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开颅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出血量大于30 mL,且无脑疝发生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12例,其中用开颅手术治疗的病例有70例,设为治疗组;不同意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而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出血病例为42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的近期预后优良率、远期预后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铁男 《智慧健康》2023,(14):117-12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开颅手术组两组,每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血肿清除效果、颅内压、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6.00%(48/50)和98.00%(49/50),差异不显著(χ^(2)=0.000,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NDS评分、M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ND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M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颅内压、NDS评分均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M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开颅手术组82.00%(41/50)(χ^(2)=5.005,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颅手术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0%(7/50)低于开颅手术组38.00%(19/50)(χ^(2)=7.484,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微创手术的效果较开颅手术好。  相似文献   

3.
于珠峰 《现代保健》2010,(26):97-98
目的 比较微创治疗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疗效、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创组有效率为66.13%(41/62),病死率为12.9%;手术组有效率为66.67%(40/60),病死率为10%(6/60),两组间有效率和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颅手术组,分别给以经颅钻孔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微创组术后近期GOS评分优于开颅组,术后6个月远期生存质量评价,总良好率微创组亦优于开颅组(P 〈0.05),术后再出血率无差异(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创伤小,并发症少,减轻脑损伤,改善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华东 《现代保健》2008,(34):32-32
目的探讨微创开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5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开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观察。结果15例患者显效7例(显效率46.7%),有效7例(有效率46.7%),死亡1例(死亡率6.7%)。术后大部分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较好。偏瘫患者经综合治疗后6个月随访大部分肌力恢复达到2级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结论微创开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损伤小,方便快捷,疗效明显,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治疗组)和常规开颅手术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55.61%、35.66%,病死率分别为15.5%、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开展微创手术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具有简单、创伤小、后遗症轻、治愈好转率高、病死率低、应用面广等特点,可以使脑组织的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谢占奎 《中国保健》2007,15(24):91-9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使用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外径仅3mm,并能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及时减轻了对出血周围的缺血脑组织的局部压迫,改善了局部循环,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脑组织,故治疗预后好,大大地降低了死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引流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20例小脑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微创组64例,开颅组56例,两组病例在意识状况的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病床边局麻下操作,经严格的术前规划后将软通道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引流。开颅组采用传统的全麻下开颅血肿清除。结果微创组死亡9例,病死率14.1%。开颅组死亡18例,病死率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存活的病例中,微创组Ⅰ、Ⅱ级的比例明显优于开颅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只要无脑疝发生,就应积极开展微创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及其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分析总结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9例双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入院时脑出血意识分级均为四级,哥拉斯格昏迷指数(GCS)评分9分以下;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Ⅲ级(生活部分自理)3例,Ⅳ级(卧床但有意识)2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术后2个月死于再出血1例,另1例术后3个月自动出院。结论术前根据血肿部位和大小、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以及治疗方式和手术径路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地保全患者尚未缺失的神经功能作为选择治疗的主要考虑并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3月选择98例经CT及病理学诊断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及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分别为(18.22±1.20)、(71.24±11.63)、(13.00±1.21)、(86.25±12.30)分,均较治疗前的(23.21±1.24)、(40.09±3.37)、(23.51±1.38)、(40.28±3.01)分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HSS、ADL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3±2.1)、(4.4±1.3)、(30.2±3.7)d,均低于对照组的(16.5±3.4)、(7.5±1.8)、(34.1±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非手术治疗与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小量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内、外科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82例高血压基底节性脑出血(20~40 m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0例;年龄38~79岁,平均(52.9±1.9)岁。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90例采用了规范药物治疗者为非手术治疗组,92例接受了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手术者为定向引流组。分别根据动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价其排空率,在院期间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平均住院日及费用评价其社会经济负担;全部随访6个月,根据病死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其远期预后。 结果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定向引流组在发病后第7天的血肿排空率更高[(90.67±3.31)%比(25.23±2.41)%]、平均住院日缩短[(10.1±2.8)d比(20.3±3.9)d]、平均住院费降低[(18 158.1±2 171.3)元比(21 493.3±3 72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在院期间再出血率(6.7%比5.4%)和颅内感染率[1.1%(1/90)比3.3%(3/9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定向引流组的mRs[(2.57±0.56)分比(3.42±0.21)分]和病死率[10.0%(9/90)、2.2%(2/92)]均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中小量高血压基底节性脑出血,与非手术治疗比较,立体定向手术在具备安全性的同时,临床预后更好、经济负担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术后3个月时对患者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结果 3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基底节血肿均在1周内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Ⅰ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50例大量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传统内科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呈好转趋势,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在治疗大量脑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内科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技术与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神经ICU及神经外科收治的大量基底节脑出血(70—100mL)手术治疗患者85例,其中外科开颅组40例和微创手术组45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GCS评分、术后3个月死亡率、m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微创手术组显著优于外科开颅组,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而言,微创手术与去骨瓣手术疗效无差异,但是较去骨瓣手术减少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故微创手术是外科去骨瓣手术的较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老年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微创穿刺引流术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30例;分别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穿刺引流术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30.0%)(P<0.05);微创穿刺引流术组显效以上率(93.33%)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73.33%)(P<0.01)。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较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周春鹏  张刚利 《中国校医》2020,34(9):681-68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某医院的84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为(65.39±5.58)分,高于对照组的(46.65±4.42)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为(29.38±2.07)分,低于对照组的(34.22±2.17)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χ2=4.459,P=0.035)。结论 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率高,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操作和ICU入住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的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2.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7.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6、12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有效的清除了患者的血肿,减少了手术的时间,解除了占位效应,临床创口小,损伤轻,预后良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骨瓣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28例,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62例,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30例.结果 骨瓣开颅治疗患者术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小骨窗治疗患者良好21例,中度残疾21例,重度残疾16例,死亡4例;内镜治疗患者良好16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小骨窗和骨瓣开颅治疗患者病残率分别为59.6%(37/62)、53.6(15/28),均高于内镜治疗患者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能够挽救大多数患者的生命,内镜手术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杨春  郭晓焕  方锐  融恺  孙国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96-5197,5199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具体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克氏针(导针)穿刺、复位、临时固定骨折端,微创置入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15例,术后不予外固定,早期进行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5周,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经皮克氏针(导针)穿刺、复位、临时固定骨折端,微创置入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训练,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陈杰强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12-1313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以采取微创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并对比两组疗效及临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54.76%,总有效率为95.24%,死亡率为2.38%;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34.55%,总有效率为76.36%,死亡率为18.18%;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