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单克隆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在西方国家为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成人白血病的30%,亚洲国家发生率较低,在我国CLL仅占所有白血病的1.7%,98%的CLL是B细胞型(B—CLL),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2:1。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临床过程变化多样,整个病程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近几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CLL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就CLL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1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用一组单克隆抗体作免疫分型,13例为B-CLL,表型为CD20^ 、HLA-Dr^ 、SmIg^ 、CD5^ 。2例T-CLL,1例为Ts-CLL,1例为Dr^ 的T-CLL。CME骨髓中C0+C1期细胞的比例为91.1±2.3%(对照76.0±5.1%),S+G2M期细胞为8.9±2.3%(对照23.9±5.1%),外周血中各种周期细胞的比例与骨髓差异无显性。3例CLL在病程晚期发生幼淋样变。对CLL的临床过程,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改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淋巴细胞在骨髓、淋巴结、血液、脾脏、肝脏及其他器官聚集.95%以上的病例为B细胞CLL(B-CLL);仅不到5%的病例为T细胞表型(T-CLL).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与亚临床期诊断的频率、疾病进展速率和治疗反应的差异有关.该疾病至少可分为预后较好与较差2大类,根据什么指标来尽早判断患者预后,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2006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CLL临床实践指南中的"预后"部分和临床研究报道,浅谈对2004年英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指南(以下简称"2004年指南")中预后因素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以成熟样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组织蓄积,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目前我国CLL临床诊治工作中主要参考的权威指南包括中国、美国和国际慢淋工作组(iwCLL)发布的关于CLL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本文主要就《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iwCLL2008年发表的CLL诊疗指南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4年第4版非霍奇金淋巴瘤诊疗指南中关于CLL部分并结合作者自身临床CLL诊疗经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概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CLL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占所有白血病的近30%,CLL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初诊时〉85%的患者〉55岁,中位年龄72岁。CLL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检测10例CLL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尿pH值、尿相对体积密度、尿蛋白、尿隐血、尿镜下红细胞、尿β2-微球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肾穿刺病理检查、双肾B超检查。结果:10例CLL患者中有6例出现肾功能相关指标异常,4例患者肾穿刺病理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肾脏浸润,所有患者临床无明显肾损伤表现,肾脏大小、形态、结构均正常。结论:CLL肾损害较常见,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仅在实验室检查时发现,肾损害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白血病细胞肾脏浸润及肾小球轻度病变。  相似文献   

7.
近10余年随着核苷类似物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5年的总生存率从54.2%提高到60.2%,10年总生存率从27.8%上升到34.8%。随着生存期的延长,各种并发症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CLL的免疫缺陷状态及化疗药和靶向治疗药物导致的免疫抑制使CLL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成为并发多种第二肿瘤的高危人群。并发第二肿瘤的患者预后差,是CLL的主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其特点为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聚使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肝、脾肿大,最后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CLL的临床进程异质性较大,由于Bi-net或Rai分期系统不能预测疾病早期是否进展,预测CLL预后的新指标不断被发现,其中位于17p的p53基因异常与CLL的预后密切相关。近来我科收治1例p53基因异常的CLL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丹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2):1269-127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B细胞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虽然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诊断水平的提高,CLL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其特征是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淋巴结、血液、脾脏、肝脏及其他器官聚集。经传统免疫化疗后,部分CLL患者可获得长期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但对于复发/难治、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等因素的患者其预后仍较差。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型药物可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该文就依鲁替尼、idelalisib两种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抑制剂在CLL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预后关系的意义。方法: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7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规律化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观察,并在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识别全T细胞(CD3^ )、识别T辅助/诱导细胞(CD4^ )值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识别T抑制/杀伤细胞(CD8^ )无明显变化,治疗前有空洞者CD3^ 1、CD4^ 值低于无空洞者,治疗后有空洞者CD3^ 、CD4^ 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CD8^ 及CD4^ /CD8^ 比值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疗程结束后12个月内有4例复发,结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淋巴细胞肿瘤,绝大多数为单克隆小B淋巴细胞。典型的肿瘤细胞小而圆,形态一致,通常表达CD5、CD19与CD23,存在于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结中,可混有少量幼淋细胞。95%以上的CLL源自B淋巴细胞(B-CLL),T-CLL不足5%。在西方国家,CLL的年发病率约为3/10万,占所有白血病的25%~30%,比印度、中国和日本高10~30倍;中位发病年龄65~70岁,55岁以下占20%~30%,30岁以下罕见;男女比例约为2∶1。CLL起病隐袭,70%~80%的患者因血常规检查或查体时偶然发现,总体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期约10年。1CLL的历史回顾CLL的描…  相似文献   

