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两者结合脑电图(EEG)检查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05-08—2006-12在潍坊医学院儿科就诊的52例FC患儿作为FC组,健康儿童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K-BB和血浆ET的测定及EEG检查,CK-BB采用比色法测定,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FC患儿血液中CK-BB和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单纯热惊厥(SFC)组CK-BB和ET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杂热惊厥(CFC)组与正常对照组和SF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1)。CFC组血清CK-BB与血浆ET呈正相关(r=0.652,P<0.01)。FC患儿惊厥发作后第1天EEG异常率为80.77%,其中SFC组78.12%,CFC组8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4天为32.69%,SFC组仅18.75%,CFC组则55.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CK-BB和ET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CK-BB和ET含量越高脑损伤程度越严重。热性惊厥后及时检测CK-BB和ET,并结合脑电图检查对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检测88例热性惊厥患儿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并以同期住院的76例呼吸道、肠道感染而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61.36%,对照组为43.42%,血红蛋白、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复杂型热性惊厥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占85%,与单纯型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铁与小儿热性惊厥密切相关,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热性惊厥患儿首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对有危险因素的患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16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首次发作危险因素,并随机抽取同期发热但无惊厥发作(既往也无惊厥病史)的601例患儿为对照组。结果616例热性惊厥患儿,男344例,女272例,汉族584例,蒙古族32例。1岁以下126例(20.5%),~3岁405例(65.8%),3岁以上85例(13.7%)。发作病因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3.6%(330/616)]、疱疹性咽峡炎[25.9%(160/616)]及幼儿急疹[10.5%(65/616)]居前3位。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0℃及以上者570例(92.5%),16例(2.6%)患儿惊厥发作后出现发热。534例(86.7%)患儿在发热24 h内出现惊厥发作。608例(98.7%)患儿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5 min 548例(89.0%)、~14 min 48例(7.8%)、~29 min 16例(2.6%)及≥30 min 4例(0.4%)。572例(92.9%)患儿在单次热程中仅1次惊厥发作。临床类型中单纯性热性惊厥占88.3%(544/616),复杂性热性惊厥占11.0%(68/616),惊厥持续状态占0.7%(4/616)。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惊厥时年龄、低钠、低铁、低锌、剖宫产、异常出生史、抽搐前1周疫苗接种史及热性惊厥家族史在热性惊厥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发热惊厥年龄、低铁、剖宫产、低钠及热性惊厥家族史是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以单纯性热性惊厥为主,惊厥发作时体温高,易发生于发热后24 h内,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病因。引起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首次发作年龄、低铁、剖宫产、低钠及热性惊厥家族史,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023865商热惊厥患儿急救的护理体会/张淑伟//锦州医学院学报一2002,23(3)一40 023866血清免疫球蛋白A、G水平与热性惊厥复发的关系/孙慧玲…//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一2002,17(2)一103 将30例热性惊厥(FC)复发患儿分为复发组,20例无FC病史的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自静脉采血后,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显示FC复发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尸<0.05),这可能是FC复发的主要原因,而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诱因之一,应考虑采用19治疗FC复发患儿。表1参3(张小冬) 023867美林与安乃近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王晓榕…//江苏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1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小儿内科病房救治的60例FC患儿作为FC组,其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C)组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C)组各30例,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K-BB和ET的测定,CK-BB采用比色法测定,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SFC组CK-BB的浓度为(11.85±3.16)U/L、ET的浓度为(66.73±14.62)ng/L;正常对照组CK-BB的浓度为(8.34±3.49)U/L,ET的浓度为(55.75±8.1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FC组CK-BB的浓度为(18.94±5.59)U/L、ET的浓度为(92.65±21.57)ng/L,与SFC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CK-BB的浓度为(14.99±3.51)U/L、ET的浓度为(91.42±21.13)ng/L,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CK-BB的浓度为(9.84±3.47)U/L,ET的浓度为(61.11±10.33)ng/L,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中CK-BB和ET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CK-BB和ET水平越高,脑损伤程度越严重.FC后CK-BB和ET的及时检测对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发作后急性期海马体积的变化。方法:对30名FC(15例复杂性,15例单纯性)患儿惊厥发作后48 h内行头颅MRI检查,进行海马体积测量,并与正常儿童比较。结果:对照组右侧海马平均体积较左侧大(P<0.05)。FC组的左右侧海马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C组左右侧海马平均体积分别为2.03±0.25 和2.18±0.21 cm3,均较对照组的1.90±0.24 cm3和1.97±0.20 cm3增大(P<0.01)。复杂性FC与单纯性FC患儿左右侧海马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C发作后急性期海马体积增大;复杂性FC和单纯型FC患儿急性期海马体积改变无明显差异。[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4):259-261]  相似文献   

7.
反复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近代医学研究证实免疫功能异常参与了部分癫痫及惊厥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该文通过观察反复热性惊厥 (FC)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情况 ,探讨热性惊厥复发的高危因素 ,为防治反复热性惊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 ,流式细胞法及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了热性惊厥组和正常对照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Ig)、T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浓度。 结果 热性惊厥组 :IgG 5 .32± 2 .2 1g/L ,IgA 0 .6 3± 0 .16g/L均降低 ;CD4+ 36 .6 1%± 5 .39%降低、CD8+ 30 .80 %± 7.36 %增高、CD4+ /CD8+ 1.2 2± 0 .11降低 ;sIL 2R 70 5± 2 84U/L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反复热性惊厥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 ;这一紊乱的机制可能参与了热性惊厥的发生 ,也可能是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示免疫调节剂的治疗对改善FC的预后和防止其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癞痫(EP)和热性惊厥(FC)患儿脑脊液(CSF)生长抑素(SS)含量及其与EP和FC发病机制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EP和FC患儿CSF中SS含量。结果EP组CSF中SS水平(139.59±45.95)ng/L明显高于FC组(89.71±37.51)ng/L和对照组(77.31±37.10)ng/L(P均<0 05);FC组CSF中sS水平(89 71±37 51)n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组EP和FC患儿CSF中SS水平与普通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SS参与EP发作,可能有致EP发作作用,而与FC的惊厥发作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癎(EP)和热性惊厥(FC)患儿脑脊液(CSF)生长抑素(SS)含量及其与EP和FC发病机制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EP和FC患儿CSF中SS含量.结果 EP组CSF中SS水平(139.59±45.95)ng/L明显高于FC组(89.71±37.51)ng/L和对照组(77.31±37.10)ng/L(P均<0.05);FC组CSF中SS水平(89.71±37.51)ng/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组EP和FC患儿CSF中SS水平与普通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SS参与EP发作,可能有致EP发作作用,而与FC的惊厥发作无关.  相似文献   

10.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 (FC)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FC患儿49例分为单纯性FC(SFC) 39例和复杂性FC(CFC) 1 0例 ,并设健康对照组 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TNF α及IL- 2水平测定。结果 FC组血清TNF- α及IL- 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t=3 .70 7 P <0 .0 0 1 ;t=2 .52 0 P <0 .0 5)。CFC组血清TNF -α及IL -2高于SFC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引起FC患儿惊厥的原因之一 ,而且FC患儿血TNF- α、IL- 2水平越高 ,惊厥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