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再使用丙种球蛋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治疗有效率、血小板上升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水平,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儿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静脉注射3d后,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不给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余治疗药物与观察组相同;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及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缩短,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例患者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该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儿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明确,而且有助于患儿症状的快速改善,这对提升该病的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龙  向永胜 《内科》2009,4(6):881-88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加泼尼松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泼尼松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47例,良效5例,进步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31例,良效4例,进步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血清学指标、外周血B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0.73%,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患儿的血清TNF-α、TPO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血清PLT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儿的血清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的B淋巴细胞测得值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儿的测得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TNF-α、TPO、PLT及IL-10水平,降低外周血CD19~+、CD19~+CD5~+B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1999年1月,我们对40例急性ITP的住院患儿行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两种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将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B组应用IVIG 2g/kg加地塞米松静滴。两组患儿治疗第3、7、10、14天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两组同一时间血小板计数、出盒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认为中剂量IVIG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可适当减少费用,降低血液制品风险。  相似文献   

7.
赵志华 《山东医药》2006,46(19):61-61
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5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超  沈云峰  周新 《山东医药》2009,49(24):72-73
目的探讨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92例重症ITP患者,联合组52例,采用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单药组40例单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联合组血小板〉20×10^9/L所需时间、出血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单药组,血小板峰值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ITP患者较单用糖皮质激素起效快,出血风险降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体外条件下,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经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处理过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用地塞米松、环孢素A处理过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环孢素A能增加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淋巴细胞凋亡,是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能针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免疫异常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并分析抗Hp治疗后,血小板应答的预测因子.方法:59例Hp阳性的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组为抗Hp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在随访3个月后给予三联抗Hp治疗.每例患者治疗前检测血清CagA蛋白浓度.结果:抗H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脾脏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脏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因脾外伤而行脾脏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中的评价标准进一步分为有效亚组(31例)和无效亚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Treg和Th17水平的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脾脏组织中的Tre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h17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有效亚组患者脾脏中的Treg及Th17水平与无效亚组患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脏组织中的Treg水平明显降低,而Th17水平则明显升高,导致两者比例失衡,可能是影响此类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预后和脾脏组织中的Treg及Th17水平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院采用小剂量长春新碱慢速输注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别对经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疗效满意。患儿年龄15个月至12岁,其中急性型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新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关节肿痛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损伤以及远期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肾功能损伤情况以及远期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缓解重症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症状,促进皮疹消退,减少对肾功能的继发性损伤,且远期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益髓颗粒剂联合激素治疗老年难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糖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配合益髓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予长春新碱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P<0.05),治疗组血小板升高,而抗血小扳抗体、血凝指标的凝血酶原时间(PT)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数值较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小板升高,而抗血小扳抗体、血凝指标的PT与INR数值较疗前下降(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配合益髓颗粒剂治疗老年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高疗效,其疗效较长春新碱组好,疗效稳定持久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血小板抗体阳性的血液病患者联合输注丙种球蛋白和单采血小板与只输注单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以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中临床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输血策略。方法:选取2017-01—2019-10血液科409例血液病患者标本,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对64例血小板减少且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的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前随机分组,其中32例联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和单采血小板(联合输注组),另外32例只输注单采血小板(血小板输注组);并通过计算输注1 h和24 h后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来判定输注效果。结果:联合输注组输注有效率53.1%,血小板输注组输注有效率1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的血液病患者联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和血小板,可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避免或减少因血小板输注无效造成的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8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连续4 d.利妥昔单抗剂量为100 mg/w,连续4周.结果:显效3例,良效3例,进步1例,无效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相似文献   

17.
徐伟  提文鹏 《山东医药》2010,50(37):93-94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糖皮质激素是ITP的首选治疗药物,其有效率为70%,但复发率为50%.脾切除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后ITP的首选方案,但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我院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达那唑治疗经糖皮质激素初治无效、且不愿接受脾切除的IT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0.4g·kg-1·d-1,连用5d。结果:25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1例(44%),其中基本治愈5例(20%);良好效果6例(24%);进步4例(16%);无效4例(16%),总有效率为84%。结论:治疗重症、难治性ITP患者,IVIG是一种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特别对≤14岁的患儿和初治病例疗效更佳。并可反复使用,复发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IL)-11联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IL-11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IL-11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试验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经过(9.5±3.1)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总共用药治疗(12.8±1.7)d;对照组患者在经过(13.7±2.8)d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总共用药治疗(17.6±3.2)d;在用药治疗总时间和血小板水平恢复时间方面,试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IL-11联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1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FPG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