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娟  栗河舟  丛娟  刘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78-1880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STIC技术)在产前筛查常见心脏位置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采集胎儿心脏的容积图像,再应用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进行分析,要求清晰显示上腹部横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并标明左右方位。结果:199例心脏位置异常胎儿心脏容积数据经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处理均获得满意的上腹部横切面及四腔心切面。其中右位心67例;左旋心5例;中位心7例;异位心2例;心脏移位107例;心脏异构11例。结论:判断胎儿心脏位置的主要切面是上腹部横切面和四腔心切面。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简易、准确,可作为产前筛查胎儿心脏位置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对胎儿唇腭裂进行产前诊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9月应用三维超声诊断仪对18例唇腭裂畸形的胎儿颜面部行二维、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并比较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出胎儿唇裂8例,诊断符合率100%;腭裂9例,诊断符合率90%;唇腭裂合计17例,总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二维超声是三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但三维超声图像更直观、立体、逼真,明显优于二维超声,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2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孕妇,给予患者二维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超声的诊断准确性以及不同类型CSP确诊率。结果超声诊断发现完全性切口妊娠30例,切口瘢痕与孕囊周边位置可见弧形、杆状以及星点状血流信号,少数患者该处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RI)为0.5~0.57的高速低阻性动脉频谱;部分性切口妊娠52例,切口瘢痕与孕囊周边位置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跟随病情进展其血流信号逐渐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RI为0.39~0.5的高速低阻性动脉滋养频谱;三维超声技术的诊断符合率93.90%,较二维阴道彩超的76.82%高,且三维超声技术的外生型混合包块确诊率66.66%,较对照组的0.00%高,内生型混合包块确诊率为85.71%,较对照组的0.00%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能显示二维阴道彩超无法显示部分卵黄囊结构,诊断准确性更高,在CSP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管雯娜  王彬  王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65-316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声像图表现及影响因素,选择最佳检查时间,提高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检出率。方法采用GEV73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妊娠妇女7871人次、孕18周以上胎儿口鼻结构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共检出唇裂及唇腭裂畸形6例,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检查中最安全、最易被接受的检查方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对1 817例孕16~40周的胎儿颜面部进行检查。结果:在1 782例正常孕检的孕妇中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4例,漏诊1例;在35例B超检查可疑胎儿唇腭裂的孕妇中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26例。所有病例均经引产及产后证实。结论:产前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 000例产妇40 062例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分别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进行唇腭裂产前筛查,并与产后颜面部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二维、三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产后颜面部检出唇腭裂56例(0.14%),其中二维超声检出46例,诊断灵敏度为66.1%(37/56),特异度为99.98%(39 997/40 006);三维超声检出54例,诊断灵敏度为91.1%(51/56),特异度为99.99%(40003/40 006);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产前检查中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三维超声可获得更好的空间信息,故其诊断敏感性相对更高,但两者联合应用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唇裂是一种常见的颜面部先天性畸形,可以是单纯性,也可以出现在综合征中,也可以伴发腭裂,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产前诊断有着重要意义[1].超声检查为产前诊断该病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技术,而常规二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与医师的经验有关.三维超声的应用使唇鼻结构的显示更为直观.本文收集了520例中、晚期妊娠产前三维超声检查资料,以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检查中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韩灿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130-2131
目的 探讨研究胎儿畸形唇腭裂使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和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胎儿畸形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胎儿畸形唇腭裂患者2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产后或引产证实.所有胎儿均采用了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观察对比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29例胎儿使用二维超声诊断准确17例,使用三维超声诊断准确28例,两种方法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超声对胎儿畸形唇腭裂的诊断价值较高,其中三维超声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及血清β-HCG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价值。方法:择取6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血清β-HCG、三者联合等检测方式,评估诊断结果。结果:三者联合检测方式,敏感度、准确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结论:针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血清β-HCG联合检测,准确度和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乳腺癌已成为卫生部重点筛查疾病,目前乳腺癌检查手段主要有三种:乳腺X射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核磁检查,其中乳腺超声以其无辐射、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等特点被推荐为常规筛查首选方式,但同时也存在成像范围小、特异性低、依赖医生经验等问题。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乳腺三维超声成像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优势与发展情况,和与新技术相适应的乳腺三维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分析与发展,展望了国产乳腺三维超声成像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 palate,NSCL/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筛选可能存在的保护因素,为临床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n=76)来源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菏泽市立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进行唇腭裂矫正手术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儿;对照组(n=76)来源于同一医疗机构门诊或病房,符合配对条件的非唇腭裂儿童。