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临床学科,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因此,中医内科学课程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一直采取的是科班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中医临床工作者.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对医学(包括中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医肝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肝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肝病学的临床教学内容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医临床的精髓.目前,在中医临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在中医肝病学临床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特点的集中体现,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在中医内科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院开设的医学科目中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多年,对如何搞好中医内科教学有一些认识,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学辉  张良芝 《光明中医》2008,23(11):1847-1848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课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临床专业课。中医内科学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疾病诊疗的重要方法。本文立足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角度,从中医理论的起源、中医经典著作中的疾病诊疗思想,以及现代中医临床片面强调辨证,忽视辨病的不良倾向,梳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结合现代中医临床发展趋势,分析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期为临床疾病诊疗寻找行之有效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决定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关键.辨证论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临床思维和肯定的临床疗效[1],最能体现中医诊疗特色与优势.随着循证中医药的创立和发展,丰富高质量的中医疗效评价证据成为中医学界的重要任务,如何处理好辨证论治的复杂性成为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关键.本文探讨了辨证论治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研究情况,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临床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中医内科学教学几个须注重的方面:突出病因病机的讲解,强调审机论治;注重前后章节融会贯通,纵横相联;结合临床实践,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融合;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和直观。  相似文献   

8.
黄为群  周洲 《河北中医》2008,30(2):156-157
<中医内科学>"消渴"中阐述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理特点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以肾为主,并与肺、胃关系密切.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我们认为,<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消渴的论述难以满足现代糖尿病的中医诊疗需要,现将消渴临床辨证论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之一,中医学以整体观和恒动观为指导思想,而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运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治疗学不可或缺的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临床辨证论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多年研究学习五运六气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并灵活运用运气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融入名老中医经验介绍的思考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的临床学科。因此,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医内科学教学来讲也就是对学生内科疾病诊疗能力的培养。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形成的诊疗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名老中医的经验是中医药伟大宝库中一笔巨大财富.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名老中医经验的介绍也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和所做的一些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医案是医生诊断患者的记录,同时也是中医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医生医德医风的重要体现。医案注重医家的创新,强调辨证论治。医案不但记录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学术范式在临床中的综合运用,也真实反映中医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情况,因而被古今中医医生广泛采用,医案作为一种记录经验、传播学术的中医学术论文体裁,以其历史悠久,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成为中医学中独特的宝库。  相似文献   

12.
黄东勉 《新中医》2012,(8):177-178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在中医学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辨证论治无疑是其临床主要诊疗模式与思维核心[1]。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它突出了个性化的诊疗思路,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了因时、因地、因人治宜的中医药特色。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循证医学对医疗决策的影响是通过利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与医生个人的经验、患者的价值观与选择相结合而实现的。然而,现有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对照试验难以体现中医的人文属性和整体观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文针对中医个体化复杂干预及其社会学属性,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模式,体现了传统中医学集社会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特征,能够全面地反映中医学整体观的诊疗过程,适合于评价辨证论治的复杂干预,希望借此提出与新药研发的中医疗效评价模式不同的新思路与方法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特点的集中体现,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其中,病因病机在中医内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叶妙琛 《光明中医》2010,25(11):2146-2146
<正>《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  相似文献   

16.
中医内科急症是应用中医理论和内科专业知识阐述常见急症病因病机、辨证救治规律的一门学科。两千年来,中医学在内科急症的救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取得了辉煌的临床成果,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外感病急症的辨证论治建立了圭臬;火热论、攻邪论为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运伦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84-1485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特点的集中体现,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其中,病因病机在中医内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特点,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确诊的"病"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案,中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因此,辨证论治也就成为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近几十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学界亦认识到辨病论治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并逐步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以指导并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活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内科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亦是其他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是会直接影响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树立和培养。自1956年创立"老四所"中医院校以来,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在先辈们的不断实践和努力下日益完善。目前,其内容主要包括内科疾病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和调摄规  相似文献   

20.
詹青 《北京中医》1998,17(2):11-13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总的指导原则,也是中医学诊疗的特色和优势。辨证论治的精髓是“证”,要更好的掌握中医的实质和物质基础,掌握“证”的内涵和外延十分重要,现试就本人在跟随詹文涛教授学习中对“证”的若干基本问题的理解探讨如下。一、构成“证”的三个基本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