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35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26例确诊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9例确诊后即行手术治疗,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继续抗凝治疗。结果:抗凝溶栓组26例中22例治愈,5例出院后于两年内复发再次入院治疗,4例中转手术,1例术后死亡。急症手术组9例治愈8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与腹部手术、高凝状态及门脉高压有关。腹部强化CT检查,早期诊断并抗凝溶栓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时机把握合适,术中正确判断切除坏死肠管范围及术后抗凝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及取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2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从发病到手术间隔的时间长短分为2组:Ι组为发病后6h内进行手术治疗者,9例;Ⅱ组为发病6h后进行手术治疗者,12例。所有取栓患者术中在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术后应用肝素抗凝。结果:取栓和局部应用尿激酶后,观察30min,发现12例小肠血运恢复正常,其中Ι组9例全部恢复,Ⅱ组有3例恢复。Ι组无行肠切除者;Ⅱ组中有9例(75.0%)进行了肠切除,4例为局部切除,5例为长段肠管切除。Ι组病死率为0,Ⅱ组为41.6%。结论: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有助于减少肠坏死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6年1月至2006年1月29例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VT29例患者中有21例为急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81.0%;腹部CT/MR的检出率为100%。非手术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及对症等,治愈率81.3%;手术治疗13例,包括肠切除和切除肠系膜静脉血栓,手术并发症23.1%(3/13例),其中顽固性腹水2例,进食后腹痛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复发6例,系出院后自行停用抗凝药物。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MR扫描对MVT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抗凝治疗和手术是MVT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SMVT)的诊治经验。方法18例急性SMVT患者,6例行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例中转手术),另12例行手术治疗,切除坏死肠管及含有静脉血栓的全部肠系膜。结果6例抗凝、溶栓治疗患者中顺利溶栓、症状体征消失者5例(83.3%);另1例患者于非手术治疗17h后出现明显的腹膜炎体征而中转手术。13例开腹探查的患者中治愈9例(69.2%),死亡4例(30.8%),死于小肠广泛坏死短肠综合征、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各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抗凝、溶栓治疗使非手术疗法成为首选,但对于已出现腹膜炎、穿孔等肠缺血坏死征象的患者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复发再手术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年内复发40例(66.7%)。60例中吻合口处复发15例,腹腔、盆腔内复发20例,会阴部复发10例,肝脏转移8例,腹壁切口复发7例。全组患者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姑息性切除22例。再手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93.6%,48.8%,36.3%;姑息性切除为54.5%,0,0。结论重视术中无瘤技术、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消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患者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00-2007年收治的1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4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其中2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1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术,2例放弃手术.术后均行肝素等抗凝治疗.4例死亡,总病死率为27%.结论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肠闭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先天性小肠闭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全组病人均以呕吐为首发症状,2例生后排出少量胎粪。成活18例,治愈率72%;肠造瘘疗效差,单层粘膜外缝合肠管斜行吻合术治愈率达91.7%;肠切除肠吻合术治愈率60%。结论:肠闭锁患者应尽量切除闭锁盲端改变明显的肠管,单层粘膜外缝合肠管斜形吻合术尤适用于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cutemesentericvascularocclusion,AMVO)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9月~2005年9月收治的14例AMVO,对其临床特征、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4例AMVO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ar-teryembolism,SMAE)8例(57.1%),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veinthrombosis,SMVT)4例(28.6%),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arterythrombosis,SMAT)2例(14.3%)。8例SMAE术前确诊2例,均手术治愈。4例SMVT确诊2例,介入治疗1例,手术3例,全部治愈。2例SMAT均手术治疗,术中明确诊断,均治愈。结论对可疑AMVO病例应尽早进行彩超、CTA、MRA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介入治疗,积极剖腹探查,果断切除坏死肠管行一期吻合,术中取栓、术后抗凝溶栓及支持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VT)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顺性分析1999年至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MVT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MVT 3例,肠系膜卜静脉合并门静脉血栓2例,肠系膜上静脉合并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6例.结果 9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例肠系膜上静脉合并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患者,1例经抗凝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自动出院;1例诊断明确后未行抗凝治疗,1周后发展为急腹症并行剖腹探查,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肠系膜卜静脉取栓术,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单纯MVT 患者以抗凝治疗多可痊愈,而对于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患者,在临床抗凝治疗同时,严密观察体征变化,做好随时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10.
