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王玲 《中国卫生产业》2012,(13):119-119
目的 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并发剖宫产指征的概率,研究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近3年80例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血糖正常的孕妇6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与剖宫产指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①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26.25%,高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为7.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中巨大儿发生率为33.33%、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3.81%、妊高症发生率为23.81%,均较高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胎位异常和其他指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糖尿病明显增加孕妇的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尤其是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妊高症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至12月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93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24~28周均直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单纯空腹血糖异常为A组,餐后1h或2h血糖异常而空腹血糖正常为B组,空腹及餐后1h或2h血糖异常为C组,分析三组孕妇妊娠结局及胰岛素使用率的差异.为分析不同指标血糖异常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将单纯空腹血糖异常为空腹血糖组,单纯OGTT1h异常为OGTT1h组,单纯OGTT2h异常为OGTT2h组,分别将三组的空腹血糖、OGTT1h血糖、OGTT2h血糖与相应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937例GDM孕妇中,A组323例(34.47%)、B组436例(46.53%)、C组178例(19.00%).A、B、C三组在早产、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的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6.72、12.00、6.29,均P<0.05);两两比较,C组的早产、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χ2值分别为4.37、4.61、5.78、4.89,均P<0.05),A组和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χ2值分别为4.75和11.86,均P<0.05),而A组和C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1.99,P>0.05),A组和B组在早产及产后出血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03、0.00,均P>0.05).三组在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妊娠高血压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94、0.39、0.56,均P>0.05).三组胰岛素使用率比较,C组明显高于GDM A组,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81、5.44,均P<0.05);在相关性比较中发现,在诊断的GDM孕妇中,OGTT中的空腹血糖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2,P<0.05);而OGTT1h及OGTT2h血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08,0.01,均P>0.05).结论 GDM孕妇空腹血糖异常合并l项或两项不同时间点血糖异常,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加,OGTT空腹血糖值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检测及新生儿体重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根据OGTT异常情况进行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不同时点血糖指标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73例GDM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孕产妇在孕24~28周时,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仅1项血糖升高为Ⅰ组(空腹血糖升高为Ⅰ-A组,1 h血糖升高为Ⅰ-B组,2 h血糖升高为Ⅰ-C组);2项血糖升高为Ⅱ组(空腹及1 h血糖升高为Ⅱ-A组,空腹及2 h血糖升高为Ⅱ-B组,1 h及2 h血糖升高为Ⅱ-C组);3项血糖升高为Ⅲ组。分析GDM孕产妇妊娠结局。结果:(1)Ⅱ组、Ⅲ组孕产妇的孕次多于Ⅰ组(t值分别为8.601和7.491,P值均<0.05),Ⅲ组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高于Ⅰ组(χ2=9.608,P<0.05);(2)Ⅲ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和羊水异常发病率均高于Ⅰ组和Ⅱ组(Ⅰ组χ2值分别为11.483、6.757,Ⅱ组χ2值分别为5.106、7.163,P值均<0.05);(3)Ⅰ-A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指征4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剖宫产指征进行探讨。方法:对490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剖宫产率27.1%,主要指征分别为妊娠并发症(32.8%)、胎儿窘迫(18.88%)、相对头盆不称(13.7%)、胎方位异常(11.4%)、臂位(9.44%)、巨大儿(5.3%)、疤痕子宫(2.44%)、骨盆狭窄(2.44%),其中相对头盆不称的诊断符合率40.7%,巨大儿诊断符合率为68.4%。结论:必须提高产科医生对剖宫产的认识,强调剖宫产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扩大剖宫产指征,进一步提高科质量。  相似文献   

5.
685例剖宫产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717-1717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我院68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丹  李力  赵仁峰  施月秋  马刚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03-4405
目的:探讨该院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996~2006年各200份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十年来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同时羊水过少及胎儿宫内窘迫成为目前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防治产科并发症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血糖随访率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的变化,为提高随访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GDM患者于产后6周、24周、48周在门诊行0GTT随访血糖,根据结果分为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和血糖正常组。分析GDM患者产后不同时段血糖随访率及0GTT结果的差异。结果GDM患者产后6周,24周,48周血糖随访率分别为70.0%,46.7%,46.7%。GDM患者产后6周,24周,48周糖尿病(DM)患病率分别为9.5%,7.1%,7.1%,糖耐量减低(IGT)患病率分别为19.0%,28.6%,21.4%。结论GDM患者产后血糖随访率偏低,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随访率。GDM患者产后6~48周普遍存在糖代谢紊乱,产后应严格随访及早期干预,延缓或阻止产后DM发生。  相似文献   

8.
