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30岁,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和胆绞痛等病史。20天前超声检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造影(CEUS)与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鉴别腺瘤性息肉与胆固醇性息肉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因胆囊息肉样病变(GPL)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5例。术前先行CEUS和H-CEUS,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腺瘤性息肉组(16例)和胆固醇性息肉组(49例),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灌注特征的显示和最终诊断。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之间以及CEUS和H-CEUS下的血管形态、增强强度和胆囊壁完整性的差异。 结果CEUS对胆囊腺瘤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的血管形态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观察到85.71%(42/49)的胆固醇性息肉和68.75%(11/16)的胆囊腺瘤性息肉血管形态表现为均匀点状。H-CEUS判断胆囊腺瘤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之间的血管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7,P<0.001)。H-CEUS可观察到75.51%(37/49)的胆固醇性息肉和25.00%(4/16)的腺瘤性息肉血管形态表现为均匀点状。胆固醇性息肉组在CEUS和H-CEUS下的血管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瘤性息肉组,在CEUS和H-CEUS下的血管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78,P=0.019)。腺瘤性息肉组中CEUS仅能检测到6.25%(1/16)的分支血管形态,而H-CEUS能检测到43.75%(7/16)的分支血管形态。 结论H-CEUS通过提高帧频来提高时间分辨率,有助于准确反映GPL微循环的差异,并提高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能力。在选择治疗方案时,H-CEUS可作为GPL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实时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对4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回声、血流参数。超声造影观察息肉的增强时相及增强方式。结果 45个胆固醇息肉,直径5~23mm,平均(9.47±4.48)mm。直径≥10mm的息肉100%(17/17)测及血流,<10mm的息肉38.9%(11/28)测及血流。流速范围0.11~0.28m/s,阻力指数0.51~0.65。实时超声造影显示45个息肉均有增强,41个(91.1%,41/45)胆囊病灶增强快于肝实质,4个(8.9%,4/45)与肝实质同步增强,而减退方式上,21个(46.7%,21/45)减退慢于肝实质,22个(48.9%,22/45)与肝实质同步减退,2个(4.4%,2/45)快于肝实质,表现为稍低回声。增强方式上,蜂窝样增强38个(84.4%,38/45),整体增强7个(15.6%,7/45)。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胆固醇性息肉的血流显示率,慢于或同步于肝实质减退及蜂窝样增强的表现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85例胆囊内胆固醇息肉患者的术前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胆固醇息肉在发生部位、回声及胆囊壁的改变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规律,并对慢性胆囊炎与胆固醇息肉的关系,B超诊断胆固醇息内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总结38例46枚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超声影像资料。常规超声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以及胆囊壁是否光滑完整,超声造影以同深度的肝脏增强方式作为参考,实时观察胆囊壁及息肉的增强时相及增强模式。结果:常规超声表现38例46枚胆囊胆固醇性息肉中,直径4~25 mm,平均9.5 mm,10 mm 33枚,≥10 mm 13枚;单发9例,多发29例,多发时选取最大一枚进行观察,或在同一切面上观察多枚病灶;菜花形21枚,长椭圆形10枚,乳头状15枚。彩色多普勒显示10枚胆囊息肉内测及血流信号(10/46),其中10 mm 4枚,≥10 mm 6枚。实时超声造影显示:增强方式上,46枚病灶均有增强,胆囊壁光滑整齐与病灶界限清晰,其中:高增强39枚(39/46),等增强7枚(7/46);病灶动脉期增强快于肝实质38枚(38/46),与肝实质同步8枚(8/46);蜂窝样增强31枚(31/46),整体增强15枚(15/46);在减退方式上,慢于肝实质减退36枚(36/46),与肝实质同步减退10枚(10/46);29枚病灶可见明显的蒂。结论:超声造影可提高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血流显示率;蜂窝样增强,基底较窄,可见蒂,慢于或同步于肝实质减退是诊断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主要超声表现;超声造影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53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大肠腺癌主要的癌前病变。本文总结分析我院53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癌变因素,目的在于探讨腺瘤性息肉的特点及其癌变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8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囊腺瘤与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1年5月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胆囊腺瘤与胆囊癌患者90例进行分析,其中50例患者为胆囊腺瘤,40例患者为胆囊癌。90例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检查结果为参考,分析两种疾病患者检查后的检查结果、检查满意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腺瘤患者的壁内结石检出率高于胆囊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胆囊腺瘤患者的浆膜层完整率显著高于胆囊癌患者(P <0.05);胆囊腺瘤患者的血流显示丰富率低于胆囊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胆囊腺瘤患者的检查满意度与胆囊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90例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呈现患者胆囊内情况,准确判断患者疾病,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建议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结果考虑为恶性,行超声引导下经腹壁肝右叶肿块穿刺活检(图3)。病理诊断:腺泡细胞癌(图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8/18(+),AE3(+)(图5),结合临床考虑来自肝脏胰腺异位基础上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5年9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0scopic cholecystectomy,LC)709例,现将术前超声诊断与LC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显像对LC适应证选择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2岁。返流伴剑下疼痛不适10年,偶有呕吐、返酸等。临床拟诊:胃溃疡?超声检查:胃空腹时未见壁增厚、胃腔潴留,饮胃B超快速显像液约500ml后,胃腔充盈,显示良好,见胃窦后壁约1.7cm×1.6cm×1.3cm实质均匀中等回声包块,突向腔内,边界清楚,表面欠光整,无蒂,基底部胃壁层次清晰(图1)。提示:胃窦后壁腔内型包块(1)胃息肉可能;(2)胃平滑肌瘤?手术及病理诊断:胃窦腺瘤STO-N:示胃窦腔,箭头示息肉图1胃窦部腺瘤性息肉声像图性息肉并表面糜烂。讨论胃息肉主要由胃黏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致,常采用Mings分类法分为再生性胃息肉及肿瘤性胃…  相似文献   

11.