脾切除后围手术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长海  高智亭 《腹部外科》1997,10(6):251-252
对6例脾切除术后发生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进行分析。门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水后5例,外伤脾切除后1例。均经手术行肠切除治愈。此病的发生与术后的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变慢有关;好发于脾切除术后9~30天;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成正比为其特点;及时诊断及手术治疗切除全部病变肠管及其系膜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术后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资料。120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肝修补29例,肝叶切除5例,脾切除44例,脾修补6例,肠切除5例,肠修补16例,胰腺修补4例,膈修补6例,结肠造瘘6例。结果手术治愈率90%,死亡12例,死亡率10%,术中死亡3例,术后死亡9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2年8月经手术治疗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例病灶累及腹膜,5例累及肌层,14例累及腹肌前鞘。行异位病灶切除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无复发。手术患者病灶均为一次手术切除,30例手术的患者完全治愈,治愈率100%。病理检查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以见到子宫内膜腺体结构及间质细胞。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术后23例患者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手术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依照剖宫产手术适应证可降低剖宫产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收治的肠系膜静脉血栓8例的临床资料。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8例均经手术探查获得确诊。术中见肠系膜血管内有大小不等条索状黑色血栓,小肠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均行受累肠管及系膜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术后均辅以抗凝治疗。结果7例治愈,1例死亡。提示:肠切除加术后辅以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 16例AMI患者,1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置管溶栓术.结果 本组16例中死亡8例,总体死亡率50%.发病16h内手术或介入治疗者6例,全部存活,发病16h后手术者10例,2例存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P=0.0009).结论 提高AMI存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综合应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术中应注意恢复SMA血供,处理好切除全部坏死肠管和尽量保留有活性肠管之间的关系,减少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13例病人中10例病程在12h内,采用Fogaty导管取栓并配合药物抗凝、溶栓治疗。3例病程在24h以上,术中发现肠管坏死,行肠管切除术。结果:3例肠坏死者术后5d、7d、9d因原发疾病严重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0例治愈。1~5年随访,3例死于心脏病,7例均未再发生肠系膜栓塞。治愈率53.8%,死亡率46.2%。结论:痉挛性腹痛、器质性心脏病、胃肠道排空异常是本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取栓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确诊率为77.3%,2例非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病死率100.0%)。20例经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死亡(病死率60.0%);15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5例死亡(病死率33.3%)。总病死率为45.5%。结论: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早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2例(35.5%)。62例患者均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58例患者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其中35例患者行多次肠管切除术。术后16例患者死亡(25.8%)。术后随访3~24个月。结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对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心脏瓣膜病及既往有急性动脉栓塞病史患者突发剧烈腹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能。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缩小肠管切除范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手术者10例,8例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2例行坏死肠管切除0281期造瘘。其余10例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结果:18例治愈,2例术后死于并发症。结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无腹膜炎体征者可行非手术治疗,有腹膜炎体征或肠已坏死者,应即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切除断流术后致胃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84年至2006年以来我院行脾切除断流术684例中发生胃瘘9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组9例病人,手术治疗6例,治愈5例,治愈率83.3%;非手术治疗3例,治愈1例,治愈率33.3%。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发生胃瘘,早期可以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加重时应果断进行手术探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治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MVT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既往史、发病时间与治疗方式、手术与非手术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抗凝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 MVT发病以腹痛为主,9例之中有7例病人既往有血液高凝状态的病史。早期确诊的4例病人应用抗凝溶栓治疗,有3例非手术治愈。其余5例在发病后20~144h因腹膜炎而手术探查时确诊。手术切除肠管30~320cm。由于术后没及时应用抗凝治疗,1例发生了肠坏死而再次手术。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溶栓治疗能避免肠坏死,一旦出现腹膜炎或肠绞窄体征是手术探查的指征。手术时要正确判断尚有生机的肠管和尽量取出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内的血栓。手术后继续抗凝溶栓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