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方法选取4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发病极期和恢复期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计算GSH/GSSG和NADPH/NADP^+比值,评价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结果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发病极期血浆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结论氧化还原态失衡、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瘢痕增生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对正常皮肤、伤后2周组织(早期组)、伤后1个月组织(中期组)和伤后6个月组织(成熟期组)中的氧化型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氧化型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 、NADPH)含量进行测定,计算还原型与氧化型的比值,分析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 各个时期烧伤组织中GSSG、GSH、NADP+ 、NADPH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皮肤组(P <0.05);不同阶段烧伤组织中GSSG、GSH、NADP+、NADPH的含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组GSH/GSSG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其余各组间GSH/GSSG、NADPH/NADP+的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组织微环境内高氧化还原状态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瘢痕的成熟其组织内的氧化还原水平下调,但仍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氧化还原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病理性瘢痕中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方法 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组织中的氧化型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氧化型与还原型辅酶Ⅱ(NADP+、NADPH)含量进行测定,计算还原型与氧化型的比值,分析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组织中GSSG、GSH、NADP+、NADPH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皮肤组(P<0.05),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SH/GSSG比值、NADPH/NADP+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微环境内氧化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病理性瘢痕组织中,很有可能发生了氧化还原系统的代偿性再平衡.  相似文献   

4.
Fan YP  Yu JC  Kang WM  Zhang 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83-1386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谷胱甘肽水平、免疫功能、肝功能及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7 d。对照组给予TPN,研究组给予TPN+谷氨酰胺双肽。两组均等氮、等热量,非蛋白热量83.6 kJ.kg-1.d-1,糖∶脂为7∶5,氮量0.16 g.kg-1.d-1,热、氮比489 kJ∶1 g。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术后第6天采取血样测定血浆、红细胞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血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浆及红细胞内谷胱甘肽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血浆GSSG和GSH比值(术后第3天)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11和31±7,F=4.725,P=0.001)。两组血浆白蛋白(ALB)术后均轻度下降,研究组术后第3天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0.4)g/d l和(3.4±0.4)g/d l,F=2.128,P=0.02]。术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无感染发生,对照组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分别为(22.3±2.1)d和(24.9±1.7)d,t=0.935,P=0.32)。结论围手术期应用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外营养具有维持机体血浆及红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的趋势,维持较高的GSH/GSSG比值,维护机体组织细胞抗氧化能力;维持术后ALB水平,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并分析氧化应激状态对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募集进行IVF助孕的PCOS患者25例为PCOS组,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治疗的患者23例为对照组,收集取卵日清亮卵泡液,检测多种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总抗氧化能力(TAC)、经典的酶类抗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卵泡液抑制羟自由基(·OH)产生的能力、抗氧化辅酶Q(CoQ10)、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并分析各项指标与IVF结局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卵泡液GSH/GSSG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COS组宫内妊娠率(35.29%)显著低于对照组(71.43%)(P=0.026);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卵泡液内存在GSH/GSSG比值异常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可能影响其IVF-ET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GSH/GSSG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级8周龄健康雄性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剩余22只作为糖尿病实验组(D组);D组大鼠高脂高糖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mg/kg)建DM模型;C组大鼠未作特殊处理。继续喂养8周后,注射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观察阴茎勃起情况;所有大鼠测定阴茎海绵体内压/平均颈动脉压(ICP_(max)/MAP)后处死,采集血液、阴茎组织,测定GSH、GSSG、睾酮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NOS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较,D组大鼠阴茎组织中GSH含量、GSH/GSSG比值、eNOS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GSSG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中GSH和GSSG、GSH/GSSG影响eNOS的表达,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休克作用的研究较多,特别是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引起广泛注目。作者对低氧血症时机体产生的过剩乳酸能否作为能量被重新利用;给予 GSH 后对血中乳酸含量及肝组织中高能磷酸物质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方法:用平均体重3kg 的家兔80只,分做低氧血症组,注入低氧血症血液组,每组均分为对照组,试验开始前静滴 GSH 组、静滴氧化型谷胱甘呔(GSSG)组及静滴 GSH+GSSG 组,注入乳酸制剂组。分别做血气分析、血中乳酸、过剩乳酸,肝组织 ATP,总腺嘌呤核苷、能量贮备(EC)等测定。结果:低氧血症组中静滴 GSH 组的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1.5倍。低氧血症组,注入低氧血症血液组及注入乳酸制剂组的对照组均有明显酸中毒。注入 GSH 后的上述各实验组无乳酸蓄积及酸中毒。低氧血症组 ATP、EC 比对照组减少约50%,静滴GSH、GSSG 组均可保持在正常水平,GSH,GS  相似文献   

8.
正谷胱甘肽((γ-L-glutamyl-L-cysteinylglycine,glutathiose,GSH)是一种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缩合而成的含有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其体内存在形式有两种,分别为氧化型(GSSG)和还原型(GSH),在生理条件下主要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主,GSH几乎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现就谷胱甘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HI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52例住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对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凝血项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2例住院HIV/AIDS患者中,HIV感染者80例,HIV/HBV合并感染者44例,HIV/HCV合并感染者23例,HIV/HBV/HCV合并感染者5例。各感染组CD4+T低于参考区间者139例(91.4%),各感染组患者CD4+T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各感染组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59%~65%。各感染组患者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以及肌酐(Cr)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V/HBV合并感染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均高于HI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入院HIV/AIDS患者伴随HBV、HCV合并二重或多重感染情况严重,合并感染易造成贫血的发生、肝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HIV/HCV共感染者40例,分析其HIVRNA载量、HCV RNA载量、CD4细胞数以及临床特征,并以单独感染HCV患者30例和AID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AIDS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更低,ALT、AST和HIV RNA载量水平更高(P0.01);与HCV组比较,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T和AST水平更低(P0.01),HCV RNA载量水平更高,脾大患者明显增多(P0.01),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有加重趋势。CD4细胞计数依次为HIV/HCV组AIDS组HCV组正常组(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对HCV和HIV病毒复制水平、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慢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