孕妇,25岁。妊娠41^2周.因胎儿心律不规整.首次来我院就诊。孕妇自述平日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否认孕期感冒发热史。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例1术中所见:甲状腺右侧明显增大,上极有一肿物约3.0cm×2.5cm,质中,边界尚清,包膜完整,剖面实性欠均匀,伴有砂粒样内容。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1岁。黑便伴头晕、乏力1个月余入院。查体: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贫血貌。胃镜显示:十二指肠息肉。常规超声检查:丁卜二指肠降段起始处管腔内见一结节样回声,大小3.0cm×2.0cm,轮廓清晰,边缘光滑,内部中等偏强回声(图1),分布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探及散在血流信号及动脉血流频谱?结节随十二指肠蠕动而上下移动,结节周边可见弥散的肠腔气体通过。超声诊断:十二指肠息肉样病变。术后病理诊断:十二指肠腺瘤。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肿瘤生长缓慢,一般无任何症状,患者多以颈部不适或颈部包块就诊,肿瘤较大时,可发生退行性变,如:软化、囊性变、出血、钙化、坏死、纤维化等,本文对我院二年来有完整资料的61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块的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的关系,并对超声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以利于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发现率。方法 对 1667例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甲状腺实质后方组织发现椭圆形、均匀低回声团块记为可疑病例 ,并对其进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生化检查 ,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发现可疑病例 2 2例 ,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其中 8例为甲状旁腺腺瘤 (3 6.4% ,8/ 2 2 ) ,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的发生率为 0 .47% (8/ 1667)。结论 甲状腺超声检查时可以发现偶发性甲状旁腺腺瘤。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 ,超声对于预先确定甲状旁腺组织的价值较低。偶然发现的甲状腺旁腺腺瘤可伴有或不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超声诊断:(1)子宫后方低回声肿物,考虑恶性,卵巢癌可能性大;(2)盆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全面测评大小≥1.0 c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不同径线方向的大小以及基底部宽度在胆固醇息肉与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因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的患者81例,于手术前行胆囊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胆囊息肉在不同方向的大小、常规超声及造影图像特征。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胆固醇息肉组与胆囊腺瘤(包括腺瘤伴恶变)组。2组患者年龄、垂直径大小、平行径大小、基底部宽度、垂直径与基底部宽度比值(垂/基)以及平行径与基底部宽度比值(平/基)、垂直径大小与平行径大小的比值(垂/平)采用t检验,2组间性别、息肉数量、息肉部位、灰阶回声强度、有无彩色血流采用χ2检验。采用Bivariate行双变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胆固醇息肉组与胆囊腺瘤组患者的息肉多普勒血流、年龄、垂直径大小、平行径大小、基底部宽度、垂/基比较[9(15.8%) vs 9(37.5%),(37.02±10.14)岁 vs (52.25±13.82)岁,(0.94±0.33)cm vs (1.27±0.79)cm,1.01±0.37 vs 1.71±0.50,(0.26±0.10)cm vs (0.58±0.51)cm,3.82±1.87 vs 2.92±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75,t=5.303、2.675、5.855、4.566、-2.536,P均<0.05),而垂/平、平/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垂直径大小、平行径大小、基底部宽以及垂直径大小与基底部宽度比值均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有相关关系(r=0.375、0.571、0.586、-0.342,P均<0.05)。 结论通过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全面测评息肉不同径线方向的大小、基底部宽度对于鉴别大小≥1.0 cm的胆囊息肉的性质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肉膜息肉的准确性。方法对252例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肉膜息肉的病人进行了息肉摘除并分段诊刮,将宫腔镜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前B超相比较。结果252例宫腔镜检查为子宫肉膜息肉中,术后病检有232例为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2.1%;术前B超检查宫肉膜异常者有379例,诊断符合率为61.2%。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肉膜息肉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腺瘤30例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甲状腺腺瘤30例趟声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病灶共35个,男6例,女24例,均系手术病理证实,年龄28~58岁。病程7d~2a。大多临床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由体检发现,颈部包块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