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父母进行42项可能导致发生唇腭裂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首先对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筛选的变量结合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及可能存在的保护因素。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作对照分析,进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包括:母亲孕期感染史(P=0.010)、家族唇腭裂遗传史(P=0.009)、母亲孕期饮食是否规律(P=0.007)、胎次(P=0.004)、母亲孕期异常情绪史(P=0.000)、父亲学历(P=0.000)。结论母亲孕期情绪异常、胎次增加、母亲孕期饮食不规律、家族唇腭裂遗传病史、母亲孕期感染史,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促进因素;父亲学历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唇腭裂残疾患儿80例,分A、B两组麻醉。A组以氯胺酮诱导,七氟醚吸入等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插管用肌松药,术中控制呼吸。B组采用以七氟醚诱导维持,另加局部麻醉,辅以少量芬太尼并肛纳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联合镇痛,插管不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结果:B组患儿完全清醒和气管拨管时间明显早于A组(P〈0.05),且该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安全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患儿清醒快,气管导管拔除早,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方燕璇 《现代保健》2014,(33):145-14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脊柱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1月在本院做常规产前检查的1024例中晚期妊娠胎儿进行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本研究中1024例晚期妊娠胎儿超声检查中,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共有脊柱裂胎儿38例。二维超声检查漏诊2例,误诊1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4.74%和99.9%;三维超声检查联合二维超声检查无漏诊和误诊现象,均对胎儿脊柱裂作出正确诊断,准确性为100%。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清晰、直观、准确地显示胎儿脊柱形态,可有效提高胎儿脊柱裂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乳腺微小癌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疑似乳腺微小癌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BI-RADS分类,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数据显示,在96例疑似乳腺微小癌患者中,共8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微小癌,同时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单项与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微小癌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BI-RADS分类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及灵敏度,对早期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计算可测层面的SPN平均灌注值。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SPN的良、恶性分组。结果恶性结节的BV、BF和PS值分别为(4.63±1.52)mL/100g、(98.36±48.25)mL/(100g·min)和(17.23±7.65)mL/(100g·min),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病例值(2.28±1.76)mL/100g、(46.33±30.23)mL/(100g·min)和(7.42±7.28)mL/(100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值分别为(5.13±2.52)s、(6.16±4.8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86%;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分别68%、64%、77%。BV+PS及BF+PS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均为82%,较应用单个指标的特异性增高。结论采用双源CT容积灌注技术诊断和鉴别SPN可提高检出率,可为早期确诊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7.
刘娜  激扬  边当绒 《医疗设备信息》2013,(12):160-161,14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腮裂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经住院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腮裂囊肿35例。结果25例为单纯腮裂囊肿;6例为囊肿并瘘管形成;4例为合并感染;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83%。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腮裂囊肿的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产前超声检查指南》,对860例中晚孕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共检查出胎儿异常55例,有效地避免了胎儿异常的误诊和漏诊,为优生优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玻璃体成像技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83例剖腹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经腹、经阴道以及3D玻璃体模式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83例患者中:①孕囊型40例,其中25例有活胎芽,15例无胎芽或胎芽停育;38例胎囊较小、胎芽小或无,故采取甲氨蝶呤(MTX)及介入治疗,2例行子宫半切手术;②团块型42例,其中全子宫切除7例,25例MTX及介入治疗,10例保守治疗;③超声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8.8%。两种类型患者的绒毛种植区均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3D成像成彩团样。结论3D玻璃体成像技术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瘢痕妊娠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较准确的信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估计病程及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肌骨超声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的价值,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JIA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和MRI对全部患儿进行检查,分析比较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全部患儿均接受体格检查,关节无明显受累率为49.23%(32/65),关节受累率为50.77%(33/65);32例无明显关节受累患儿,肌骨超声检查后显示阳性率为87.50%(28/32),MRI检查后显示阳性率为81.25%(26/32),二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骨侵蚀、滑膜增生、滑囊炎、腱鞘炎、肌腱炎、附着点炎、骨化等检出率方面,肌骨超声检查分别为87.50%、87.50%、91.67%、85.71%、86.67%、88.00%、92.59%,MRI检查分别为62.50%、56.25%、50.00%、50.00%、53.33%、64.00%、70.37%,肌骨超声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上述征象均为肌骨超声检查的主要影像学特征。结论肌骨超声应用在JIA的诊断检查中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