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反应增强,同时抗体还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HIT的形成。抗体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包括功能性血小板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检测方面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方法。本文就AHPF4抗体、HIT发病机制、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免疫学试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意见渐趋一致;而有关本病的治疗则尚无较一致的看法。本文拟阐述本病在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意见渐趋于一致;而有关本病的治疗则尚无较一致的看法,本文拟阐述本病在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是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在肾脏内科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随着肝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包括肝素抵抗、出血、血栓形成和过敏反应,其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车定为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抗体在妊娠期患者HIT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纳入疑似HIT的妊娠期患者135例,有34例患者诊断为HIT,其中19例并发血栓栓塞事件。采用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以微粒凝集法测定HIT混合抗体,采用ACL AcuStar发光分析仪以化学发光法测定IgG特异性抗体。结果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诊断HIT的cut-off值分别为0.865 U/mL和0.885 U/mL时,诊断HIT的敏感性分别为85.3%和94.1%,特异性分别为74.0%和79.4%;预测血栓风险的cut-off值分别为1.810 U/mL和1.680 U/mL时,敏感性为47.4%和57.9%,特异性为60.0%和73.3%。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均不能提示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增加(Log-rank χ~2分别为0.154和3.647,P值分别为0.694和0.056),预测血栓风险的风险比(HR)值分别为0.908(95%CI:0.461~1.788)和0.616(95%CI:0.310~1.224),P均0.05。结论 HIT抗体检测对妊娠期人群的临床诊断效能低于其他类型患者,且HIT抗体水平与血栓栓塞事件无关联,不能作为预测妊娠期患者血栓风险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肝素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HIT分为两型,Ⅰ型无临床意义,Ⅱ型HIT临床表现很少有出血,而是病理性血栓形成,也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综合征(HITTS),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我们主要讨论Ⅱ型HIT的诊断.HIT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小板是否减少、HIT抗体检测及功能性试验等,其中功能性试验为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8.
警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2008,23(8):533-536
肝素目前仍然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抗凝药物之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有着很高的病死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5年,加重1年于2004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肺栓塞。近1年症状明显加重,2004年lO月在当地医院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具体药名不祥)抗凝治疗,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降至2.9万/mm^3,停用低分子量肝素后血小板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尿毒症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剂[1,2].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由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诱导的一种严重的免疫介导性疾病,常常引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综述了血液透析患者抗PF4/H抗体的阳性率、危险因素及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研究进展,希望对促进临床医生相关知识更新、提高HIT诊断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HIT患者血浆标本52例,未发生HIT的用肝素治疗患者的血浆标本126例和体检健康者血浆标本50例。根据是否伴有血栓形成,将HIT患者进一步分为未伴血栓形成的孤立性HIT组30例和伴血栓形成的HIT(HITT)组22例。用ACL-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及其相关试剂(Hemos IL HIT-Ab PF4-H)测定血浆HIT混合抗体;用ACL Acu Star发光分析仪及其相关试剂(Hemos IL Acu Star HIT-IgGPF4-H)测定血浆IgG特异性抗体。结果肝素对照患者组的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水平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 644.0、1 191.0,P均0.01);HIT患者组的两种抗体水平均高于肝素对照患者组(U值分别为550.0和4.7,P均0.01)。ROC曲线结果显示,混合抗体和IgG特异性抗体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混合抗体以1.50 U/m L为临界值时,肝素对照患者组的阳性率为27.8%,HIT患者组为100%。IgG特异性抗体以1.51 U/m L为临界值时,在肝素对照患者组的阳性率为0,在HIT患者中为100%。IgG特异性抗体临界值为2.32 U/m L时,评估HIT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0.0%;高于此临界值的HIT患者在15 d内的血栓形成累积概率显著增加(Log-rankχ2=56.577,P0.01)。结论 HIT混合抗体试验与IgG特异性抗体试验有助于对HIT患者进行排除诊断、诊断或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肝素治疗患者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病情况,探索血小板计数监测HIT的可行性及HIT抗体检测对HIT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在血管外科应用普通肝素(UFH)治疗的14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于应用UFH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小板计数、HIT抗体ELISA检测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HIPA)等实验室检测.结果 145例患者中血小板减少40例(27.6%),HIT抗体阳性59例(40.7%),HIPA阳性26例(17.9%),诊断HIT 24例(16.5%),其中发生HIT并血栓形成综合征(HITTS)5例(发病率3.4%,占HIT患者的20.8%).多数HIT患者(15例,62.5%)血小板减少与HIT抗体阳性、HIPA阳性同时发生.24例HIT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在停用UFH后3~6 d恢复到正常或达到用UFH前水平.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联合HIT抗体ELISA法检测及HIPA,可以早期诊断HIT,及时停用UFH,换用抗凝剂,HITTS的发生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减少致残、死亡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 in patients received unfractionated heparin ( UFH ) treatment, and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monitoring HIT by platelet count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HIT-antibody test in HIT diagnosis. Methods 145 patients received UFH treatment in 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 were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the UFH treatment,platelet counts, HIT-antibody ELISA test and heparin-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HIPA) were tested.Results Among the 145 patients, thrombocytopenia occurred in 40 ( 27.6% ) cases, HIT-antibody ELISA test positive in 59(40.7% ) cases, HIPA test positive in 26( 17.9% ) cases. The HIT was diagnosed in 24 (16.5%) cases, and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and thrombosis (HITTS) occurred in 5( 3.4% in all cases, and 20.8% in HIT patients). In HIT patients, 15 patients (62.5%) were thrombocytopenia, HITantibody positive and HIPA test positive. Platelet counts in all of the 24 patients recovered to normal or level before UFH treatment in 3 -6 days after heparin withdrawal therapy. Conclusion HIT can be early diagnosed by monitoring platelet counts, HIT-antibody ELISA test and HIPA test. Withdrawal of heparin therapy in time and use of alternative anticoagulant, HITTS rate might be expected to decline further.  相似文献   

