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值血小板标本血小板计数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低值血小板标本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人工法的差异。[方法] 采集68例血液病患者的低值血小板标本,仪器法用静脉血2ml于EDTA-K2抗凝管中,放置30min后,用日本Sysmex公司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光学法血小板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同时采集患者无名指毛细血管血20μl,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在高倍镜下进行人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种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为0.755,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892,人工法较仪器法偏低1.04%。人工法与仪器法的偏差程度随血小板的减少而增加,但明显低于文献报导。[结论]采用荧光染色法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XE-2100)检测低值血小板标本结果与人工法符合良好,因其抗干扰能力强,偏差明显低于阻抗法,对指导临床,提高检测准确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有出血倾向的凝血功能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集静脉血标本行血常规等项目检查;观察组采取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法,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比较无差异(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局部皮肤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采用无止血带负压真空采血的方法更为安全,能减轻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郭小芳  乔宏  谭齐贤 《检验医学》2005,20(2):100-103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各类恶性血液病病例87例,以良性血液病和骨髓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采用改良TRAP-银染法及亚利恩凝胶成像系统检测其骨髓标本内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随访。结果良性血液病时端粒酶阴性或低水平表达;慢性白血病慢性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端粒酶活性轻度或中度升高,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变期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完全缓解后活性水平下降,复发时端粒酶活性又升高。同时端粒酶活性水平与预后相关,活性高者往往预后较差。结论端粒酶活化与肿瘤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克隆增殖的分子标志,有希望成为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意义。方 法 选取各类恶性血液病病例87例,以良性血液病和骨髓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采用改良 TRAP 银染法及亚利恩凝胶成像系统检测其骨髓标本内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随访。结果 良性血液病时端粒 酶阴性或低水平表达;慢性白血病慢性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端粒酶活性轻 度或中度升高,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变期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完全缓解后活性水平下降,复发时端粒酶 活性又升高。同时端粒酶活性水平与预后相关,活性高者往往预后较差。结论 端粒酶活化与肿瘤的恶性转化 密切相关,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克隆增殖的分子标志,有希望成为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巨核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在各类血液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各类血液病患者均列为研究对象.用APAAP法染色患者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计数巨核细胞并进行分类.结果 多(双)核巨核、单圆核小巨核、多(双)圆核小巨核均可不同程度见于白血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纤维化(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等病人骨髓涂片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未见巨核细胞.淋巴样小巨核仅见于MDS.结论 用APAAP法检查各类血液病骨髓涂片中的巨核细胞,有助于各类血液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病患者痰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病患者痰标本的留取过程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内容包括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存在问题、拟定并实施相应对策,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痰标本的合格留取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痰标本的合格留取率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病患者痰标本留取中的应用,能提高痰标本的合格留取率,也为临床抗生素的及时使用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时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的影响因素与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进行ABO血型检测的患者20 157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分析试验技术原因、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针对性辅助试验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微柱凝胶法检测出ABO正反定型不符共165例,检出率为0.82%,在1 64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出现ABO正反定型不符19例,检出率为1.16%。165例患者中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87例,剩余78例ABO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中抗原减弱或缺失患者36例(46.2%),抗体减弱或缺失6例(7.7%),正定型额外反应5例(6.4%),反定型额外反应27例(34.6%),正、反定型同时额外反应4例(5.1%)。结论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有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及自身抗体(假阳性),通过排除人为因素、试验操作技术问题,了解患者临床资料以及进行针对性辅助试验可以正确鉴定血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血液病化疗后不同分级口腔黏膜炎(()M)患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血液病化疗后OM患者77例,并按OM程度(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反应分级标准)分组,统计他们在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 77例血液病化疗后OM患者中,重度OM(Ⅲ~Ⅳ级)表现者29例(33.77%),轻度OM(Ⅰ~Ⅱ级)表现者48例.重度OM患者的健康教育时间、预防护理时间、饮食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时间、输液时间、口腔处置次数、体温测量次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轻度OM患者(P均<0.01).结论 血液病化疗后重度OM患者住院期间各类护理工作量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分类计数有着广泛的临床意义 ,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常规项目。为了探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学差异 ,我们进行了仪器法与镜检法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10 1名查体合格的献血者 ,85例我院诊断明确的各类血液病住院患者。2 .仪器与试剂 使用日本SysmexSE 90 0 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试剂与质控物均为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进口产品。3.仪器法 采取受试者静脉血 2ml,注入美国BD公司生产EDTA K2 真空抗凝管中 ,轻轻颠倒混匀 2 0次。在室温 2 5°C下 3h内检测完毕…  相似文献   

10.
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计数外周血有核红细胞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计数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的方法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5例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患者,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其外周血中NRBC数量。结果SysmexXE2100与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外周血中NRBC数量有极好的相关性(r>0.97),并且2种方法的计数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2018)。高值、中值和低值NRBC标本绝对计数的批内CV平均<6.5%。在(0~15)×109/L范围内计数NRBC有极好的线性(r=0.9998)。SysmexXE2100自动计数外周血中NRBC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外周血中NRBC增高时,WBC显著高于去除NRBC的计数结果(P=0.0168)。结论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可灵敏、准确、精密地自动计数外周血中NRBC,并且可在NRBC增高的标本中准确计数白细胞数量。除白血病、贫血等血液病患者外,非血液病(如肿瘤化疗)等患者外周血中也可出现NRBC。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计数外周血中NRBC,有助于一些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患者的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11.
