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将35例AL并发颅内出血患者与40例同期住院无颅内出血并发症的AL患者分为A、B两组,对其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 AL并发颅内出血患者以M3为多见。结论 高白细胞血症、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减少、感染等因素是AL并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特点、病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因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结果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病因为高白细胞血症、感染、血小板减少及质量异常等综合因素,其中高白细胞血症最重要。结论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特点:进行性、凶险性、多灶性;及时控制患者病情,积极降低白细胞数量,常规进行预防性鞘内注射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能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AIS血管内治疗患者50例,术后2 h内均实施头颅双能CT检查,实施后处理,获取IOM(碘覆盖图)、VNC(虚拟屏扫图),以术后24~48 h常规CT以及SWAN(MR敏感加权血管成像)诊断为参考标准,若SWAN图像显示低信号或常规CT显示梗死区域伴有高密度影,则表示为出血,评价双能CT图像对AIS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30.00%的AIS患者诊断存在早期颅内出血合并对比剂外渗,未发现早期颅内出血者实施常规随访检查均被证实。70.00%的患者诊断为对比剂外渗,其中30例患者实施随访检查被证实,SWAN证实者4例,常规CT证实者26例,5例随访显示颅内高密度灶,其范围扩大,显示为出血性病灶。结论 双能CT在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可为颅内出血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以此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脑白质疏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总计5 950例患者。脑白质疏松组sICH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OR=2.35,95%CI:1.30~4.25,P=0.005)。重度脑白质疏松组sICH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或轻度脑白质疏松组(OR=2.28,95%CI:1.54~3.37,P0.0001)。重度脑白质疏松组溶栓后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或轻度脑白质疏松组(OR=2.14,95%CI:1.86~2.46,P0.00001)。结论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sICH和预后不良的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男 76例 ,女 45例 ,年龄 5月至 68岁。既往及本次发病无高血压史 ,不包括入院前诊断的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并发的自发性颅内出血。临床表现 :突起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61例 ,缓起颅内高压症状2 4例 ,癫痫 1 9例 ,其它症状 1 7例。视乳头水肿 2 9例 ,意识障碍 54例 ,偏瘫 31例 ;脑膜刺激征 67例 ,共济运动失调 1 4例。辅助检查 :均经CT或MRI证实为自发性颅内出血 ,包括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57例和自发性颅内血肿 64例。术前 97例经脑血管造影检查 ,发现脑动静脉畸形(AVMs) 35例 ,动脉瘤 41例 ,动脉瘤合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发生的CT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2-2013-09收治的626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IH患者与非 PIH患者的CT 表现差异以及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IH组与非 PIH组首次CT 表现中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是影响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强因素。结论急性颅脑创伤后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以便尽快确诊PIH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将35例AL并发颅内出血患者与40例同期住院无颅内出血并发症的AL患者分为A、B两组,对其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AL并发颅内出血患者以M3为多见。结论高白细胞血症、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减少、感染等因素是AL并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特点、病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因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结果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病因为高白细胞血症、感染、血小板减少及质量异常等综合因素,其中高白细胞血症最重要。结论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的特点:进行性、凶险性、多灶性;及时控制患者病情,积极降低白细胞数量,常规进行预防性鞘内注射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幕上中等量血肿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策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幕上中等量血肿(20-30 ml)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中行微创手术治疗46例(手术治疗组),行保守治疗40例(保守治疗组)。结果手术治疗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术后随访3-18个月,按GOS评分:手术治疗组恢复良好32例,轻度残疾14例;保守治疗组恢复良好16例,轻度残疾19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1例结论对幕上中等量血肿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钻孔、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尿激酶溶解术能明显减少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11—2015-12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1±4.2)岁;颅内出血的原因:肝损害5例(8.33%),DIC 4例(6.67%),血小板减少伴白细胞增高16例(26.67%),白细胞增高15例(25%),血小板减少20例(33.33%)。1.2观察1.2.1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观察: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关键指标为呼吸异样~([1]);相当一部分脑出  相似文献   

11.
1对象与方法自2000年4月~2005年3月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42~80岁.均有明确高血压史.CT示内囊出血29例,壳核及外囊出血25例,血肿累及丘脑、基底核并破入脑室14例;出血量30~80 ml.单侧瞳孔散大10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ICH)患者28 d预后(好转与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定群病例的前瞻性研究.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和未好转(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对经过综合治疗的356例高血压幕上ICH患者的有关指标与28 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前向逐步法,α=0.05.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营养支持(OR=0.373,95% CI 0.144~0.964)、康复治疗(OR=8.822,95% CI 2.009~38.742)、血肿量(OR=0.122,95% CI 0.045~0.330)、年龄(OR=1.048,95% CI 1.004~1.095)、并发症(OR=1.021,95% CI 1.004~1.039)和Barthel指数(BI,OR=0.951,95% CI 0.914~0.990)是影响ICH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积极营养支持、早期康复介入、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微创清除血肿和(或)防止血肿扩大可能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4 年7 月-2008 年6 月诊断、治疗维生素K 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患儿2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28 例患者,男17 例,女11 例;年龄为4 周~ 6 个月,平均39 d,均为母乳喂养,出生后未补充维生素K,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诊断标准[1,2].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科治疗10例表现为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动脉瘤破裂的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时,手术时间对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sICH组与无sICH组之间、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病人的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的特征,为静脉溶栓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相关研究信息,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8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后对纳入模型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纳入20项研究,共30个预测模型。纳入模型ROC曲线的AUC值范围为0.42~0.94。24个(80%)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对不同结局的定义和算法的区分度有明显差异。最常见的预测因子包括NIHSS评分、年龄、梗死的影像学征象或评分、血糖、收缩压和抗血小板药物。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预测模型呈现出建模算法多样化、模型性能更佳化、预测因素多元化等特点,但总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校准模型。此外,应更加关注模型的更新与外部验证,提高其外推性及临床效用,从而发挥模型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aemic stroke, 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VT)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82例行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症状性出血(sICH)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评估EVT治疗前后NLR(Pre-EVT NLR、Post-EVT NLR)对AIS患者EVT后发生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 182例行血管内治疗AIS患者中,46例发生了sICH。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较高的Pre-EVT NLR、Post-EVT NLR是AIS患者EVT后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re-EVT NLR:OR=1.146,95%CI:1.052-1.250,P=0.002;Post-EVT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纤维化指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03—2023-04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EVT治疗的358例AIS患者,入院24 h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既往史等人口统计资料,闭塞部位、卒中程度、FIB-4指数、EVT相关信息及术后sICH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IB-4指数与EVT后sICH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FIB-4临界值1.30与2.67,将患者分为FIB-4<1.30组(n=138)、FIB-4 1.30~2.67组(n=149)以及FIB-4>2.67组(n=71),3组性别、年龄、BMI、收缩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大血管闭塞、术后sICH、90 d神经功能预后及基线NI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发生与发生sICH患者的高脂血症、FIB-4评分、FIB-4<1.30及FIB-4>2.67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我科2007—07-2009—12共救治ICH患儿58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7—07-2009—12共救治ICH患儿58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