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这种干预方案应用于急诊科患者,并探究其对护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为干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在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各维度得分及护理质量各维度得分方面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分诊安全管理并结合风险管理的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升急诊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02月至2018年0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51)、对照组(n=51),实验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价值显著,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顾艳艳 《大家健康》2016,(11):295-295
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传统管理模式与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3±5.6)分、9.0%、88.0%,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9±4.2)分、2.0%、97.0%,对比各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升急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护士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继兰  孔飞 《河北医学》2004,10(11):1040-1042
为了解急诊护士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我们对本院现在急诊科工作和近五年来曾在急诊科工作过,后被调到其他科室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60例急诊患者设为常规组,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急诊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工作;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安全管理组,给予患者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安全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安全管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王芳 《大家健康》2017,(12):31-32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急诊科室为提升护理质量,自2016年8月起在急诊实施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分别随机选取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半年内的各300倒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对两段时期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之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之后,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尽可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强加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改进前,2015年3月~2016年2月,医院急诊科接待患者21484例,在改进后,2016年3月~2017年3月,急诊科接待患者22046例。结果:改进后预检分诊失误率、纠纷发生、急诊科病情进展率低于改进前,改进后2h明确诊断、心电图使用率、超声使用率、患者或家属满意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分针安全管理有助于提升集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晓燕  沈小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2):2131-2134
目的 调查急诊护士预检分诊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急诊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杭州市三甲医院急诊预检护士177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预检分诊能力,并分析影响急诊护士预检分诊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177名急诊护士预检分诊能力总得分最小值101分,最大值214分,平均得分(157.80±26.42)分,其中认知行为、经验及技术信心、直觉和批判性思维等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35.09±7.11)分、(47.37±7.29)分、(27.54±6.43)分和(47.78±8.5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工作年限、预检分诊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是否取得急诊相关证书、是否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是否参加病例讨论以及考核间隔是影响急诊护士预检分诊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预检分诊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是否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是否参加病例讨论以及考核间隔是急诊护士预检分诊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急诊护士预检分诊能力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工作时间短、学历及职称低、未经过急诊分诊正规培训、不参加病例讨论和考核间隔较长的护士预检分诊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11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安全组,每组各5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及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安全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32±2.1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14±3.28)分;安全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2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31%(46例),两项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分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当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急诊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诊分诊程序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得到观察组的评分数据为(90.52±10.25)分,普遍要高于对照组的(70.52±8.65)分(P0.05)。两组患者的分诊护理满意程度也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7.5%,高于对照组的90%。对两组患者的分诊失误对比也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失误率为0.00%,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在急诊护理当中提高治疗疗效,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纷争的失误概率,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样本要求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试验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应用急诊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15.
卢喜玲  王莉  杜丽霞 《中外医疗》2009,28(8):161-161
目的分析影响急诊预检分诊的因素,降低今后工作中分诊的失误率。方法列举急诊分诊工作中失误的事例,找出不足。结果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结论通过对急诊护士专业培训,学习急诊分诊相关知识,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分诊中应用的效果并做出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该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并抽取资料完整的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得出的相关数据全部收集记录好并作比较.结果:①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97.00%)>对照组(76.00%);②患者投诉率对比:研究组(3.00%)<对照组(8.00%);③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研究组(1 00%)<对照组(4.00%);护理满意度、患者投诉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诊分诊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加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急诊科就诊的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月至12月就诊的247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6月就诊的24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基础上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对部分指标进行追踪并改进,比较2组预检分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标准的掌握与流程的落实、应用分诊信息系统并详细记录、正确分诊、动态评估筛查潜在危重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追踪方法学能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期间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1日—2022年9月30日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归纳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期间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期间病情进展与患者性别、学历、科别、体温及急诊量无关(P>0.05);与患者年龄、血压、疾病类型、心率、血氧饱和度、初诊失误、分诊级别有关(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402, 95%CI:1.064~5.425)、心率异常(OR=3.068, 95%CI:1.395~6.746)、血氧饱和度异常(OR=8.038, 95%CI:3.493~18.500)、初诊失误(OR=2.853, 95%CI:1.064~7.653)、分诊级别1~2级(OR=4.266, 95%CI:1.880~9.680)是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期间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诊患者预检分诊期间病情进展受其年龄、心率、血氧饱和度、初诊情况、分诊级别的影响,临床可以此为据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总结防范措施,为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护士42名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关于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对象对影响安全因素的认识情况,总结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急诊科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心理素质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护士认为护士心理压力大、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讨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护士自身与护理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应对护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与护理服务水平,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同时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护理工作,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