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锐  孔祥泉 《放射学实践》2001,16(6):432-433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 ,MRI在胃肠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MRI已成为胃癌影像学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就胃癌的MRI研究做一综述。体外研究体外高场强MRI是临床前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由于没有活体研究时的诸多限制 ,可用于研究胃壁各层次信号特点和胃癌浸润深度。通过调整磁场梯度、视野和矩阵大小 ,其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 0 .1mm ,通过反复信号平均 ,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胃壁的体外高场强MRI与组织切片对照 ,MRI能显示胃壁的粘膜层 ,粘膜下层 ,和肌肉层。新鲜的和经过固定的胃壁标本的粘膜下层在T1WI和T2 WI…  相似文献   

2.
胃癌术前TNM分期的CT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T一直作为术前诊断胃癌胃外侵犯的重要手段,但其作用存在争议,近年来,CT设备及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术前应用CT进行胃癌分期又重新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胃癌TNM分期的CT征象及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高场强MRI与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的对比研究,探讨MRI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胃癌术后复发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卡方检验对上述检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例胃癌术后患者经于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术后吻合口复发者30例,吻合口正常但发生周围及远处转移者10例,无复发者13例.MRI、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3种方法诊断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86.9%、92.4%、90.6%、95.2%,70.0%、86.9%、77.3%、87.5%、68.9%,96.6%、91.3%、94.3%、93.5%、95.4%;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包括胃外组织浸润、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76.9%、92.4%、92.8%、90.9%,52.5%、76.9%、58.4%、87.5%、34.4%,72.5%、84.6%、75.4%、93.5%、50.0%.诊断吻合口复发:MRI显著优于X线钡餐造影(x2=4.90,P<0.05),MRI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包括胃外组织浸润、转移):MRI显著优于X线钡餐造影(x2=12.46,P<0.05)和胃镜检查(x2=5.26,P<0.05).结论 在评价胃癌术后复发(包括胃外组织浸润、转移)中,MRI优于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MRI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的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的X线钡餐造影表现与CT特征以及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15例,包括平滑肿瘤11例,平滑肌肉瘤4例,13例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6例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4例食管平滑肌瘤包括腔内型和腔外型各2例,X线钡餐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和粘膜皱襞受压推移,3例边缘呈“屋檐征”,9例胃部平滑肌类肿瘤包括腔内型5型,腔外型和腔内外型各2例,X线钡餐造影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4例胃平滑肿瘤(4/7)有“桥”形皱襞形成,CT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影,1例胃平滑肌瘤密度均匀,2例平滑肌肉瘤密度不均匀,2例小肠平滑肌肉瘤均为腔内外型,CT扫描表现为小肠区多个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结论:X线钡餐造影是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基本的首选检查方法,CT作为重要的补充检查特别是对于腔外型和腔内外型病变,二者结合使用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对胃肠道平滑肌类肿瘤的诊断价值,并对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6.
胃癌术后复发及残胃癌的供血动脉造影技术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为国内常见肿瘤,复发性胃癌及残胃癌患者一般失去再次手术治疗的机会。我们选择17例复发性胃癌和残胃癌患者,研究探讨残胃病灶的供血动脉DSA造影技术。寻找出残胃病灶的供血动脉后,进行灌注化疗和灌注化疗 碘化油混悬剂栓塞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为复发性胃癌和残胃癌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疗效差,死亡率高,是医学界需尽快研究的课题。本文报告我院近十年来收住之胃癌(1992-2001),选有完整X线资料,并经手术,病例证实的200例,复习学习有关文献进行临床X线分析,以提高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胃癌全食管浸润临床比较少见,我们遇到1例,由于术前检查不仔细,不仅食管X线照片未包括全部病变,而且更未进一步检查胃部,从而漏诊,临床以食管下段贲门癌手术时才发现,特报告如下,以响读者。  相似文献   

9.
