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其中对18例患者于抗结核治疗1、2、3个月再次取血标本测定,并分析了sIL-2R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的sIL-2R水平治疗前为1266±962kU/L,治疗后3个月为507±108kU/L,与对照组(232±72kU/L)相比均有显著性增高(P<0.001)。18例患者sIL-2R水平治疗前为1250±894kU/L,显著高于治疗后3个月的507±108kU/L(P<0.001)。治疗前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病程、病变、空洞及治疗后与临床症状、病变、痰菌等有平行关系。这些结果提示sIL-2R可作为肺结核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清可溶性sIL_2受体测定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意义.方法应用酶免疫法测定2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另3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组.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6472kU/L±3656k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50kU/L±910kU/L)(P<00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轻、中、重三种程度之间血清sIL2R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血清sIL2R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IL_2R及RBC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51例和40例正常对照组作血清sIL_2R(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RBCC3b受体花环率、RBC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酵母菌花环试验)测定。结果慢性胃炎患者血清sIL_2R水平(2750±2311KU/L)与正常对照组(1906±793KU/L)相比增高,RBC免疫功能降低;上述改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合并Hp感染者更明显(P<001)。血清sIL_2R与RBCC3bRR呈负相关(r=-057,P<001);与RBCICR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慢性胃炎患者有免疫功能紊乱,血清sIL_2R及RBC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胃癌的诊断及估计预后的价值,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78例胃癌患者及对照者血清检测上述两种成分,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和正常人(均P<0.01);胃癌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均P<0.01);手术切除后(根治性或姑息性)sIL-2R和TNF-α显著下降(均P<0.01);手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含量升高(均P<0.01);如果患者血清sIL-2R含量高于1000kU/L同时伴有TNF-α持续高于120μg/L,预兆生存期短。提示监测胃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对临床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4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其中对18例患者于抗结核治疗1、2、3个月再次取血标本测定,并分析了sIL-2R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的sIL-2R水平治疗前为1266±kU/L,治疗后3个月为507±108kU/L,与对照组(232±72kU/L)相比均有显著性增高(P<0.001)。18例患者s  相似文献   

6.
李强  姜斌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2):102-104
为探讨T淋巴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3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总IgE含量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显示: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血清sIL-2R(512.82×103±264.62×103U/L)及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1842.42±824.60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2.32×103±108.64×103U/L和406.32±62.16ng/L,P<0.01)。IL-4水平增高与血清总IgE呈正相关(r=0.492),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821,P<0.05)。其中23例患者每日静脉滴注氟美松5mg,用药5天后,其sIL-2R及IL-4分别降至332.61×103±124.62×103U/L和314.10±72.08ng/L(P<0.05)。提示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的疗效,可能是部分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IL-4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2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发病组外周血淋巴细胞高亲和力白介素2受体(IL-2R)表达为1550.92±347.02位点/细胞,白介素2(IL-2)活性为9.50±1.50kU/L。25例对照组IL-2R表达为3455.07±535.13位点/细胞,IL-2活性为16.02±1.38kU/L。17例PNS缓解组IL-2R表达为2303.48±350.90位点/细胞,IL-2活性为12.23±2.10kU/L。PNS发病组IL-2R表达与IL-2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NS缓解组则介于发病组和对照组之间,且与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表明PNS发病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下,缓解组有所恢复,但仍未达正常水平。PNS缓解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PNS易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风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 2R) 水平与风湿活动的意义。方法 63例成人风心病患者分为3 组:活动期组18 例,迁延型组15例,静止期组30 例。应用ELISA 方法检测了上述成人风心病患者和32 例正常人血清sIL-2R水平,并观察其与心功能和其它实验室检查之间的关系。结果 风心病风湿活动期患者和迁延型患者的血清sIL- 2R水平[(648 ±113) U/mL,(462±140) U/mL] 明显高于正常人和风心病静止期患者[(318±57) U/mL,(230 ±95)U/mL;P< 0-001],风心病静止期患者也高于正常人;在风湿活动患者中,重度心功能不全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心功能不全者。风心病风湿活动患者sIL-2R水平升高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但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促凝血活性(PCA) 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且sIL-2R水平与ESR、CIC 和PCA 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免疫调节异常在成人风心病风湿活动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血清sIL-2R水平可能是监测成人风心病风湿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7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和TNF水平进行检测,其中根治性手术48例,姑息性手术28例,以4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sIL-2R(U/L)和TNF(pg/L)分别为6036±943和962±9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083±796和251±47(P<001),两者的增高与大肠癌Duke分期及手术方式不同密切相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清sIL-2R和TNF的变化,可作为大肠癌诊断、评价疗效及监测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测定胸液的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及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计数,并以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做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胸液组CEA为47.31±21.32μg/L,明显大于结核性胸液组(3.58±3.07μg/L)(P<0.001)。