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不改变体位、床铺经常潮湿有皱褶、石膏、牵引以及全身营养缺乏消瘦等病人,由于护理不当,使局部长期受压(尤其骨隆凸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本科近1年来共收治5例Ⅲ度褥疮的癌症患者(均由院外带入),经过精心护理溃烂部位于4~6 d愈合.  相似文献   

2.
下肢骨折行骨牵引的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及牵引重力的关系,易在骶尾部及足跟部发生褥疮,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因此,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我们将麦款垫应用于下肢骨牵引病人来预防褥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82例病人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7至92岁。其中7至30岁26例,31至65岁31例,66至92岁25例。住院时间最长达106天,最短42天,其中行胫骨结节牵引62例,跟骨牵引120例。使用麦麸垫后无1例发生褥疮。1.2方法取柔软舒适的布料缝制成长约30至40厘米的正方形的袋子,小儿可相应减少,将已备好的安放倒人…  相似文献   

3.
褥疮好发骨突出部.但下肢牵引病人由于牵引所产生摩擦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褥疮易发生于患侧臀部。本从物理学角度通过对力进行分解,对11例下肢牵引臀部发生褥疮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与年龄、潮湿刺激、水平方向摩擦力、皮肤皱折、重心偏移、按摩不当.难以得到护理病人所需要的体位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褥疮是长期昏迷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褥疮的发生是由于病人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皮肤受潮湿摩擦的刺激,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5.
生肌透脓散治疗褥疮溃疡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良,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而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及坏死。长期卧床及危重病人往往因护理不当引发褥疮。传统的治疗褥疮方法对褥疮早期均能起到成效,而对晚期褥疮来说效果却不甚理想。自1998年以来,我们用生肌透脓散治疗褥疮溃疡期取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症及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臀、跟、踝、肩和肘部皮肤因受田局部坏死而引起溃疡形成褥疮.给病人增加负担.以往临床上习惯用花脸紫涂创面,虽结痴.坦皮下常积脓性分泌物.迁延不愈。自1990年1月~1995年则月.对21例危重病人采用2%碘酒防治褥疮.收到满意效果。王护理方法对受压发红的部位,轻轻涂2%碘酒.不用脱碘、每日l~2次;局部皮肤出现红肿或水泡者可1次/4h或1次/Zh.一般2~3天后局部皮肤开始干燥皱缩增厚.可减少为每日!~2次;在徐擦碘酒待干后再涂以甘油或石脂油.防止表皮干燥脱落时导致皱裂。2体会2%碘酒是常用的以肤…  相似文献   

7.
侯丽丽  王淑琴 《护理研究》2005,19(12):2626-2626
压力性溃疡又称压疮或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发病过程,与多种病理生理因素有关,在长期卧床、瘫痪、营养不良等病人的骨突出部位较易发生。且发生压疮后愈合期较长,治疗难度较大。2004年1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4例压疮病人,使用仙人掌加冰片外涂,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褥疮好发骨突出部,但下肢牵引病人由于牵引所产生摩擦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褥疮易发生于患侧臀部。本文从物理学角度通过对力进行分解,对11例下肢牵引臀部发生褥疮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与年龄、潮湿刺激、水平方向摩擦力、皮肤皱折、重心偏移、按摩不当,难以得到护理病人所需要的体位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褥疮防治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褥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1]。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准确地应概括为:“压迫性溃疡或压疮[2]。1褥疮易发因素1.1内在因素: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1.2外在因素:床铺不平整,体位不当,局部湿润等[2]。2褥疮发生的机理2.1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发硬、变色,形成水泡或表皮脱落[3]。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样递减分布,在深层多聚集于骨的隆起部位。Daniel发现肌肉及脂肪…  相似文献   

