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目的观察坤更欣胶囊对雌性“更年期”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50只自然更年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更年期对照组、更年安组及坤更欣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另设青年大鼠10只为青年对照组。各组常规性饲养1周后,后五组分别予更年安胶囊、坤更欣胶囊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15d;末次灌胃并禁食12h后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2、FSH、LH水平。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更年期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著降低,FSH、LH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更年安组及更年期对照组比较,坤更欣胶囊高剂量组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FSH、LH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0.05)。结论坤更欣胶囊能明显提高“更年期”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血清FSH及LH水平,此为其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采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单纯降压治疗,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比较降压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降压治疗显效20例,有效4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分别为16、29、33例,总有效率57.7%;治疗组降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焦虑药物协同降压药物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对SD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SD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4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去卵巢组(简称Ovx组),(2)去卵巢+雌激素组(简称Ovx+E2组),(3)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3月后断头取血,检测,血清雌二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去卵巢后的SD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去卵巢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胆固醇水平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无差异;大鼠去卵巢后血清甘油三酯稍有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去卵巢雌激素替代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去卵巢组比较稍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去卵巢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能调节SD大鼠的血脂代谢,降低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但可使甘油三酯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更年期女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更年期伴有心律失常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改善更年期女性心悸、胸闷、气短、失眠、乏力等症状,减少心律失常事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曾佑平  张利华 《心脏杂志》2003,15(2):121-123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型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4例缺血性或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卡维地洛组 5 4例 ,对照组 5 0例 ,两组均常规强心、利尿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仅卡维地洛组加用卡维地洛口服治疗 ;疗程 6月。采用 2 4 h动态心电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观测治疗前后的 HR、室性早搏 (PVC)、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左心室射血分数(L VEF)。结果 :经卡维地洛治疗 1月后 ,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抗心律失常作用增加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3月后 ,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 L VEF明显增加 (P<0 .0 5 ) ,抗心律失常作用在卡维地洛组进一步增加 ,而 HR、血压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在传统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长期加用卡维地洛 ,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型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变化,探讨氯吡格雷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常规治疗),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0名),进行观察.测定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同步检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 (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氯吡格雷组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缓解期明显下降(P均<0.01).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FEV1、PEF比较成负相关;(2)氯吡格雷组患者缓解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3)氯吡格雷组患者人均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氯吡格雷可以降低血清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1例,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注射液),常规治疗组(51例,常规抗心衰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心律失常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2.2%比70.6%,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更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促进心衰的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不同临床表现形式的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为更年期妇女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64例,按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的不同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冠脉管腔狭窄≥50%伴心肌缺血;对照组冠脉正常或冠脉狭窄50%;两组患者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激素治疗对患者的疗效。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雌三醇(E3)、孕酮(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争酮(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小剂量激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的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着妇女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血脂与血糖。  相似文献   

9.
青娥丸加减治疗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娥丸加减治疗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心绞痛患100例,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还予以青娥丸加减治疗。结果:91)治疗组53例予青娥丸加减治疗后,随症状减轻抗心绞痛药物32例停用(59%),26例减量1/2以上。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ΣST及24小时缺血总负荷、雌二醇(E2)、一氧化氮(N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检测指标改善均有显意义(P<0.01);(2)与对照组38例尼尔雌醇替代治疗比较,青娥丸提高NO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差异(P>0.05)。结论:青娥丸加减方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控制心绞痛,并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是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更年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更年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4周后,复查心电图。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率改善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61.9%;自觉症状改善分别为85.7%与57.1%。结论稳心颗粒对改善更年期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救治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AI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6、24、72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血压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6、24、72h的PaO2、S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1—6h的Pa02、S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1~6h后PaO2、SaO2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72h后两组PaO2、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6h后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LHF患者给予BiPAP可显著提高动脉SaO2和PaO2,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以QT间期离散度监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对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对34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测量治疗前后QTcd及动态心电图,并与102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组治疗前与对照组间QTcd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好转组QTc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QTcd无明显变化,致心律失常组QTcd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更年期女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更年期女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益心舒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片,每次100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对临床症状和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比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动态心电图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律失常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对更年期女性出现的功能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对50例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磁极化光量子血疗,另设18对作对照,结果表明:血疗组50例中显效+有效为43例(86%),对照组18例中显效+有效为12例(66%),有显著差别(P<0.05);血疗组心律失常的例数及次数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血疗显著变化.说明光量子血疗是除药物以外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一种有效的非特异性的辅助新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时对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营养心肌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ABP治疗.观察两组恢复窦性心律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恢复窦性心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21) min vs.(83 ±27) min,P<0.05].结论 IABP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急性重症心肌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由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口服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明显下降(P〈0.05),QT间期(Q-Tc)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降血脂以及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早期使用倍他乐克减少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将232例急性心梗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倍他乐克25-50mg/次,一日2次;B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倍他乐克组患者发生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的患者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早期使用倍他乐克能减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有效性及对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寻常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酮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中30例患者使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T和E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7.65%);治疗组治疗后T水平明显降低,男性患者E2水平明显增高,而女性患者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确切,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的T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激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伴低T3、低T4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CHF)基础上加用甲状腺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伴低T3、低T4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难治性心衰伴低T3、低T4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甲状腺素组(甲状腺素组),每组均为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受试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措施,甲状腺素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中小剂量甲状腺素20~60mg/d,治疗3周后分析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的情况。正常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干预。结果难治性心衰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加用甲状腺素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心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中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难治性心衰伴低T3、低T4综合征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