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神经炎因风中经络所致。多为经络空虚受风,审证求因,治宜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方用口僻汤。治疗150例,痊愈132例,显效12所,好转3例,无效3例。指出治疗及时二三星期可开始恢复,1个月可恢复正常,若病久气血虚的或气滞、痰浊瘀血,壅塞脉络,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2.
韩廷雨 《河北中医》2005,27(10):789-789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一种非化脓性面神经损害。2001-06—2004-06,笔者自拟口僻牵正汤内服加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1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拟乌透汤外用治疗口僻黑龙江省讷河市团结医院盛荣先(161341)自1985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乌透汤夕明治疗口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共32例.其中男ZI例.女11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52岁.患左侧面瘫18例.右...  相似文献   

4.
5.
李宝珍 《北京中医》2006,25(2):123-124
口僻,亦称面瘫,俗称“吊线风”,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其病因主要是由于络脉空虚,感受风邪,风痰阻络所致。一般经过1~2个月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若逾期未恢复者,多为久病气滞、痰浊、瘀血闭阴脉络,恢复较慢;若经治6个月以上,仍效果不佳者,往往恢复比较困难,一般多留有口眼歪斜后遗症,但也有极少数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抽搐,故本症可归于中医“瘛[疒从]”范畴。笔者应用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在养血熄风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口僻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穴位贴敷治疗口僻殷纳新,袁少英(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519015)关键词口僻,穴位贴敷治疗欧阳某某,男,19岁,学生,1992年9月5日初诊。患者于2个月前晨起时,发现面部无力,嘴角歪斜。入院诊断为“左侧面瘫”,经针刺及服用维生素B1、强的松、地巴唑等...  相似文献   

7.
自1980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乌透汤外用治疗口僻(面神经麻痹)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病例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共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52岁。患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14例,  相似文献   

8.
刘静生 《河南中医》1998,18(2):43-44
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口僻26例小结刘静生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院(475001)指导刘学勤主题词龙胆泻肝汤/治疗应用口眼歪斜/中药疗法口僻,俗称“吊线风”、“面瘫”、“面中风”等病名。笔者现将近来资料较为完整的口僻治案26例小结于后。1临床资料26例中,...  相似文献   

9.
李宝珍 《北京中医药》2006,25(2):123-124
口僻,亦称面瘫,俗称"吊线风",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其病因主要是由于络脉空虚,感受风邪,风痰阻络所致.一般经过1~2个月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若逾期未恢复者,多为久病气滞、痰浊、瘀血闭阴脉络,恢复较慢;若经治6个月以上,仍效果不佳者,往往恢复比较困难,一般多留有口眼歪斜后遗症,但也有极少数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抽搐,故本症可归于中医"瘛"范畴.笔者应用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在养血熄风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口僻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口僻又称面瘫、歪嘴风等,临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本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口僻疗效显著,并且无毒副作用,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6例,女24例;左侧32例,右侧28例;病程1个月以内50例,1~2个月6例,3个月以上4例;属于风寒证型48  相似文献   

11.
<正>口僻即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也有人将其叫作"歪嘴巴""吊线风",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口眼■斜,也称面瘫。本病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变,多由风邪入侵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性的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特点。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头面,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经脉功能失调时,可导致口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庄文琪 《光明中医》2008,23(2):179-179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临床症状是口眼歪斜,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入风门中,相当于西医面神经麻痹,属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13.
贺利飞  曹新超 《中国针灸》2001,21(10):637-637
焦玄、李志超在《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一文中指出 :“经络是人体内的一个信息系统” ,而“经气就是运行于这个系统中的信息 ,经络结构就是人体信息传输的通路”。由于“脑为元神之府 ,所以经络信息系统的核心职能在脑 ,脑可认为是经络信息系统的中枢”[1] 。经络既是一个信息系统 ,就必然存在着信息反馈与控制的两大机制 ,经气可认为是由精气和神气两大类信息组成 ,五脏六腑之精气应是反馈信息 ,脑神气应是控制信息。经络既是一个信息系统 ,就必然有一个信息加工处理中心或指挥控制中心 ,只有经过这个信息加工处理中心 ,各种信息才能变…  相似文献   

14.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歪嘴风”。本病发病急 ,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 ,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多由经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 ,以致气血阻滞 ,肌肉纵缓不收而成。杨长森主编的《针灸治疗学》1985年版第 85页“面瘫”一节中引用《内经》“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 ,急则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 ,颊筋有寒 ,则急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弛纵缓 ,不胜收故僻”。谓之阐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似有不妥之处 ,特述如下 :查《灵枢·经筋》篇“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太阳为目上纲 ,阳明为…  相似文献   

15.
口僻又称吊线风 ,现代医学称面神经炎 (或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多数人在 2 0岁至 4 0岁发病 ,儿童亦可出现。临床上通常急性起病 ,于数小时至几天达到顶峰 ,大多在起病前有同侧牙痛 ,耳内、乳突区或面部轻度疼痛。病侧面部表情肌肉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 ,眉毛下垂 ,睑裂扩大 ,鼻唇沟平坦 ,口角下垂 ,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人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等 ,以及出现口角流涎 ,说话吐字不清等。本证是由正气不足 ,络脉空虚 ,卫外不固 ,风邪乘虚入中脉络 ,气血痹阻而发生。本人应用中医的推、拿、揉、点按等手法治疗口僻18例 ,疗效满…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70年以来,自拟“通经活络饮”治疗(口呙)僻84例,其中男49例,女35例。均有口角歪斜,二目不能闭合,鼓腮漏气,吃饭喝水即从口角流出,发病突然,精神紧张之特点。病程<3日者52例,>7日者32例。经治疗后,治愈时间7天者40例,14天者31例,21天者9例,46天者3例,68天者1例;总有效率为100%。通经活络饮:鸡血藤25克,丹参20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口僻亦称“面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歪嘴风、吊线风” ,自 1972年至今 ,采用推拿、外贴陈氏牵正膏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和气血虚亏及肝气郁结引起的口僻 70 0例 ,均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70 0例中 ,男 3 10例 ,女 3 90例 ;年龄最小的 2岁 ,最大的 76岁 ,2 0岁~ 5 0岁较为常见 ;病程短者 3h~ 6h ,长者 10余年。1 2 诊断标准1 2 1 病 史 发病急骤、常为单侧 ,多数患者有明显被风寒湿邪侵袭及气血虚亏和肝气郁结病史。1 2 2 症 状 轻者 :面部感觉异常 ,伴有头痛、鼻塞、颈部发紧不适 …  相似文献   

20.
耳穴压豆治疗小儿口僻症治疗取穴:面颊、口、眼、交感、脾、肝。先用75%酒精棉棒消毒耳部,将王不留行籽以胶布固定在穴位上,每穴按压2~3min,每日按压4~5次,以加强刺激。双耳轮换治疗,3天换1次。治疗4例小儿口僻症(面神经麻痹),年龄1岁3个月~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