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总结4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2例法洛四联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近期死亡2例,死亡率4.76%。其中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3例,死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40例术后随访1个月~5年,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法洛四联症应尽早施行一期根治手术,心脏畸形合理矫治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林薇  王建明  王明海  陆志楷 《河北医药》2006,28(11):1040-1041
目的 总结加强法洛四联症(TOF)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方法 TOF患儿143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结果 143例TOF患儿,痊愈136例,死亡7例.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7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的外科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72例法洛四联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近期死亡7例,死亡率9.7%.其中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征9例,死亡5例;灌注肺1例,死亡;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65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法洛四联症应尽早施行一期修复手术,心脏畸形合理矫治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法洛四联症(TOF)是临床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外科手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体外循环、术后监护技术的改进,手术死亡率显著下降。本治疗组自2001年10月至2008年6月共对52例TOF患者施行了一期根治术,无死亡发生。现对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和围术期处理等进行讨论,以提高TOF根治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一期外科治疗的经验,探讨TOF早期根治的相关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4例,手术前均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对患者行一期手术.结果 TOF24例中,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余病例痊愈出院.结论 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前正确诊断,心内畸形的矫正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个月龄以下婴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根治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对80例6个月以下TOF婴儿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加强术前护理访视,术中细致操作,熟练术中配合,矫正心内畸形,术后加强监护治疗等处理。结果术后发生低心排5例,全组手术死亡1例系严重低心排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肺不张2例;引流过多,再次开胸止血2例;膈神经麻痹1例,均经积极治疗后恢复。结论 6个月以下婴儿行TOF根治术,充分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63例,采用术前心理护理、防止缺氧,术后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监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措施。结果效果显著38例(60.3%),效果良好20例(31.7%),无效5例(7.9%),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做好法洛四联症围术期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正>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发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居首位,多主张早期手术根治[1]。百色市人民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共施行16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其中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45例法洛四联症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45岁。1例合并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5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左上腔静脉畸形2例。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对所有患者行根治术,室间隔缺损用Dacron补片修补,右心室的流出道和肺动脉的扩大用自体心包片,合并的心脏畸形做相应的矫正。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43例治愈出院。结论法洛四联症患者应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术中充分疏通右心室流出道、注重心肌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细心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有效防治低心排血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18周岁以上的TOF患者实施根治手术。经右房或右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和室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均采用涤纶片修补,21例单纯补片加宽流出道,5例行跨环补片。结果死亡2例,死亡率7.4%。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灌注肺合并肺部感染1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二次气管插管1例。结论成人法洛四联症的根治手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彻底的畸形纠正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68例法洛四联症一期根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外科1996年3月至2009年3月68例施行法洛四联症一期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采用右房+右心室流出道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补片闭合室间隔缺损,跨瓣环补片加宽26例,合并畸形同期手术。结果68例中手术死亡2例,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加肾功能衰竭。随访5~56个月,恢复良好,无晚期死亡。结论TOF一期根治术可防止慢性缺氧对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的潜在损害,防止继发性大的体肺侧枝形成。彻底畸形矫正、完善心肌保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概念的问世,引起医学界极大重视,竟相就围手术期的概念及有关内容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样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与应用.1 定义与解释"围手术期"最早始于70年代国外文献中,其后国内逐渐使用.1981年版的医学词典解释为"从病人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为止的期限".显而易见,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术前、术中、术后的一段时间,这不等于全部住院期.198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普外围手术期学术研究会把围手术期解释为: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是这个概念,还比较具体.  相似文献   

13.
王晓云  傅德庄 《云南医药》1998,19(2):125-126
肝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王晓云傅德庄莫一我肝癌多数伴肝硬化,部分病人存在其它系统并发症。肝脏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65例肝癌治疗结果,着重讨论围手术期处理问题。临床资料1990年1月至199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特点、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本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胆囊疾病无合并症应尽早手术,有合并症应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尽量在48h内手术。结论老年胆囊患者有其特殊性,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手术时机,早期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一个手术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手术者水平的高低,整个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样不可忽视。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手术期处理是从手术的整体来考虑,将术前、中、后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及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围手术期处理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老年胆囊结石胆囊炎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山西矿业学院医院(030024)马正莲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医院李金英我院自1989年—1997年,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胆囊炎76例,全部治愈出院。本文着重讨论围手术期处理的几点体会。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2例,女...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中、后的一段时间范畴,包括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等。抗菌药是围手术期常用的药物之一。针对目前我国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现状,我院制定了《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以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为了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情况,加强医院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应用抗菌药,现对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3月骨科围手术期手术病例进行调查与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维 《华夏医药》2009,4(1):54-54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後的一段时间。具体时限目前尚未明确界定,因病而异、因手术的规模大小而异,也因病人自我恢复能力的不同而异。随着现代手术学的发展,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手术操作技巧。围手术期处理的正确理念应当是:在全面了解病情、  相似文献   

20.
<正>我院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胆囊炎胆石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手术治疗97例。本文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围术期的危险性和血糖控制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