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袁长津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袁教授认为该病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感受外邪等有关,乃诸多因素导致心阳受损,痰浊、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致病。并将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临床体会相结合,对该病分型论治:心胆气虚、痰浊扰心证,常用柴芩温胆汤加减治之;气阴不足、心脉失养证,常用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治之;痰瘀互结、痹阻心脉证,常用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化裁治之。袁教授论治思路独到,谨守病机,灵活用药,为心律失常的辨证及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寐,证属痰热内扰,痰浊中阻,心神不宁所致不寐,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宁神。郁症,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致郁证,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眩晕,治宜理气化痰。癫狂,证属痰热扰心所致狂证,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指出:温胆汤证的病机是痰和热,其方的要点是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3.
从肝辨治心脏神经官能症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梅 《河北中医》2007,29(5):417-417
2003-06—2005-06,笔者从肝辨治心脏神经官能症9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为本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男21例,女69例;年龄18~55岁,平均38岁;中医辨证分型[1]:肝郁血虚、心失所养型30例,肝郁化火、痰火扰心型35例,肝郁血滞、心脉痹阻型25例。1.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25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永明  蒋梅先 《北京中医》2005,24(3):131-13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 5 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的特点。结果 各证型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阳气虚衰证组>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痰阻心脉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综合严重程度(冠脉病变积分)从大到小依次为:1)Leaman积分为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气虚证组;2 )Gesini积分为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将病人分为痰阻心脉证组和非痰阻心脉证组,则无论ACS患者所占比例还是冠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综合严重程度,均为痰阻心脉证组>非痰阻心脉证组。结论 痰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应重视治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5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的特点.结果各证型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阳气虚衰证组>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痰阻心脉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综合严重程度(冠脉病变积分)从大到小依次为:1)Leaman积分为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气虚证组;2)Gesini积分为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将病人分为痰阻心脉证组和非痰阻心脉证组,则无论ACS患者所占比例还是冠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综合严重程度,均为痰阻心脉证组>非痰阻心脉证组.结论痰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应重视治痰.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与胸痹心痛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病机关键为痰瘀内阻脉络。治疗上痰瘀同治;风痰瘀阻、心脉不畅证宜息风化痰、祛瘀通脉,痰热腑实、心脉瘀阻证宜清热祛瘀、化痰通腑,气虚挟痰、痹阻心脉证宜益气化痰、畅通心脉,阴虚挟痰、瘀阻脉络证宜滋阴化痰、活瘀通脉。  相似文献   

7.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表现为心神失常的功能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虽然累及脏器多,笔者认为其发病因于肝,提出从肝论治该病,分为肝郁血虚、心失所养型,肝郁化火、痰火扰心型,肝郁血滞、心脉痹阻型几个证型进行治疗,从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总结吴深涛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不寐的经验。吴深涛教授认为2型糖尿病不寐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交,分6型论治。(1)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合酸枣仁汤、交泰丸化裁;(2)阴虚血少、心火上炎症,治以天王补心丹化裁;(3)胃失和降证,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4)胆郁痰扰证,治以黄连温胆汤加减;(5)肝郁气结、心胆不宁证,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6)血虚寒凝证,治以当归四逆汤化裁。临床多以经方化裁辨证论治,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何华教授针对肝胆气郁、痰火扰心型不寐,治以疏肝解郁、清化痰热、镇心安神之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心火内盛、阴不敛阳型不寐,治以清心泻火、滋阴安神之法,以清宫汤合枳实芍药散、甘麦大枣汤加减;阴虚火旺、挟痰内扰型不寐,治以滋阴清热、化痰安神之法,以眠安汤(自拟方)治疗;瘀血内阻型不寐,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立忠教授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对痰邪壅肺型风痰咳嗽治以疏风固表,化痰止咳;对痰湿中阻型眩晕治以化痰和胃,健脾补肾利湿;对痰火内扰型失眠治以化痰和胃,清热除烦;对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治以祛风活血,化痰通络;对痰火上扰型耳鸣治以清肝泻火,祛痰和胃,均获良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是王立忠教授临证特色之一。同时,王老在治疗中注意固护脾胃,强调健脾运脾,所谓“脾胃为生痰之源”之理。通过介绍王老从痰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经验及辨治验案,与同道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支病例辨证分为痰热郁肺型和寒饮伏肺型。痰热郁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清热化痰药物;寒饮伏肺型给予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温化寒饮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1例,临床治愈率26.3%,有效53例,有效率66.2%,无效6例,无效率7.5%。[结论]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栗锦迁教授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或取其法而不用其方,治疗证属胆郁痰热、胆胃不和,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多种疾患;使用中强调其"清胆"作用,治疗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清热除烦。医案一中眩晕属痰热郁阻证,医案二失眠属痰热扰神证,医案三心悸属痰热互结证,治以清热化痰、清热涤痰。栗主任强调黄连温胆汤的运用,要领会痰热、脾胃、情志几个关键点,如恶心欲呕、纳呆、大便不调、腹胀满等脾胃系症状,以及心烦、胆怯、头晕、失眠、头痛等情志方面的表现。本方结合不同的加减可以治疗心悸、脏躁、眩晕、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等。  相似文献   