蔡艳晖 《现代保健》2011,(16):82-83
目的 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04~2010年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 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超过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高龄产妇妊娠晚期并发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35岁以上的高龄初、经产妇妊娠晚期并发症及剖宫产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解放军306医院分娩的560例高龄初、经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剖宫产指征,并选择同期分娩的200例24~29岁常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高龄初产组、高龄经产组总的妊娠并发症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987,P>0.05),而高龄初产组妊娠并发症与对照组之间总的发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0.052,P<0.01);高龄初产组的指征性剖宫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647,P<0.05).结论 高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明显增加,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升高,应当积极加强孕产妇保健,较少或减轻高龄产妇并发症,以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0.
11.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随访及临床干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不同时期的糖代谢情况,了解GDM患者产后糖代谢紊乱发病率。方法:对100例GDM孕妇按产后饮食情况分成两组,分别为正常饮食组(64例)和糖尿病饮食组(36例),于产后6周、6个月、1年行OGTT及其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正常饮食组64例,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0.6%、51.6%和53.1%,糖尿病饮食组产后6周、6个月、1年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9.4%,22.2%和27.8%,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饮食组高于糖尿病饮食组,GDM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以糖耐量异常为主,产后继续饮食控制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调理过程中,糖耐量试验结果对饮食控制血糖效果的预测价值,并分析饮食治疗对改善妊娠糖尿病结局的作用。方法:收集2007~2009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营养室2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收集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7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糖尿病筛查、糖耐量试验结果等一般情况,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①两组孕妇孕前BMI指数、文化程度及孕期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妊娠期糖尿病组年龄高于正常对照组(t=4.389,P<0.05);②空腹血糖正常组的GDM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高于空腹血糖超标组的孕妇(χ2=12.079,P<0.001);在空腹血糖正常的GDM孕妇中,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孕妇,其糖耐量试验餐后1h血糖(1hrBG)及餐后2h血糖(2hrBG)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t=-5.097,P<0.01;t=-2.042,P<0.01);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血糖值越高,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风险越高,OR值(风险值)处在中等强度范围内(P<0.05)。③血糖控制不佳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并且早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剖宫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①年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有影响;②当OGTT中1hrBG>12.5mmol/L或2hrBG>11.0mmol/L时,提示该孕妇饮食调理血糖的控制率较低,尤其是空腹血糖水平超过标准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更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③及时有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能减少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减低(IGT)的意义.方法:对来我院围产检查并分娩的610例孕妇,采用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筛查,阳性者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诊断GDM和IGT;对于GDM和IGT进行严格饮食控制,监测其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变化情况,并跟踪其围生期病死率、巨大儿和新生儿患病率情况.结果:50 g GCT阳性者140例,其中确诊为GDM 15例,IGT 61例;饮食控制后GDM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IGT组餐后2 h血糖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的围生期病死率、巨大儿和新生儿患病率均低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其中IGT组的巨大儿和新生儿患病率均低于GDM组(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应做50 g GCT筛查;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对GDM和IGT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红  覃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01-3503