作者观察了69例患有不同血液病和肿瘤的儿童患者的骨髓抽吸液浅黄层标本(BCP)涂片,并与直接涂片法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69例中有28例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另25例患有其他类型的血液病和肿瘤。从同一穿刺部位各取髓液少于1ml、3ml,分别进行直接涂片和制备BCP.每份标本计数500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在某些血液病患者中XE-2000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我们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并与手工显微镜法进行对比,以评价其血小板计数的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100例样本均为本院血液科住院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100)×109/L,受检者早晨空腹,抽血2 ml置ED-TA-K2真空抗凝管,混匀,室温放置,所有检测均在采集标本后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来自期间需输血的住院和手术患者血标本(1596例),所有标本同时使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分析所有标本交叉配血情况。结果凝聚胺法有28例(1.75%)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37例(2.32%)配血不合;盐水法有6例(0.38%)配血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率明显高于盐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联合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能够有效提升其阳性检测率,确保安全输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计数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NRBC)的方法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5例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患者,用Sysmex XE-2100和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其外周血中NRBC数量.结果 SysmexXE-2100与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外周血中NRBC数量有极好的相关性(γ>0.97),并且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2018).高值、中值和低值NRBC标本绝对计数的批内CV平均<6.5%.在(0~15)×109/L范围内计数NRBC有极好的线性(γ=0.9998).结论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可灵敏、准确、精密地自动计数外周血中NRBC,并且可在NRBC增高的标本中准确计数白细胞数量,同时有助于一些血液病及非血液病患者的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15.
孙丽丽  汤琪春  边静 《全科护理》2021,19(5):636-638
目的:探讨推拉(混合)法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采集血常规标本的有效推拉循环次数及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在某院收治的90例血液病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3组各30例,分别采用推拉(混合)2个、3个、4个循环经PICC导管采集血常规标本,同时在3组病人对侧上肢经外周静脉采集血常规标本作为对照组(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比较3组病人血标本与自身外周血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3组病人血标本与自身外周血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推拉(混合)2个、3个、4个循环经PICC采集的血常规标本主要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个、3个、4个循环推拉(混合)经PICC导管采集血常规标本均是可行的,不会发生溶血、标本值差异大的情况,此操作可以免除病人痛苦,减轻护士穿刺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临床标本的显微镜人工计数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并使用Excel快速实现。方法建立比对模型数据库,以两差比值法和Poisson分布法分别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后运用到2016年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显微镜人工计数考核与评价中。结果 Poisson分布评价法不仅能评价计数的重复性,也能评价准确性,在低值和高值标本的比对中均得到满意结果。结论确立以Poisson分布评价法结合Excel快速实现来建立临床标本的显微镜人工计数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本中心送检的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特异性检测与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多次输注血小板并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其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采用PAKPLUS试剂盒进行血小板抗体鉴定。结果共筛选出血小板抗体阳性标本115例,其中抗-HLA-Ⅰ类69例(60.00%),抗-HPA 3例(2.61%),抗-HLA-Ⅰ类和抗-HPA 43例(37.39%);46例抗-HPA阳性标本中,单一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22例(47.83%),其中抗GPⅡb/Ⅲa 6例(13.04%),抗GPⅠa/Ⅱa 10例(21.74%),抗GPⅣ6例(13.04%),多个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24例(52.17%)。结论抗-HLA-Ⅰ和抗-HPA是导致血液病患者免疫性PTR的主要因素,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为临床血小板输注策略提供依据,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及光学法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总结出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方法。方法收集300例住院患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抗凝静脉血标本,采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及手工法检测血小板计数;观察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的直方图,同时推制血片染色,人工镜检观察血小板形态;以手工法血小板计数为金标准,比较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结果 300例患者血液标本中,检出血小板形态异常86例(28.67%),主要为大血小板共检出81例,占94.19%;血小板异常形态标本中,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计数比较,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9,P=0.0000);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8,P=0.563 8)。检出血小板形态正常214例,占71.33%;血小板正常形态标本中,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计数比较,电阻抗法与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均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6,P=0.571 5;t=1.379,P=0.163 0)。结论血小板形态正常时,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计数血小板与手工法结果基本一致,当血小板形态异常时,电阻抗法计数结果较手工法低,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无明显差异,因此,当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直方图提示异常时,应采用光学法或手工法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在浆膜腔积液标本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检测中代替显微镜人工计数法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87例住院患者各类浆膜腔积液标本,分别使用显微镜人工计数法(手工法)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仪器法)进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检测。以手工法为金标准,评估仪器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对于手工法检测白细胞计数为201~15 000个/μL的标本或红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标本,仪器法和手工法细胞计数结果相关性较好;2种方法用于白细胞分类检测的相关性较好(P<0.01)。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浆膜腔积液标本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在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处在一定线性范围时,可以取代显微镜人工计数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0.
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的检测是诊断SLE重要的血清学依据,我们应用酶免斑点法检测了110例SLE患者的血清ENA抗体,并用免疫双扩散法(ID)作对比,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选择2001年至2005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SLE患者110例血清标本,另取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做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