10.
褥疮俗称压疮 ,顾名思义就是受压成“疮”。因患褥疮病人大多时间为卧床 ,故受压部位与床面的接触有着直接关系 ,所以本篇着重讨论褥疮与床面的关系。以往固有观念认为病床越软 ,越能减少褥疮的发生 ,但经我们长期临床观察和对照却恰恰相反。现将褥疮的发生与床面的关系加以分析和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褥疮病人 2 0例 ,男 18例 ,女 2例 ,共 31处褥疮。 2 0处在骶尾部 ,6处在坐骨结节 ,3处在骶髂部 ,1处在枕部 ,1处在足跟部。从病人褥疮发生部位来看 ,除原发疾病严重长期卧床和护理不当外 ,据临床观察与对照实验 ,认为褥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叶碧花 《现代康复》1998,2(9):1022-1023
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或下肢骨折都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特别是.年老体弱.全身营养缺乏.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受潮摩擦等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褥疮,褥疮一旦形成.一般较难愈合,严重还可导致死亡。由于重视对骨折病人的褥疮预防与护理使褥疮发生率降为零。  相似文献   

12.
截瘫及其他危重患者因长期卧床 ,局部组织受压 ,护理不当易发生褥疮。1998年我院收治褥疮患者 2 0例 ,采用外涂烧伤湿润膏治疗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例中男 12例 ,女8例 ,5 0~ 80岁 ,平均 6 5岁。致病原因 :脑卒中偏瘫 12例 ,腰椎骨折致截瘫  相似文献   

13.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溃烂坏死。亦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褥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剪力和摩擦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产生组织坏死所需的时间越短,持续受压在2小时以上,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的损害。胸腰椎骨折、截瘫病人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闭合穿针的病人,均因平卧硬板床翻身受限,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加之病人全身营养缺乏,均易发生褥疮。一般说来:褥疮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瘀血红润期:第二期;炎症侵润期。第三期;溃疡期:褥疮一般在骨隆突的部位长期卧床时发生,在皮肤有皱褶的部位如双臀之间。有右膏包围或有压迫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张道华 《护理研究》2005,19(8):1691-1691
褥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预防褥疮的原则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局部皮肤受刺激,促进局部营养,防止组织营养不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将荞麦皮袋放在骨隆突处,置于病人不同的受压部位来预防褥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压疮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2008年5月~2009年5月共收治卧床病人52例,经过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无1例病人发生压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肢牵引病人臀部、骶尾部很容易因局部受压而发生褥疮,更换体位是杜绝褥疮发生的最有效方法。近几年来,在整体护理的实践中,经过临床仔细观察认为护士指导病人自我抬臀方法行之有效。它既能保持有效牵引,又能达到翻身效果,再能密切了护患关系。现将自我抬臀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段金巧  刘元峰 《家庭护士》2008,6(3):240-241
压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或营养性溃疡,是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常见于长期卧床、瘫痪、营养不良等病人的骨突部位,是一个长期的慢性发病过程,愈合期长,治疗难度大,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2000年—2007年对20例压疮病人采用蛋黄油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压疮病人20例,其中女9例,男11例;年龄17岁~78岁,平均64.2岁;褥疮面积最大10cm×12cm,深Ⅱ度,最小1cm×3cm,浅Ⅱ度,治疗天数3d~17d。1.2蛋黄油的制作方法取鸡蛋数个,煮熟后取…  相似文献   

18.
局部长期受压,血流不畅,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坏疽性溃疡,称为褥疮。褥疮多发生在长期卧床、瘫痪、昏迷、大小便失禁、全身情况不良、年老等患者。好发部位多在易于受压的骨突处,如尾骶、髂、肩、内外踝、足跟、耳廓、股骨粗隆等部位;偏瘫者易发生在患侧骶部、肩部和足外踝,脑瘤患者术后易在耳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往往因不同疾病而异。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病人痛苦,影响病情,甚至会发生败血症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9.
截瘫是由于外伤或病理原因造成横贯性脊髓损伤,而引起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使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组织坏死溃疡。由于高位截瘫病人肢体活动不便,病史较长,需要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极易发生褥疮,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热气流仪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期卧床病人、截瘫病人由于护理不当或神经营养机能不足.容易发生褥疮。加快褥疮的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长期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利用热气流仪(我院研制)产生的热气流与其它药物共同治疗褥疮,收到了一定的疗效.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3例.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8岁.均为骨科病人。其中,脊柱损伤伴骨折14例,股骨颈骨折4例,多发性骨折5例。患两处以上褥疮11例.骰尾部褥疮12例,膝踝部褥疮7例,肩背部褥疮4例。2分组方法与结果2.1分组我ffl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未用热气流仪治疗褥疮的病人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