过敏反应为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生重型ADR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建议临床要做好ADR的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