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家兔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实验性RA家兔双侧"肾俞"穴,运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家兔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 RA模型组关节滑膜液中IL-1β、TNF-α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艾灸治疗组关节滑膜液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低于RA模型组(P<0.05, P<0.01).结论艾灸治疗能抑制RA滑膜细胞分泌IL-1β、TNF-α,对抑制滑膜炎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老瓜头生物总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IL-4、IL-10的含量;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NO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老瓜头生物总碱能够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及NO含量,升高IL-4、IL-10含量.结论 老瓜头生物总碱的抗炎作用可能与下调致炎因子(IL-1β、TNF-α、NO),上调抗炎因子(IL-4、IL-10)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妇科盆消灌肠液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妇科盆消灌肠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组及正骨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足肿胀、足关节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妇科盆消灌肠液高剂量组、正骨水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减轻(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妇科盆消灌肠液高剂量组、正骨水组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妇科盆消灌肠液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伯氏疏螺旋体全菌蛋白首次皮内注射,再次腹腔注射加强免疫诱导Lewis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并通过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探讨该模型发病机制。 方法 将雄性Lewis大鼠54只随机分为螺旋体低剂量组、螺旋体中剂量组、螺旋体高剂量组、完全弗氏佐剂组、不完全弗氏佐剂组及PBS组,每组9只。采用关节炎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大鼠的发病程度和病理特点。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RF、TNF-α、IL-1β、IL-6和IL-17含量。 结果 螺旋体高剂量组大鼠关节炎发病率为66.7%。病变关节病理显示关节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软骨及骨质侵蚀,呈典型的关节炎改变。螺旋体高剂量组与完全弗氏佐剂组相比关节炎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RF、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体高剂量组与PBS组相比关节炎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RF、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伯氏疏螺旋体全菌蛋白成功诱导大鼠关节炎,与人类RA的发病及病理特点极为相似,是研究RA较理想的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艾叶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巴布剂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体重、足趾部肿胀程度、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水平以及骨关节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其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各治疗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及模型组每天以空白巴布剂给药,各治疗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萃取物巴布剂给药。测量各组肿胀程度,治疗两周后测大鼠体重并评估关节炎得分;给药21d后取血测IL-1β、IL-17、TNF-α含量并观察病理切片。[结果]治疗组在一般行为、体重、病变关节炎症反应、关节肿胀缓解程度、关节炎评分降低等指标上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艾叶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巴布剂能够明显地下调AA大鼠血清中的因子IL-1β、IL-17和TNF-α的水平。病理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滑膜组织增生、血管翳形成减轻,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艾叶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巴布剂可有效减轻AA大鼠的关节病变。其可能机理在于萃取物干涉了RA所导致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一氧化氮( NO)、IL-18的变化,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发病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足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AA模型),对照组足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通过关节炎评分、X线评分、病理评分等评价炎性程度;免疫后第42天处死大鼠,取血后用ELISA法测TNF-α、IL-1β、NO、IL-18水平;取大鼠踝关节做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NO水平明显升高(P <0.05)2,组IL -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造模成功;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1β、N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提示TNF-α、IL-1、NO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赤雹果水提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赤雹果水提物(WFTD)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弗氏完全佐剂致AA大鼠,给予WFTD灌胃治疗21天,观察各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水平.结果:WFTD各治疗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A模型组(P<0.01).结论:WFTD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异常的免疫功能和维持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取雄性SD大鼠,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雷公藤组、姜黄素衍生物FM0807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关节炎症指标及血清中TNF-α、IL-1、IL-6的水平。结果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各组能降低血清中TNF-α、IL-1、IL-6的水平,中、高剂量组能有效降低关节炎症指标,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荆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红霉素对佐刑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连续7d,直至第28d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后用放免法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均成抑制作用。结论:红霉素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蜂针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动物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蜂针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动物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应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造模,观察了蜂针对实验大鼠的血清及滑膜浸液 IL-1β、IL-6的变化,以氢化可的松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 蜂针治疗组的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的IL-1β、IL-6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表明蜂针具有抑制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的作用,以阻止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了蜂针对AA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可能是蜂针治疗RA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P物质(SP)的干预作用.