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2例,按随机数法分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性治疗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行性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冠心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均行空腹静脉血检测,测定并记录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聚率、凝血指标,治疗期间观察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T、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试验组血小板凝聚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小板凝聚率。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和重要原因在于粥样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能极其有效地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并发症。试验证明,应用阿斯匹林(ASA)可降低心脏性死亡及非致命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于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观察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60例)和阿司匹林组(60例),分别服用氯吡格雷(50mg/d)及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同时,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14d,测定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氯吡格雷组与阿司匹林组对hs-CRP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确的抑制作用(P0.05),但氯吡格雷组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同时氯吡格雷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而阿司匹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但无严重事件发生。结论服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较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实验组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氯吡格雷,对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的心电图ST段改变、PT、APTT以及PLT变化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采用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肠溶液共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前循环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技术观察到微栓子信号(MES)。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以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IA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TCD诊断技术观察MES显著减少(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效果肯定,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阿司匹林是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标准抗栓治疗的药物之一,但因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消化性溃疡及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使临床广泛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硫酸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广泛用于防治与血小板活化及高聚集状态的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旨在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并与阿司匹林进行比较。1 对象与方法本院心内科UAP患者1 2 6例,随机分成甲、乙、丙3组。甲组43例,男2 8例,女1 5例,年龄45~78( 5 9±6.8)岁;乙组45例,男30例,女1 5例,年龄47~76( 5 5±6.2 )岁;丙组38例,男2 1例,女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内科门诊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现状。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心内科门诊患者179例,均服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现状,将其分为两组,未曾住院治疗的心内科门诊患者96例为对照组,曾住院治疗的心内科门诊患者83例为观察组,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药量不足的原因。结果 179例心内科门诊患者中,73例(40.8%)氯吡格雷的服用剂量不足,70例(39.1%)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不足。观察组氯吡格雷(24.1%)与阿司匹林(22.9%)的服用剂量不足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55.2%、53.1%),观察组非心内科医生的指导(3例,3.6%)、心内科医生忽略询问(2例,2.4%)、患者担心不良反应的出现(7例,8.4%)所占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2例,12.5%;10例,10.4%;18例,18.8%)(均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3例,3.6%)小于对照组(5例,5.2%),观察组氯吡格雷(6例,7.2%)与阿司匹林(4例,4.8%)的服用药物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剂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对照组(8例,8.3%、6例,6.2%),观察组出血(1例,1.2%)、皮疹(2例,2.4%)均少于对照组(2例,2.4%;3例,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心内科门诊患者中,普遍存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服用剂量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HD(冠心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5例CH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75),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收缩期、舒张期的峰值流速、心肌耗氧量、LVEF(左室射血分数)、CO(心排血量)等心功能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中,41例显效,2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9(8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6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冠状动脉三支血管收缩期、舒张期的峰值流速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心肌耗氧量、LVEF、C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心电图表现及冠状动脉三支血管收缩期、舒张期的峰值流速,而且可以提高CO、LVEF,降低心肌耗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血电阻法监测冠状动脉造影和(或)64层冠脉CT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78例和51例对照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冠心病患者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一周后再次测定冠心病患者的PAG,比较加用氯吡格雷前后PAG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49例(28%)出现AR,使用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一周后,PAG明显下降.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AR的发生率升高,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可减少A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孙希明 《内科》2013,(6):588-58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降低颅内压、降血脂、钙离子拮抗剂、活血化瘀中药、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患者予氯吡格雷片口服,75mg/次·d,阿司匹林片100mg/次·d,口服。两组均连用14d为l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2.1%),明显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两支以上病变,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A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B组)、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C组)。观察1年,记录3组病人的临床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情况。终点事件为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死亡、脑卒中、严重出血。结果联用氯吡格雷使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出血发生率与阿司匹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严重出血者增加。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作为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大约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1],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死亡率最高,其发病机制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内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功能障碍〔1〕。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类药物之一;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发病548 h内住院的患者,筛选标准:①符合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②所有病例均经头颅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但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仍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现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临床上可能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病人或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病人血栓事件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或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的605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2例,给予氯吡格雷75mg/d加阿司匹林75mg/d),阿司匹林组(303例,单用阿司匹林75mg/d),观察两组3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心性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及次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过性脑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MACE发生率:联合用药组为6.8%,阿司匹林组为7.3%,相对风险0.93,95%CI 0.83~1.05,P=0.22,无显著差异。次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联合用药组16.7%,阿司匹林组17.9%,相对风险0.92,95%CI 0.86~0.995,P=0.04联合用药组的次要事件显著少于阿司匹林组;严重出血事件率两组分别为1.7%和1.3%,P=0.08,无显著差异;少量出血事件率两组分别为2.5%和1.3%,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对于心血管病人或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病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效果相当,次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减少,但少量出血事件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n=42)和对照(n=40)组,两组均应用常规控制心绞痛、调脂、抗凝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给予负荷量300 mg,之后75 mg,一日一次口服.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两组均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及并发症.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1%,且治疗组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小。  相似文献   

19.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2010)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0),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国产氯吡格雷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25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两组在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治疗组82例采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与对照组82例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49例(59.76%),总有效率90.25%;对照组,显效33例(40.24%),总有效率71.9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