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类型,其斜视角由于受融合机能的影响,经常发生改变.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美容,而且双眼视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选择好手术时机及设计手术方案均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7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矫正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按手术年龄分成3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眼位、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及立体视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1年眼位正位63例,正常视网膜对应60例;3组术后双眼视功能、立体视功能恢复与手术年龄、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密切相关(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达到功能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莺  孙慧华  闵云花 《上海医学》2006,29(6):392-39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1~4周的随访情况,根据斜视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临床治愈26例,占86.7%;欠矫4例,占13.3%。结论局麻手术时手术量的设计不应该因患者紧张而减小;正确选择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发现双眼单视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外斜视在儿童斜视中多见,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其目的不但矫正眼位,提高视力,而且巩固和恢复双眼视功能.由于儿童时期视力、视觉功能发育不成熟,因此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报告3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于不同时期手术治疗后的视觉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
周红 《浙江医学》2007,29(11):1197-1198
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外斜视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集合、分开功能之间的平衡失调,眼眶、眼球解剖异常,屈光不正有关[1]。间歇性外斜视患  相似文献   

6.
于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9):1546-1547,1533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及对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前后眼位及三级视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56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对眼位、三级视功能进行观察。结果:56例患儿中,术前斜视度-25°--40°者18例,-40°--80°者32例,-80°--135°者6例,术后达到正位(0°--15°)49例,术后残留间歇性外斜视(≥-15°)5例,术后发现过矫为内斜视2例,手术有效率87.5%。所有手术病例术前及术后半年检查3级视功能,经统计学分析,χ2=22.501,P〈0.05,手术后较手术前患儿的三级视功能有显著的改善。结论:对于斜视度数较高的患儿,或者有复视症状的患儿,及早手术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三级视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玉岷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4,14(1):105-105,107
对15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手术效果分析,认为术前须对患者进行不同日期多次检查斜视角,以对患者斜视度有效清楚的了解,便于设计手术量,对于斜视度不稳定者应考虑按最大斜度施行手术,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个别患者需作两次手术才能完全矫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损害的规律,探讨其远近立体视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动态随访病人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的临床资料(如用同视机检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三级视功能,包括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用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觉,包括零视差、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结果间歇性外斜视以远立体视大部分损害、近立体视保存为特征。远立体视中同时知觉、融合功能及立体视觉顺序发生逆行损害。近立体视中非交叉视差、交叉视差及零视差依次受损。保存的视锐度低于正常人群。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融合功能的损害出现最早、最严重,故对于融合范围异常的患者,即使视锐度正常也应立即手术,以利于功能治愈;如三级视功能基本正常,可进行正位视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程晓霞 《吉林医学》2014,(24):5421-542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诊治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40例,按最大斜视角设计手术量后进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手术后儿童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都有明显提高,经过Titmus立体试验,术后近立体视正常者明显多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能有效提高视力,促进近立体视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的时机和相对应的疗效.方法:针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即年龄不超过9岁的儿童组和年龄超过9岁的少年组,后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眼位情况发现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不明显.而经过不同融合功能下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手术前无融合功能患者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比例52.00%明显较低,具有融合功能的恢复比例为74.54%,组间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具体临床疗效发现,手术时机会对患者的手术疗效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可能疗效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作用,因此我们建议针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机的选择时,应该考虑到患者的眼位、融合状态、年龄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和手术量的设计.