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胃食管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胃瘫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均治愈。最短的7天.最长的42天。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6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胃瘫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采用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胃食管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后胃瘫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无一例需再行手术,其中4例15d内痊愈,9例20d内痊愈,3例25d内痊愈,平均痊愈时间18.2d。结论术后胃瘫综合症容易与机械性梗阻相混淆,其主要的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采用保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伟文  刘向赟 《当代医学》2009,15(15):96-9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2006年施行的363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共发生胃瘫i7例,发生率约4.68%,均发生术后5~11天。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治愈时间为16~37天,平均26.5天。结论胃瘫属于胃肠动力功能性疾病。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对本病可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施行的323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共发生胃瘫15例,发生率4.64% ,均发生于术后4-12天,14例经保守治疗30天内治愈,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时间更长,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原因分析及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聪 《甘肃医药》2011,(3):173-17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PGS)的原因、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至2010年我院21例胃癌行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胃瘫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住院治疗时间为13-30天。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等是术后胃瘫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细致全面的护理,胃瘫可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瘫11例,发病率5.1%,所有病人均予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及近段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者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手术后12~45天恢复胃动力并痊愈出院。结论: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胃管减压、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及中医等非手术治疗,胃瘫均治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正春  吴春林 《河北医学》2007,13(5):584-58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8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胃瘫18例,均发生于术后4~10d.病人经保守治疗,69%于术后2周内治愈,35d内全部治愈.结论:术后胃瘫综合症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继发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易与机械性梗阻混淆,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及治疗费用.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再次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均于术后10~4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胃镜检查及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采用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予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及中医疗法等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胃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胃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采用促动力药物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3.
姚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38-39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0月~2006年10月胃大部切除术后23例患者(占同期术者的3.8%)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4-12天。20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3例于胃瘫后第14、15、20天分别行空肠造瘘术1周后治愈。结论: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可行空肠造瘘术解决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2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保守治疗(8~11)天后恶心、呕吐、腹胀痛等征状开始缓解,(21~37)天胃肠功能恢复,22例患者全部痊愈,平均(28.34±5.21)天出院,无1例患者再次手术。结论:胃大部切除术胃瘫综合征患者根据胃造影、临床表现以及胃镜可以诊断,以综合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23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术后胃瘫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无一例需再行手术。结论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腹部术后胃瘫诊断与治疗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中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21-122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腹部术后胃瘫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胃瘫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均治愈,最短的7d,最长的51d。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8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胃瘫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边登峰 《吉林医学》2012,(5):1035-1036
目的:探讨胃肠及胆道手术后胃瘫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行胃肠及胆道手术的患者中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经保守治疗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胃肠及胆道手术后胃瘫的原因包括精神紧张、高龄、恶性肿瘤等,在诊治中要加强影像学检查与积极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一例再手术,患者均于2~5周内恢复胃动力,最短12d,最长35d。结论:术后胃瘫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采用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术后胃轻瘫:附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东兴  皆绪斌 《铁道医学》1995,23(3):151-152
通过12例术后胃轻瘫病人的临床分析,指出术后胃轻瘫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排空障碍。X线钡餐、胃镜、核素扫描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保守治疗可以治愈,胃复安、吗丁啉有良好效果,切忌再次手术治疗。行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PAFPG式)可预防术后残胃轻瘫。  相似文献   

20.
张一峰  王爱东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76-107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以机械性梗阻行开腹手术,1例术后小肠瘘,经胃空肠造瘘肠内肠外营养治愈,其余17例均行保守治疗,15天 ̄42天内胃肠功能恢复。结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可靠的方法,耐心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是治疗PGS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