13.
总结庞国明从痰论治2型糖尿病的经验。提出"痰病致消"论,认为"肥壅"是2型糖尿病的萌发土壤;痰浊、痰热蕴化酿成的过程是2型糖尿病病程中的始动因素;痰遏中土、土壅木郁、津精布运失常、谷精滞壅血中是导致血糖升高的重要环节;痰热耗津损气、气阴受损是"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诸症的内在因素。其治以翰和中州,治痰为要,或化痰降浊,或化痰清热以运土达木,调和升降。痰浊中阻证治以燥湿化痰、升清降浊,方以和中降浊调糖饮主之;痰热内蕴治以化痰清热、和中调糖,以清热化痰调糖饮主之。  相似文献   

14.
痛风性关节炎23例分型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春  崔国伟 《新中医》1995,27(6):21-22
对23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以中医分型辨治,湿热型治以清热利湿;脾虚湿阻型治以补脾益气除湿;痰瘀痹阻型治以化痰祛瘀通络络。治疗结果经3个月治疗,临床治愈17例,好转6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近5年全国各大地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2011年9月—2016年9月发表的有关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257例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排名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气滞血瘀证阴寒凝滞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衰证。各地区证型分布为:东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阻证多见;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心血瘀阻证多见;华南地区痰阻心脉证和阴寒凝滞证多见;西北地区气虚血瘀证和痰阻心脉证多见。结论:近5年全国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多见于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阻心脉证。该研究结果对临床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更大样本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不断完善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分型辨证的治疗方法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182例,治法上,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肝风痰热型平肝息风、清热化痰;痰阻中阳型清热化痰和胃。方用温胆汤加黄芩,黄连;心肾两虚型益肾填精,养心安神.方用大补元煎加酸枣仁,远志;气血两虚型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结果痊愈145例,好转37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运重建围术期中医证型变化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205例ACS患者冠脉血运重建术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血瘀阻证组(140例)、气阴两虚证组(42例)、心肾阴虚证组(13例)、痰阻心脉证组(10例)4组。于术后第1天、第3天再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患者证型变化;分析不同证型患者住院期间与随访6个月预后的差异。结果 20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3支病变90例(43.9%),C型病变124例(60.5%)。痰阻心脉证组复杂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血运重建术后心血瘀阻证减少,痰阻心脉证明显增加。随访6个月时痰阻心脉证组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分别为30.0%、5.0%、4.8%、0%)。结论 ACS围术期主要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证。血运重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瘀证,痰阻心脉证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不同辩证类型CRP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心脉瘀阻型(24例):痰热扰心型(20例);气阴两虚型(11例);心阳虚脱型(5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病人发病时间在24h内,抽取肘静脉血,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RP值,并分另q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和4组病人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组不同中医类型病人CR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4组病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痰热扰心型〉心脉瘀阻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脱型。结论:急性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不同CRP值也不同。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有相关性,CRP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路志正教授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心痛,非独心也.心与胆经脉相连,功能相属,胆的功能影响于心所发心痛为胆心痛,胆心痛病位在心,由胆所引起.如胆都化火,胆火扰心 胆气虚怯、心神失养 胆气都结、心脉瘀阻 痰瘀交结等皆可导致心的病变而发胆心痛.胆心痛的辨证重在辫病位,辨兼证,辨虚实.胆心痛的分型治疗属于胆火扰心者宜清胆宁心 胆气虚怯者宜温胆宁神 胆气郁结、心脉瘀阻者宜利胆舒心 痰瘀互结者宜清胆和胃,化痰通络.  相似文献   

20.
痰热证是内科杂病的常见证型,朱建贵主任从痰热论治眩晕、失眠、冠心病取得良好疗效。针对痰热证眩晕治以清热化痰、降逆通窍,临证多用黄连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对痰热证失眠以清心化痰、镇静安神为基本治法,以黄连温胆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痰热型冠心病以清热化痰、行气宽胸散结为大法,方选小陷胸汤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