方法:以AA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造模成功后,予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治疗30天,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滑膜中的TNF-α、IL-1β、SP以及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以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后各组织SP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和滑膜中的SP、TNF-α、IL-1β和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0天后,给药组大鼠的右足趾肿胀较模型组减轻(P<0.05),给药组大鼠血液、滑膜中TNF-α、SP及滑膜中IL一1β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而脊髓后角中SP水平未见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除降低血清和滑膜中的TNF-α、IL一1β水平外,还可能与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的SP水平有关,但对中枢SP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程氏蠲痹汤加减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胎牛血清组、程氏蠲痹汤加减方(JBT)组、雷公藤多苷片(TGT)组、JBT+sc-13143组、正常大鼠血清组以及阴性对照组。采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和冷水吹风刺激的方法复制风寒湿痹阻型AA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培养基中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JBT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胎牛血清组、正常大鼠血清组以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BT+sc-13143组与JBT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氏蠲痹汤加减方能有效下调A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AA)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以雷公藤多甙作为阳性药物对照,观察高三尖杉酯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SP及IL-1β、TNF-α的影响.[结果]经高三尖杉酯碱,雷公藤多甙干预后,AA大鼠血清与滑膜中TNF-α、IL-1β含量,以及血浆,滑膜中SP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高三尖杉酯碱有与雷公藤多甙相类似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明显抑制AA大鼠血清与滑膜中TNF-α、IL-1β含量,以及血浆、滑膜中SP含量的分泌和释放,起到治疗AA大鼠关节炎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痹康饮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关节炎指数评价、继发病变关节X线放射学和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观察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对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作用。结果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治疗后,关节炎指数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改变程度痹康饮合剂组最小。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与各组IL-1β、TNF-α的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痹康饮合剂组、甲氨喋呤组水平大致相同(P>0.05)。结论IL-1β、TNF-α异常增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痹康饮合剂治疗可以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IL-1β、TNF-α表达及其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ELISA法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含量变化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滑膜组织MVD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中IL-1β、TNF-α及滑膜组织MVD均明显下降(P0.01),且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1β、TNF-α表达而发挥抑制关节滑膜血管新生作用,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毒伸筋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清毒伸筋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和牛II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清毒伸筋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各治疗组灌服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8 d后,各组小鼠主动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结果:清毒伸筋汤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的水平,其中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清毒伸筋汤中剂量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效果相当。结论:清毒伸筋汤能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进一步阻止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10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内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EBI)10mg/kg·d,连续注射15d。直至25d对大鼠足爪肿胀度的抑制有显著性时,用ELISA法检测各组AA大鼠血清中TNF-α、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低于模型组,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10mg/kg·d灯盏细辛注射液明显抑制了AA大鼠血清中TNF-α、Leptin的表达水平,灯盏细辛注射液明显改善了AA大鼠继发侧足趾关节肿胀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Ⅱ型胶原蛋白(CⅡ)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研究外周淋巴器官及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口服和未口服CⅡ的大鼠外周淋巴器官中TNF-α水平的变化,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液中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口服耐受的AA大鼠的外周淋巴器官和关节液中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未口服CⅡ的AA大鼠.结论:口服CⅡ诱导免疫耐受可以有效降低TNF-α水平,从而治疗佐剂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藤碱(SINO)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INO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60、120、240 mg/kg),雷公藤多苷(TPT)组(剂量为30mg/kg);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足跖皮内注射复制从模型;各组于造模后第12天开始给药,连续12 d;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大鼠足趾肿胀度及关节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滑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滑膜细胞-1β mRNA、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各剂量组SINO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抑制滑膜细胞产生IL-1β、TNF-α,降低滑膜细胞IL-1β mRNA、TNF-α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恢复AA大鼠滑膜细胞的形态.[结论]SINO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滑膜细胞分泌炎性介质,恢复滑膜细胞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测大鼠关节液中NO的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EHSA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原花青素显著减低AA大鼠足跖炎症组织中NO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1β、TNF-α的水平,同时下调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原花青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TNF-α和IL-1β的水平,抑制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减少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