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基础治疗和术前护理 1.1 胃肠减压:及时放置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吸出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2.
奥曲肽在非手术治疗肠梗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阿火  任疆  王丽敏  李涛 《浙江医学》2004,26(3):224-225
各种类型的肠梗阻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积气、积液致肠膨胀;继而出现体液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肠粘膜屏障减弱,细菌内毒素肠易位,肠壁血供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1].因此,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胃肠减压和补液等.生长抑素对消化液的分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肠梗阻患者肠腔内液体潴留,再结合胃肠减压能更有效地降低肠内压,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轻症状.笔者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结合胃肠减压治疗38例肠梗阻患者,效果较好,现将观察结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肠梗阻的外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腹部外科常见病.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护理要点是围绕矫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即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保守治疗无效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肠梗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诊治肠梗阻患者50例,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及手术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减压管护理、灌肠护理);术后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出院指导)。结果:50例手术过程顺利,住院天数11~17d,平均(13.23±2.56)d;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仅2例(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各1例);护理满意49例(98.00%,49/50);术后随诊3个月~1年,其中49例未出现肠梗阻情况,1例于3个月后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治疗。结论:良好的术前与术后护理是肠梗阻患者康复的保证,对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粘连、提高患者远期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组),B组(生长抑素+鼻胃管减压组),c组(肠梗阻导管组)和D组(鼻胃管组)。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0.6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持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置入肠梗阻导管取代普通鼻胃管行肠内减压。观察和比较4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和中转手术率。结果:通过治疗发现,A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胃肠减压量分别为A组:632±102ml/d;B组:410±86ml/d,C组:1020±148ml/d和D组590±97ml/d。结论:应用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泵入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医学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结果:(1)52例病人全部治愈;(2)平均治愈时间(24±10)天;(3)l例20个月以后因机械性肠梗阻再次手术。结论:采用非手术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普通鼻胃管较短,仅对胃内及高位小肠腔内容物起抽吸作用,减压效果有限。肠梗阻减压导管实现了小肠的全程引流减压,直接抽吸梗阻近端肠腔内的积气积液,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奥曲肽)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0年3月收治肠梗阻60例,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补液、解痉剂应用及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应用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8 h一次.结果:奥曲肽治疗组28例,显效2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2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生长抑素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能减少胃肠分泌量,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肠梗阻缓解率.  相似文献   

11.
贾红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2029-2030
目的总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60例;手术30例,术后发生肠瘘1例。结论予肠梗阻患者术前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可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 6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5例病人经胃肠减压、抗生素、理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药等治愈 ,无 1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点 :( 1 )多在手术后 7d±出现梗阻症状 ,多由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 ;( 2 )症状以腹胀为主 ,腹痛相对较轻 ,较少发生绞窄 ;( 3)治疗应首选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邢喆  赵莹  朱佳  孙婷  高娜  向国卿  刘欣 《吉林医学》2012,33(7):1374-1375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入院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鼻肠管组,n=20)、鼻胃管(鼻胃管组,n=20)减压治疗,分别观察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腹围减少(15.5±5.2)cm较鼻胃管组(5.8±3.4)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36.5±258.8)ml/d较鼻胃管组(658±315.2)ml/d明显增多,排气排便时间(4.8±3.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0.7±8.3)均较鼻胃管组排气排便时间(8.2±4.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5.8±10.6)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保守治疗中较鼻胃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宋宇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200-20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2年5月~2004年5月间收治的28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症状发生于术后4~8天,均有典型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并经腹平片证实.均经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胃肠外营养等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3天,无l例再手术.结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点有:(1)多在手术后4~7天左右出现肠梗阻症状,多由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2)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较少发生肠绞窄;(3)治疗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一)肠梗阻手术病人护理要点 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非手术治疗 (1)嘱病人禁食,遵医嘱留置胃管并进行胃肠减压,吸出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毒素吸收,改善肠壁血循环.  相似文献   

16.
杨寿佐  覃建雄  苏一伦 《吉林医学》2010,31(31):5522-55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全胃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22例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治愈时间及胃肠减压量。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明显改善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胃肠减压导管置入方式在机械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罗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接受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排气、腹痛消失、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胃肠减压导管置入方式均可改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临床疗效更显著,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刘波  张春红  陈兵   《中国医学工程》2012,(2):165-165
胃肠减压一般适用于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或减轻肠胀气;术后吸出肠腔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少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璧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鼻饲者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经胃管注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于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传统胃肠减压法、肠梗阻导管、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3种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排除其他梗阻因素,按入院时间、患者经济情况结合本人意愿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胃肠减压方法,B组为肠梗阻导管组,C组为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组,比较3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气时间、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腹平片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开始进全流食时间、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评价3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2.30±1.50)d]明显短于A组[(5.00±2.03)d]和B组[(3.90±1.87)d](P<0.05),腹平片液气平面消失平均时间[(2.20±1.42)d]明显短于A组[(7.00±2.25)d]和B组[(3.50±1.65)d](P<0.05),开始进食平均时间[(2.40±1.66)d]明显短于A组[(7.00±2.80)d]和B组[(3.90±1.85)d](P<0.05),其他各项指标C组均优于A和B组(P<0.05)。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明显加快恢复进程,降低中转手术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是否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分为对照组(31例)和生长抑素治疗组(43例),治疗过程中均禁食,进行胃肠减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肠外营养支持,此外治疗组每日持续微泵静脉注射生长抑素6mg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胃肠减压量、腹胀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平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胃肠减压量、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CP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水平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显著缓解术后患者早期炎性肠梗阻情况,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