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市1959-199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广州市历年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及病毒性肝炎的专题调查报告,分析广州市1959~199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动态,其发病率在35.4~390.1/十万之间,出现二次高峰,第一次是1959-1960年,发病率为390.8/十万和323.1,十万,第二次是1975-1978年,发病率为214.1/十万~251.6/十万。死亡率波动在0.16~0.57/十万。在传染病发病腰位排列中,除六十年代居第四位外,其余各统计年代均占第一或第二位。发病呈散发,市区发病率较郊县高85.7%。无明显季节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20-40岁中青年为主。病原学分型以乙型肝炎为主,甲型肝炎次之。  相似文献   

2.
肠道传染病是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传染病,为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制定防治措施,现将广钢生活区lop-IM年肠道传染病发病憎况分析如下:l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广钢医院及其他卫生单位转来的家住广钢生活区职工、家属急性传染病报告卡。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结果2.1发病情况广钢生活区lop-lop年肠道传染病共252例,以lop年发病率最高(gn.8/十万),lop年最低(168.4/十万)。各类肠道传染病中以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首位(126.3-2(y.9/十万),痢疾次之(36.3-78.7/十万),伤寒、副伤寒…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深圳市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为本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984-1995年我们进行了深圳市中心城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自1984-1995年深圳市传染病疫情报告。1.2根据专项调查统计分析深圳市中心城区1993-199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2结果2.1疫情动态1984-1995年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为62.85/十万至297.24/十万,平均年发病率为127.92/十万,其中1984-1986年发病率呈稳定状态,1987-…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天河区1989~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各类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天河区户籍人口1989~2003年15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89~2003年共报告各类传染病30种,累计报告病例达17629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1996年为432.34/10万,最低的是2001年为157.73/10万,年均发病率为268.47/10万。15年间各类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8086例.占总发病数的45.85%;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2003、2004年跃居四类传染病之首。主要传染病发病以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风疹、肺结核为主。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前三位依次为流感、肺结核及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63.03/10万、40.29/10万和32.44/10万。结论 广州市天河区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肺结核、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必须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老年人群法定传染病发病分布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群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2010--2012年老年人群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白云区共报告老年人群传染病23种4457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249.81/10万、1237.44/10万和1244.20/10万。男女发病数分别为3023和1434例,男女性别比为2.11:1;发病数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肺结核(1739例)、病毒性肝炎(1427例)、梅毒(685例),共计3851例,占老年人群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6.40%(3851/4457)。除2010年外,2011和2012年广州市白云区老年人群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全人群传染病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是危害广州市白云区老年人群的主要传染病,应加强防控,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宜春市1959~2009年病毒性肝炎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春市1959~2009年5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59~2009年宜春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9~2009年宜春市疫情报告病毒性肝炎共149 324例,死亡516人,发病率波动在9.14~129.93/10万之间,1979年达历年高峰,21世纪以来发病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位居传染病首位;病例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的病例占62.96%,农民发病较多占52.46%,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总体呈散发,但甲型肝炎偶有局部暴发,各型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占60.95%。[结论1959年以来该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有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波动在44.07/10万~82.87/10万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以乙肝病例最多,占71.63%,发病逐年上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32.62%;全年分布基本均匀;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60:1,20~加岁组为发病高峰。结论三明市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未来预防工作应以乙肝防治为主,以疫苗免疫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管区学幼机构传染病发病的变化情况及控制措施实施效果,对八年来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结果1.1学幼机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变化趋势1990年学幼机构传染病发病率为1070.78/10万,至1997年降低为137.75/10万,90~97年呈明显下降趋势(P<0.of)。幼儿园与中专学校下降幅度大于中小学。1.2学幼机构法定传染病发病谱90~97年法定传染病的总发病中,以病毒性肝炎发病占第一位(47.05%);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22.82%),此外还有细菌性痢疾、麻疹、肺结核和伤寒,分别占总发病的6.61%、4.98%和3.36%…  相似文献   

9.