12.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CLL)是老年期的白血病,发病中位年龄55岁,80%患者〉60岁,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直线上升。CLL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显著高于东方国家,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年发病率在0.1-3.1/10万,我国1986~1988年中国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组织的全国调查CLL的年发病率为0.05/1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诊断CLL病例也日益增多。由于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将高于实际报告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分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0例CLL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10例CLL患者CD19抗原阳性表达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CD5、CD19、CD20、HLA-DR、CD3、CD13均阳性,且CD34表达率大于10%;另有1例为CD5、CD19、CD20、HLA-DR阳性且伴CD7阳性。CD5、CD19、CD20、HLA-DR同时阳性的患者为50%。结论:CLL以B细胞慢淋为主,免疫分型对慢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免疫分型可存在伴系表达。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3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腹水CD3^+、CIM^+、CD8^+、CD4^+/CD8^+较外周血显著降低(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表现为全身及腹膜腔局部的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树突状细胞(DC)浸润和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980年~1987年结直肠癌手术71例,均有随访记录,癌及癌周组织采用S-100蛋白抗体ABC免疫组化染色,行DC计数.结果术后生存期≥5年者癌组织DC数量(5767/mm3±1338/mm3)明显高于<5年者(3059/mm3±931/mm3)(P<001).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强度和癌组织DC浸润密度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癌组织DC浸润密度和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强度反映了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是估计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低度恶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95%的CLL为B细胞克隆性增殖,T细胞表型的CLL仅占5%。由于CLL的白血病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低下,采用不加丝裂原或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骨髓细胞培养大多显示正常核型,因此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R显带分析方法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核型状况。我们对10例CLL患者应用荧光原  相似文献   

17.
硒增强T淋巴细胞抗大肠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硒对T淋巴细胞抗结肠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半胱氨酸硒作为影响因素,人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人结肠癌细胞(LoVo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和凋亡细胞荧光计数检测凋亡细胞的数量;同时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半胱氨酸硒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5μg/ml~1.0μg/ml)可增强人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P<0.0  相似文献   

18.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存在很大的临床异质性。尽管免疫化疗方案的进步带来了显著的疗效,部分患者仍可在短期内发生疾病进展,或处于疾病难治耐药的状态。由于移植物抗CLL效应的存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根治性意义获得肯定。年轻CLL患者如具有高危因素,包括:嘌呤类似物耐药或治疗后早期复发,以及具有17p(TP53位点)缺失和TP53突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合理的治疗选择。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分析了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型(CD_(11a)/LFA-lα、CD_(18)/LFA-1β、CD_(54)/ICAM-1)。结合淋巴细胞变化对SLE作进一步探讨。结果发现SLE活动期CD_(11a)、CD_(18)表达随CD_4细胞减少而降低、CD_8细胞增多而增高,CD_(54)在CD_(20)细胞上亦增高。此外,CD_8细胞的CD_(18)增高与CD_4CD_(45)RA ̄+细胞降低呈负相关(P<0.05),而与CD_(20)细胞的CD_(54)增高呈正相关(P<0.01)。提示粘附分子可能在SLE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细胞)是一类同时表达恒定的T淋巴细胞受体(TCR)αβ(人为Vα24/Vβ11,鼠为Vα14/Vβ8)和NK细胞标志的T细胞亚群;主要起源于胸腺,发育成熟过程大多依赖于MHC-Ⅰ类样分子CD1d;主要分布于肝脏、骨髓、胸腺等器官,约占小鼠肝脏内成熟T淋巴细胞(T细胞)的30%,占人类肝脏T细胞的10%,外周血也有少量分布;主要经抗原提呈细胞表面CD1d提呈的糖脂类抗原活化,并迅速地释放大量的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通过调节Th1/Th2细胞间的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NKT细胞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诸多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