方法观察3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后5 d、6月、12月的术后眼位.结果术后5 d正位率87.5%,轻度欠矫3.12%,轻度过矫9.37%,无明显欠矫及过矫.术后6月正位率78.12%,较度欠矫12.5%,轻度过矫6.25%,明显欠矫3.12%,无明显过矫.术后12月,正位率71.87%,轻度欠矫18.75%,轻度过矫患者全部转为正位眼,明显欠矫9.37%,无明显过矫.结论 年龄过小(低于4岁)及术后欠矫的患者容易出现回退,术后适度过矫的患者远期正位率高,合理的手术时机,详细的术前检查及精心的手术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外斜是一种介于隐性和共同性外斜之间的斜视类型,属临床常见眼病之一,尤以儿童发病率为高。延误治疗时机后常可转变为恒定或交替性外斜视,从而导致双眼单视机能的丧失。笔者就本院1994以来记录完整的64例、间歇性外斜的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间歇性外斜的发病年龄较早,14岁以前手术治愈率高。一旦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只要能接受术前的基本检查,均应尽早手术。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笔者主张将双眼外直肌同时等量或近似等量-徙-后术作为间歇性外斜视的首选手术,但对因斜视角过大,做双眼外直肌徒后尚不足以矫正者,应辅以非主导眼内直肌截除术,对外转力明显不足者,应避免施行此术。关于手术眼,外直肌后徙宜双眼同时进行,以视远或视近的最大斜视角来确定手术量,以单条外直肌每徙后1mm矫正1°,对外直肌后徙极量以11mm为宜。  相似文献   

14.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其主要危害为患儿立体视功能不良,多以近立体视部分保存,而远立体视明显丧失为特点。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主要为手术矫正,但是对于手术年龄的选择问题目前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回顾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9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病例,比较分析其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功能情况,旨在为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双眼视功能水平与D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组1: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组2:单纯间歇性外斜视;组3:单纯DVD。比较并分析3组病人的发病时间、术前立体视功能及垂直分离偏斜程度。结果: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发病月龄(45.0月)早于单纯间歇性外斜视(82.9月)(P〈0.01)。其双眼视功能较单纯间歇性外斜视组差(P〈0.01)。组1与组3的垂直分离斜度分别为14.5△±9.6△、23.7△±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发病年龄较早,双眼视功能较差。视觉发育早期双眼视功能的破坏可能是影响D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DVD合并间歇性外斜视中的水平方向眼位偏斜对垂直斜视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间歇性外斜视是共同性外斜视的主要类型 ,占外斜视的 80 %且多幼年发病。因平时能控制正位而不能引起家长注意 ,往往发现较晚 ,因治疗不及时使患者双眼视功能遭到破坏。其治疗多需手术矫正眼位 ,但手术量不易掌握。我科自 1 998年以来共收治5 6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 ,治疗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5~ 39岁 ,平均年龄 1 3.6岁 ;随访时间为 6~ 42个月。 5 6例患者远、近距离斜视度均 >1 5°[1 ] ,其中 5例伴有垂直斜视 ( >5°)。1 .2 检查方法  1术前常规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4.5-9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43例,A组:4.5-6岁共19例;B组:7-9岁共24例。采用双外直肌后徒缝线悬吊术,手术前后分别测定33cm和5m斜视角及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双眼总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术后眼位:斜视度≤10^△为正位,小年龄组术后1周及6个月正们炕于高年龄组,6个月高年龄组欠矫明显高于低年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间双眼总和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双眼VEP振幅比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小年龄儿童手术成功率并无明显增高,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不一定必须在6岁前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总结67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临床特点,对其手术时机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成人间歇性外斜视就诊原因是以视疲劳、阅读困难为最多见症状;手术评价是以改善术前症状为依据。结论成人常以与视力有关的症状为主要主诉,外斜影响外观为第二位。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应保守,手术目的以改善消除术前症状为主,手术成功就在于术中尽量将眼住调整至内隐斜为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正矫率高于对照组,欠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近度、视远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提高正矫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恢复率,降低欠矫率、斜视度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矫正后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3 d总的正位率为82.05%(64/78)。术后1~3 d 3~7岁组、8~12岁组和13~18岁组患者的手术正位率分别为86.20%(25/29)、82.76%(24/29)和75%(15/20);基本型、分开过强型和集合不足型手术正位率分别为92.59%(25/27)、84.85%(28/33)和72.22%(13/18);不同类型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近立体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正位率,而选择合理的双眼视功能检测方法,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双眼视功能,进而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