恶性胸液组Ag-NOR计数4.58±1.19个/细胞,明显大于结核性胸液组(1.51±0.40个/细胞)(P<0.01),而sIL-2R结核组为1061.78±455.30KU/L,大于恶性胸液组(442.19±283.77KU/L),(P<0.01)。提示三项指标同时检测,综合分析有利于恶性胸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对52例甲型肝炎(甲肝)患者血TIL-2R释放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对患者PBMCmIL-2R的表达进行了同步监测。发现在甲肝急性期,mIL-2R的表达(20.55±10.52%)及sIL-2R的释放(664.13±488.84u/ML)均较正常对照组(7.55±4.28%,P<0.001;188.90±122.91u/mL,P<0.001)显著增强,恢复期(9.32±6.20%;206.78±176.07u/ML)两者均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相关分析发现mIL-2R的表达与sIL-2R的释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者与ALT之间亦显著相关。提示mIL-2R的表达及sIL-2R的释放可能与甲肝患者的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内毒素,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的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内毒素和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70ng/L±113ng/L和725kU/L±201kU/Lvs284ng/L±103ng/L和324kU/L±116kU/L,P<001),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降低(504%±33%和299%±38%vs638%±44%和383%±28%,P<001;122±032vs143±037,P<005),同时亦发现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组较非内毒素血症组CD3,CD4水平明显减低,SIL2R水平明显升高(474%±51%和276%±52%和867kU/L±231kU/Lvs523%±52%和312%±43%和674kU/L±189kU/L,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血清SIL2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17,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与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sIL—2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心衰(HF)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sIL-2R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T-LS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检测40例老年HF及30例正常组血清sIL-2R及T-LS的变化。结果老年HF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P<0.01);T-LS在老年HF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血清sIL-2R水平及细胞免疫低下可影响老年HF的发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选择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睾酮(Tc)水平。用疾病活动评分(SLAM)判断疾病活动性,并对sIL-2R和Tc水平的变化及两者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Te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SLE活动期sIL-2R水平与SLAM指数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0.01),Te显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5);Ⅲ-Ⅳ期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低度分化者较中度分化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1);贲门癌患者sIL-2R水平较胃窦(体)癌者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别(P>0.05);胃癌根治术后一周血清sIL-2R水平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二周血清sIL-2R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血清sIL-2R测定可作为胃癌患者病情判断、观察疗效及估价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用多克隆单克隆夹心ELISA法和单向扩散法测定溃疡病和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L-2receptors,SIL-2R)和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FN)。结果显示溃疡病血清SIL-2R和FN分别为212.92±122.27U/ml和298.09±33.46ng/ml,胃癌分别为559.27±234.01U/ml和336.65±39.21ng/ml。与正常人240.0±97.07U/ml和323.64±28.21ng/ml比较,胃癌患者S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01),其中肿瘤有转移者低于无转移者(P<0.05)。这表明血清SIL-2R和FN检测可做为胃癌病人病情监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亦可用以签别良性和恶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改变,及其在诊断、病情演变和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本文作者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sIL-2R水平(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80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分别为907.9±254.0u/ml和795.7±198.2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P<0.01);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黄疸期血清sIL-2R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间血清sIL-2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增高,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8.
哮喘患者痰液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痰中细胞因子、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免疫法对轻(M组10例)、中、重度(MS组15例)哮喘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哮喘患者痰液IL-5(35ng/L以上)、TNF-α(M组为149±59ng/L,MS组为267±147ng/L)、sIL-2R(M组为348±107kU/L,MS组为488±127kU/L)、ECP(M组为127±95μg/L,MS组为278±150μg/L)浓度均显著高于轻度哮喘患者。结论哮喘患者痰液中可检出有关的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它们参与了哮喘的急性发作并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的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抵抗型(SR)哮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方法检测SR哮喘及糖皮质激素敏感性(SS),哮喘患者经强的松(20mg/d)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用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观察地塞米松、氧化苦参碱和胸腺免疫抑制物对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强的松治疗后,SS哮喘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显著降低(P<0.001),但SR哮喘患者的sIL-2R水平无明显变化(P>0.5)。地塞米松(10-7mol/L)对SR哮喘患者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SS哮喘患者(P<0.002),但氧化苦参碱和胸腺免疫抑制物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细胞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以及由此引起的T细胞持续活化是SR哮喘的免疫学特征。糖皮质激素以外的免疫抑制剂在SR哮喘治疗中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王峻江苏省老年医院(210024)许林江苏省肿瘤医院(210009)祁小平南京军区总医院(210002)表1肿瘤分期、病理类型与血清sIL-2R水平的关系(x±sU/ml)术前1天术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