胃癌CT检查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进展期胃癌术前CT分期,确定胃癌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地手术探查。方法 对67例胃癌患者进行CT扫描,对无周围器官和远处转移者进行手术,手术所见和CT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CT扫描对于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手术所见与CT表现的符合率为92%。结论 进展期胃癌的术前CT检查能够准确地对胃癌进行CT分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16层螺旋CT对胃癌述前TNM分期的诊断与手术病理比较,探索其在确定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72例不同年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疑诊胃癌患者,行常规16层CT平扫加增强三期薄层扫描,扫描后数据经过图形工作站进行二维、三维容积重建处理,多方位显示胃癌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侵犯胃壁程度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范围,周围各组淋巴结大小及范围,按照国际统一的TMN分期法进行TNM的CT术前分期,并与手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16层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对照,T分期的准确性94.4%,能够显示黏膜和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侵犯程度;N分期:N0准确性100%、N1准确性90.5%、N2准确性100%。CT多期增强可区别血管与淋巴结,可显示5mm直径的淋巴结影,特别是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扫描特异性较高,有显著差异,淋巴结检出水平明显提高,但直径小于10mm淋巴结敏感性减低;M分期准确性达100%,清晰显示肺转移、肝转移、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大小。16层CT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95%,特异性80%,准确性92%,阳性预测值98%。结论:16层CT常规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合并图像后处理分析,可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是胃癌术前准确分期的可靠方法,对合理制定手术前计划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结合胃镜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比,探讨MSCT结合胃镜在指导胃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多角度多平面观察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胃壁浸润程度和胃周侵犯、邻近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等情况,结合胃镜检查,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结合胃镜做出的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比,符合率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MSCT与胃镜结合,能在治疗前明确胃癌的分期,对临床指导患者治疗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并对患者的预后做出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贲门周围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仍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探讨及分析贲门区癌肿的X线表现,为早期发现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选择近年来我院确诊的贲门周围癌患者112例,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常规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对胃癌的诊断检查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复发的18例,发病年龄在45-70岁之间,术后复发l-10年不等,主要症状以腹痛、乏力、贫血进行性消瘦等临床表现。X线钡餐表现:(1)吻合口改变,在18例中,其中3例残胃吻合口复发,X线表现为吻合回延长,狭窄、僵硬,1例形成吻合口梗阻。(2)残胃局部淋巴结复发转移4例,钡透检查时在贲门周围及小弯侧出现园形较浅弧形压迹,局部粘膜变平,残胃固定(图1)。(3)肠系膜转移改变5例,主要表现为肠间距增宽,排空明显增快,部分钡剂呈分节改变。B超表现:(1)吻合口周围改变8例,主要在左上腺是不规则的包块,似假肾征,中央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我科2000--2003年消化道造影所诊断的360例食管癌患者,结合其临床资料粗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介绍了血清Tg、血清TgAb、^131I-WBS、血浆内源性放射性碘化甲状腺激素层析测定、^201T1显像、^99mTc-MIBI显像以及放射性标记抗Tg抗体免疫显像等在DTC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和作用,并对手术、^131I治疗、外放疗、化疗和甲状腺激素治疗在DTC术后复发或转移处理中的价值和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胃癌MRI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R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MRI对胃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已逐渐引起临床关注,介绍了有关MR扫描技术,对比剂的应用,可胃癌诊断和分期的作用和限度,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无创伤诊断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口服胆囊造影后随即作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对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率明显提高,我们对21例口服胆囊造影的阴性病人随即进行了胃肠钡餐检查,发现有胃肠道病变14例,阳性率67%,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溃疡3例,胃窦炎4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14例中手术证实2例,12例按溃疡病和胃窦炎治疗均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18F-FDG PE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41例临床疑胃癌术后复发患者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并参考近期病理检查、CT或核素骨显像结果:结果①21例复发患者(经组织病理学、CT、核素骨显像及临床随访证实),PET检出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为90.5%,特异性8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2.6%、88.9%和85.4%。②21例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中,PET与CT均阳性13例共16例次,PET平均每例次检出病灶数多于CT。③12例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化疗后共进行15次PET复查。5例化疗后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17~36个月均存活,7例化疗后PET显像示化疗效果欠佳.存活时间为6~10个月。结论^18F-FDG PET显像是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有用方法,并对监测胃癌术后复发的化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在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诊断及其与术后肉芽肿、纤维化的鉴别。资料与方法:选择32例经随访、手术或穿刺证实直肠癌局部复发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15例术后正常改变作比较。结果:32例局部复发病例表现:骶前和/或会阴部均见结节或肿块,除3例外,25例骶前肿块呈不对称性分布,增强后大部肿块有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块累及邻近肌肉、器官有23例,其他表现有骶骨侵犯、盆壁淋巴结肿大或有远处转移。15例术后无复发病例CT表现:12例见骶前斑片、索条状阴影,3例见软组织块影,左右对称或呈均匀分布,无会阴部肿块,无肌肉或邻近器官侵犯。结论:CT可以较早期检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以及与术后肉芽肿及纤维化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