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来非司酮在改善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情况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合并贫血忠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每日给予速力菲片2片,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d,3个月。时照组每日口服速力菲片2片。3个月后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B超观察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量有了明显提高,由服药前的73.42g/L上升到服药后的113.90g/L,对照组由服药前的74.18g/L上升到服药后的82.24g/L,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由服药前的146.20cm^3降至服药后的75.36cm^3,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缩小子宫肌瘤的同时改善贫血状态,可以作为术前用药,为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于手术前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 34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 ,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手术前每日口服米非司酮 12 .5 m g,连服 3个月后手术 ,对照组纠正贫血后择期手术 ,详细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无一例输血 ,术后 2 4h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病率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38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晚一次,连服3个月,另辅以饮食指导及纠正贫血药物;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同时监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3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症状缓解。雌孕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子宫体积缩小约31.18%(P〈0.01),肌瘤体积缩小约35.26%(P〈0.01)。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升高19.8g/L。12例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潮热、性欲减退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在生育期妇女中患病率为25%,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子宫肌瘤的发生主要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近年来认为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中也有重要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拮抗剂,通过临床观察,其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在生育期妇女中患病率为25%,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子宫肌瘤的发生主要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近年来认为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中也有重要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拮抗剂,通过临床观察,其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6.
张世翠 《河北医药》2001,23(8):626-627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 ,以往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近年来学者们对其病因学进行研究 ,现已提出保守性治疗———药物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和生育期妇女的术前准备。本文就其发病原因 ,目前常用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等问题加以综述。1 理论依据子宫肌瘤是多源性单克隆肿瘤[1 ],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卵巢甾体激素密切相关 ,尤其是雌激素 (E)和孕激素 (P)。既往认为 ,雌激素水平过高是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以后的研究能够证实子宫肌瘤中雌激素受体(ER)含量…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永志 《河北医药》2001,23(7):543-54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是卵巢依赖性肿瘤。月经过多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 ,约占 3 0 % ,常导致贫血 ,其次有压迫症状、下腹痛、不育等症状。过去均以手术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 ,近年来研究认为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并有内分泌功能 ,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及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者即使保留卵巢 ,也常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的提早出现 ,故采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对子宫肌瘤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高了对该疾患的认识水平 ,子宫肌瘤是受性激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FSH、E2、P、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子宫肌瘤患者服用米非司酮12.5 mg,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子宫、子宫肌瘤的大小及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前、后的子宫平均体积分别为(189.32±48.96)cm3、(110.11±27.12)cm3,有显著性差异(P<0.01),缩小率为(40.81±10.80)%;治疗前、后的最大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23.44±5.69)cm3、(14.32±5.10)cm3,有显著性差异(P<0.01),缩小率为(39.38±11.28)%。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子宫肌瘤大小、血红蛋白水平、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能缩小肿瘤体积、改善贫血症状、调节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发生率为20%~30%。既往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子宫切除术,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晚生育或者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器官的完整性日趋受到重视,目前治疗子宫肌瘤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子宫肌瘤剔除术、高强度聚焦超声以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具有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治疗合并子宫肌瘤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合并子宫肌瘤的功能性子官出血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52例患者服药期间全部闭经,痛经患者症状全部改善,合并贫血者血红蛋白升高,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停药后26例患者月经恢复正常,13例围绝经期妇女绝经。结论米非司酮不但可以调整月经周期,而且可使子宫肌瘤缩小,并可使围绝经期妇女提前绝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妇女保健意识的提高,子宫肌瘤的发生率较过去报道的明显增高,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28~50岁的妇女。可导致月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痛、腰酸背痛、压迫症状,严重可致贫血,是妇女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何晓芳 《海峡药学》2011,23(10):152-15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0例单发子宫肌瘤的患者自月经第三~五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连用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用B超测定子宫及肌瘤体积并测定用药前后卵泡期静脉血E2、P水平。结果42例患者出现闭经,13例痛经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均得到纠正。用药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缩小(P〈0.05)。静脉血E2P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降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非手术治疗报道较少,而且疗效不甚满意。近年国内外均有报告,子宫肌瘤存在孕激素受体,该受体在子宫肌瘤的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因此作者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钱文斌 《海峡药学》2011,23(4):103-104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方法 15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从月经第一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1,每晚服用,连续服用90d,对照组不服用米非司酮。观察90d后两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改变和血红蛋白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病理类型分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壁间肌瘤和混合性肌瘤,以壁间肌瘤为主,两组分别占63.3%和57.9%。研究组用药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红蛋白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3个月后黏膜下肌瘤、肌层肌瘤、浆膜下肌瘤和混合性肌瘤的子宫肌瘤体积改变率分别为31.8%、45.0%、36.1%和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壁间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理类型,术前对子宫肌瘤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可以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贫血症状,从而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通过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7例,治疗前后应用彩超测量计算最大肿瘤体积,记录比较两组数值,观察有效率并统计不良反映。结果所有患者痊愈13例(19.4%),显效20例(29.9%),有效28例(41.8%),无效6例(9.0%),总有效率91.0%;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由治疗前(41.6±6.1)cm~2减少至治疗后(25.2±4.9)cm~2;11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口服,能明显减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茹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49-15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疗效。方法对78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从月经第3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晚1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选择治疗前、治疗后、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四个时间段,分别由专人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雄激素(T)变化情况。结果7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症状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6%和44.9%(P〈0.01)。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均P〈0.05),其中以E2和P下降最为显著(均P〈0.01),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停药后,30例子宫肌瘤(38.46%)恢复进行性增大,各项观察指标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短期效果好,副反应小,长期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使用孕激素受体桔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肌瘤体积缩小。我院自2001年来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8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