1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伴有抗体反应和血栓形成,是临床使用肝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该疾病的发病率及诊断、高凝状态的原因及防治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肝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之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肝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概述既往将HIT分为2种类型,即Ⅰ型HIT和Ⅱ型HIT。Ⅰ型HIT,即非免疫介导的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肝素与循环血小板直接相互作用,引起血小板聚集和活化,造成的一过性轻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血小板计数下降时间较短,无需停用肝素即可恢复,是一种良性过程,并不增加使用者的血栓栓塞危险。Ⅱ型HIT,即免疫介导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其是由于使用肝素  相似文献   

1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伴有抗体反应和血栓形成,是临床使用肝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该疾病的发病率及诊断、高凝状态的原因及防治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抗凝治疗致Ⅱ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DVT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致Ⅱ型HIT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急性DVT入院,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下肢股浅静脉至腘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1周查血小板急剧减少至8×109/L,复查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下肢静脉广泛血栓形成,4Ts评分7分,排除其他可能致血小板减少病因,确诊为Ⅱ型HIT。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及含肝素的封管液,改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血小板逐步恢复正常,血栓得到控制。出院后为预防血栓复发,予华法林继续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结论Ⅱ型HIT病情凶险,4Ts评分结合抗体检测可协助诊断。一旦发生HIT,应立即停用肝素类药物,同时使用治疗剂量的替代抗凝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5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仅测定其PLT,人工计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总数,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与血清TPO浓度均呈负相关(r=-0.65,P<0.05;r=-0.68,P<0.05);巨核细胞计数与血清TPO浓度也均呈负相关(r=-0.55,P<0.05;r=-0.58,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水平同时受PLT、巨核细胞数双重调控.  相似文献   

18.
19.
多年来已知肝素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但个别病例报导常常没有可靠的指征。作者新近观察2例血栓栓塞患者肝素治疗时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例1,女,49岁。有多血质、搔痒和血栓性静脉炎体征。血红蛋白20.7克,血细胞容积62.1%,白细胞13,800,血小板55万,~(51)Cr红细胞容积62毫升/公斤(正常28~32),血浆容积35毫升/公斤(正常38~42)。临床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给予肝素7,500单位静注,每6小时一次。第五天出现肺栓塞,暂时性低血压和右束枝传导阻滞,肺扫描阳性,改肝素7,500单位,每4小时一次。第六天血小板逐渐下降到25,000,  相似文献   

20.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副反应,其特征是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动静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临床上HIT并不少见,而被诊断并得到治疗的却很少。HIT的发生与HIT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而血液透析患者中HIT抗体阳性是否会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仍存在争议。HIT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HIT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血清学检查方法2大类,4T临床评分系统对诊断HIT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临床高度怀疑HIT的患者,应立即停所有肝素制剂、转换抗凝剂、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仔细监测血栓事件、避免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