目的:了解南宁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评价50g葡萄糖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24例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50g糖筛查,1h血糖≥7.8mmol/L者再行OGTT检测。结果:2324例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为2.67%,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发生率为2.15%;高危因素有巨大儿、肥胖、异常孕产史、反复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家族史、反复尿糖阳性等。结论:对妊娠期所有孕妇进行50g糖筛查可减少GDM漏诊,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无锡虹桥医院建档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留取妊娠早、中期静脉血并随访跟踪至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GDM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检测两组孕妇妊娠早、中期空腹血糖和AP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方法:选择2OO8年1~12月在西丽人民医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4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GIGT)57例,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DDG)的诊断标准进行重新诊断,同时分析比较不同诊断标准的母儿结局。结果:《妇产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与ADA诊断标准比较,GDM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WHO诊断标准和NDDG诊断标准比较,GDM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A、WHO诊断标准检出GDM的母儿结局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DDG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检出GDM的剖宫产、巨大儿、妊高征、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被NDDG诊断标准排除的GDM患者中,包括1例因GDM死胎患者,2例GDM发生胎儿窘迫患者。结论:采用ADA诊断标作为GDM的诊断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立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91-1692
目的:探讨天津市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 iabetesm ellitus,GDM)的发生率。方法:于2001~2004年对天津市内6区孕26~30周的妇女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血糖≥7.8 mmol/L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结果:4年共筛查44 866名孕妇,其中筛查阳性2 526名孕妇,占5.63%。阳性者全部接受葡萄糖耐量试验,1078名孕妇被诊断为GDM,占2.40%。结论:天津市区近4年GDM发生率为1.32%~3.7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35例,孕24~28周行OGTT,根据3个时点测定的血糖异常项分为3组,1项血糖异常为血糖异常1组(62例),2项血糖异常为血糖异常2组(45例),3项血糖异常为血糖异常3组(28例),对各组孕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孕妇在年龄、确诊孕周、孕次、产次、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分娩孕周、体重增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体重指数(BMI)、孕妇空腹血糖(FBG)、服糖后1h血糖(1hPG)、服糖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差异(P0.01);孕妇FBG、1hPG、2hPG通过饮食运动干预相比有差异(均P0.01),通过胰岛素干预无差异(均P0.05)。3组孕妇子痫前期、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娩方式以及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1)。结论:OGTT检查异常项目越多、孕前BMI较高的孕妇血糖控制不佳,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OGTT异常情况进行分层管理,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50g糖筛查试验 (GCT) 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发病率、GCT血糖值与GDM、IGT检出率的关系, 孕妇年龄和体重因素对GDM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 2003年 7月~2004年 6月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随机选择的 48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 485例孕妇行GCT筛查, GDM、IGT的发病率分别为2 .3%、2. 7%。在GCT≥7 8mmol/L中, GDM的阳性率为 9. 8%, IGT的阳性率为 11 .6%, 需要行OGTT的人数为 23. 1%。在GCT≥8 3mmol/L中, GDM的阳性率为 13. 7%, IGT的阳性率为 16. 4%, 需要行OGTT的人数为 15. 1%。②空腹血糖对GDM和IGT的误诊分别为 72.7%和 84. 6%, 尿糖对GDM和IGT的误诊分别为 81. 8%和 92. 3%。③年龄 <25岁, GDM和IGT发病率0 9%, 年龄≥25岁, GDM和IGT发病率 6 1%, 两者比较P<0 05, 有显著性差异。孕前肥胖人群 (BMI≥25kg/m2 ) 的GDM和IGT的发病率高于非肥胖人群, 两者比较P<0 .01, 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妊娠期不能依靠空腹血糖和尿糖来筛查GDM。②年龄<25岁, BMI<25kg/m2, 无糖尿病高危因素, 可以不行GCT。③以GCT≥8 3mmol/L为切点, 可提高其诊断的特异性,减少OGTT检查的人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前次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特征对再次妊娠糖尿病复发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产科常规产前检查且前次妊娠诊断为GDM的306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本次妊娠GDM诊断标准分为复发性GDM组与血糖正常组,再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将复发性GDM组分为复发性GDM A组(单纯FPG异常)、复发性GDM B组(FPG正常但1hPG或/和2hPG异常)、复发性GDM C组(FPG异常,同时合并1hPG或/和2hPG异常)。比较各组前次妊娠临床特点与复发关系。结果:复发性GDM组与血糖正常组年龄、产次间隔≥5年比例、前次妊娠FPG、1hPG、2hPG值及OGTT异常类型比例、前次妊娠应用胰岛素比例均有差异(P<0.05),而前次妊娠前体质指数、妊娠期增重及早产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年龄≥35岁、前次妊娠2hPG>9.10mmol/L、1hPG或(和)2hPG异常及FPG+1hPG或(和)2hPG异常是复发性GDM的危险因素(P<0.05),而产次间隔≥5年、前次妊娠OGTT FPG>5.35mmol/L、1hPG>10.59mmol/L、前次妊娠应用胰岛素与复发性GDM无相关性(P>0.05);复发性GDM C组与A组年龄、前次妊娠OGTT 1hPG、2hPG值有差异(P<0.05),而复发性GDM C组与B组、B组与A组比较无差异(P>0.05);复发性GDM A组、B组、C组前次妊娠OGTT异常类型构成比有差异(P<0.001),产次间隔时间≥5年、前次妊娠早产、应用胰岛素比例无差异(P>0.05);年龄≥35岁及前次妊娠FPG+1hPG或(和)2hPG异常是GDM复发时血糖异常类型高等级的危险因素(P<0.05),前次妊娠OGTT 1hPG>10.59mmol/L、2hPG>9.10mmol/L、前次妊娠1hPG或(和)2hPG异常与复发性GDM孕妇OGTT异常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孕妇年龄、前次妊娠OGTT 2hPG值及异常类型可能会影响再妊娠复发性GD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