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在冠心病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该班30名学生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以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法进行冠心病教学;对照组学生以传统单纯心电图法进行冠心病教学。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测试,测试题目完全相同。比较两组学生的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平均考试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术与心电图结合在冠心病教学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该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对于冠心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值得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学生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2.
PBL教学模式在红细胞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红细胞检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法,结合理论和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教学评估,两组在客观理论考试中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在客观题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以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考试总成绩,增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检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心电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有可比性的2016级精神本科(实验组)、影像本科(对照组)学生各35人,实验组学生采取翻转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理论知识、心电图判读考试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心电图判读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于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了心电图的读图能力、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5个问题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心电图的能力,提高了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ST-T改变用于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240例因心绞痛主诉入院有ST-T改变的患者体表心电图检查,根据静息体表心电图和动态体表心电图结果分组,将ST—T改变患者112例列入实验组,无变化128例列入对照组,比较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ST-T改变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呈阳性患者明显多于阴性患者,实验组患者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多支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体表心电图sT—T改变来诊断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可靠性,但应结合多种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必要情况下实施冠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BL模式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消化内科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PBL联合传统教学法开展教学。通过考试,比较两组综合成绩。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和综合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联合传统教学能保持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有效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 1 958年Sones通过股动脉切开 ,逆行插入特制的尖端呈弧形的导管 ,置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到 1 967年Judkins和Amplats相继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途径插入预成形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使该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现代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未问世之前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是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以及后来开展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无创手段来诊断 ,但以上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冠心病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 ,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与常规心电图相比较,动态心电图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在肾脏病教学当中的施行效果。方法南通大学医学院2018届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两个班级共50名学生,每班25人,两班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微课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最后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考试,比较两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在病例分析题的解答上,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微课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评估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本院住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123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且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83例(67.48%),对照组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34例(2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主要为ST段的改变,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增大。冠心病组平均心率明显快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心率(79.72±12.98)次/min,对照组心率(71.29±10.14)次/min,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中,多支病变者较单支病变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雪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862-2863
目的探讨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校2011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内科护理学习的护理学生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名学生,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学期末内科护理学的理论考试成绩及病例分析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76.2分,病例分析考试结果为73.5分,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平均为60.2分,病例分析考试结果为58.4分,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探究式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护理教学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对2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健康教育组110例,对照组110例,通过跟踪、调查、访查,对两组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进行对比,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效果较对比组明显。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毕子宇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54-215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调脂干预效果。方法将唐山工人医院分院内科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普伐他汀片,对照组口服鱼油,观察冠心病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水平,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治疗组冠心病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作用明显,并且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症状及预后,应作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3.
吴茜 《中国卫生产业》2021,(2):86-88,91
目的分析与评估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融合品管圈的价值。方法通过自愿招募的方式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普外科的100名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名学生分为两组。将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的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模式融合品管圈模式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在接受不同带教模式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学生的各项成绩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综合考察3个方面上考核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习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对普外科护理带教中,可以选择品管圈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带教的整体质量,并且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秦立国 《现代保健》2014,(4):131-133
目的:探索基于CBS+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高职护理专业七、八班96人,七班48人为观察组,采用CBS+PBL教学法;八班48人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教学评价。结果:93.75%的学生认为CBS+P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及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PBL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调动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课联合导学互动的叠加式教育(BOPPPS)的教学模式在医学生隔离防护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级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结合现场实操演示的教学模式授课,试验组则采用微课联合BOPPPS的教学模式。课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并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共选取医学生454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240名,对照组214名。试验组年龄(23.92±3.84)岁,对照组(23.60±3.21)岁。理论考核成绩试验组[(89.44±8.41)分]高于对照组[(82.76±1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试验组[(96.01±1.62)分]高于对照组[(95.42±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试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两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课联合BOPPPS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E)、左心室射血分数(EF)、 E/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A)、血浆内皮素(E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P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冠心病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该研究涉及对象为80名实习生,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3月,分为对照组(40名)和观察组(40名),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给予观察组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回顾分析两组实习生一般情况,对比学习成绩、思维能力与满意度,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实习生的学习成绩,观察组的理论成绩、综合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教学后的思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带教中应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思维能力,得到满意评价,应用价值高,值得在教学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谭荣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76-5477
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对房颤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 取某院心内科于2008年4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房颤伴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心内科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房颤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其心力衰竭状况,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寻求新的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方法选择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6个班共314名同学为实验对象,随机选择3个班(153名)为观察组,其余3个班(161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习效果,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观察组学生对多元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最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模式各项评价肯定率均高于81%。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确实提高高职药理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发展,为药理学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