海林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林市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5.3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5/10万。10年间发病率前五位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五种病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1.93%。死亡率前三位传染病是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90.9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是海林市的主要传染病;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性传播传染病、布病、麻疹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韶关市1950~199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状况及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市1950~199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过程中,1959年和1967年出现了两次高峰,发病强度分别为21.4/十万和490.28/十万,1971~1983年发病波动在4.9~8.6/十万之间,1984年发病上升至12.91/十万,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强度为44.50/十万,人群带苗率达36.69/十万,A群为主,预测将出现流行高峰,自1985年起,以A群脑膜炎多髓菌重点对铁路沿线及边界地区进行免疫接种,当年发病率下降43.68%,1968年后发病已降至1.59/十万以下,远比预测值低,且分布地区局限,呈现出随菌苗覆盖率增加而发病下降的等级负相关关系(t=0.9),人群流脑SPRIA抗体逐年呈倍数增长,起到了控制流脑流行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楚雄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2009年楚雄市病毒}生肝炎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09年间楚雄市病毒}生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乙肝为主。楚雄市2005年~2009年共发生病毒陛肝炎1797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66.88/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7/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多在20岁以上人群,不同类型肝炎的主要发病年龄段有不同。发病前三位职业依次是农民534例、离退人员289例、工人202例,不同类型肝炎的主要发病职业有不同。[结论]15岁以下儿童甲、乙肝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关注大年龄组肝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宁波市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1999年-2008年病毒性肝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年-2008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波动在49.26/10万~83.6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64.12/10万。宁波市所辖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县区间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63,P<0.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37.21,P<0.001);病毒性肝炎发病以20岁~49岁中青年为主,占总病例的69.65%;病例构成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的45.49%;经血液传播肝炎发病强度(17.75/10万)明显高于经粪、口途径传播肝炎(6.23/10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36.80,P<0.001)。结论:宁波市病毒性肝炎发病10年来虽明显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调整、优化免疫策略,在继续做好婴幼儿及学生甲肝及乙肝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并逐渐建立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芜湖市麻风病流行规律,更好的指导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法收集1957年至2011年7月芜湖市麻风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1960~1974年,发病率由1960年的2.78/10万,降至1997年的0.05/10万,并一直控制在该水平之下。发现率最高为1972年的3.71/10万,2011年控制在0.5/10万以下。患病率最高为1972年的21.51/10万,2011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结论麻风病目前处于低流行状态,需要被动与主动发现两种方式相结合开展防治工作,加强社区居民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皮肤科医生、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促进病例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近10年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杜建伟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0):1235-1236
目的 研究海南省近 10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 ,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及疫情专题调查报告 ,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 近 10年来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波动在 4 3 4 1/ 10万~ 6 6 92 / 10万之间 ,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 ,于 1993~ 1994年和 1998~ 1999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 ;以乙肝病例最多 ,占 5 3 6 4 % ,发病逐年上升 ;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 ,性别比为 2 4∶1,3~ 8岁组为发病高峰 ,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 ,占 2 3 5 5 % ;全年肝炎病例分布较为均匀 ,而甲肝和丙肝呈现 3~ 8月发病较多 ,分别占5 8 6 3%和 6 0 5 5 % ;沿海地区发病显著高于内陆 ,发病率分别为 6 3 4 1/ 10万和 32 0 6 / 10万。结论 海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未来预防工作应以沿海地区和青少年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镇宁自治县急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镇宁自治县1951—2000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51—2000年共报告病例186228例,死亡2894例、发病率为1592.85/10万、死亡率为24.75/10万。1991—2000年的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比1951—1960年分别下降92.62%和96.18%。1991—2000年,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44.15/10万,占总发病率的78.74%;在3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在前6位的依次为: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麻疹、病毒性肝炎、霍乱、疟疾。结论 在当前仍应把肠道传染病的防制作为重点,继续搞好计划免疫工作,以进一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石平 《职业与健康》2012,28(7):832-833
目的分析1997—2010年无锡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1997—2010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0年无锡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1 0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14/10万。1997年最高,为76.65/10万;2010年最低,为21.34/10万。其中甲型肝炎发病率为4.70/10万,乙型肝炎为20.49/10万,丙型肝炎为1.73/10万,戊型肝炎为0.92/10万,未分型肝炎为12.29/10万。男女比例为2.1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组。结论无锡市各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6.0对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信阳市2004 - 201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331 874例,死亡994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72/10万、1.08/10万。乙类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257.72/10万,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02.00/10万,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构成分别为50.20%、41.61%、6.69%和1.50%。15年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肺结核(98.87/10万)、乙肝(98.61/10万)、手足口病(75.35/10万);艾滋病死亡最多,占总死亡数的69.22%。结论 信阳市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改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类型。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合肥市自实行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以来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及占乙型肝炎总发病的构成情况,科学评价儿童乙肝免疫规划在控制乙肝发病方面的作用,为制定乙型肝炎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合肥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免疫预防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5年间,全市共报告15岁以下乙肝发病3156例,年均发病率为20.37/10万。1994年为发病率最高年份,报告病例数579例,发病率为56.21/10万;2005年为发病率最低年份,报告病例数32例,发病率为3.31/10万。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占乙肝总发病的构成比例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8.23%降到2005年的2.18%。结论1991~2005年合肥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总体流行强度呈现下降趋势,15岁以内人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降低了乙肝的总发病率,乙肝免疫规划是控制乙肝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疫情资料汇编录入Excel 2003后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0年连云港市共报告戊型肝炎95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7/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出现7月小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45~59岁组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为3.49∶1。结论应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