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仲景对津液敷布障碍所致燥证的证治八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燥证病机本质,从结合临床实际来分析,主要体现在机体津液不足或津液敷布障碍两方面,从古贤医家到现代医家对前者证治方面认识较为全面,但对后者证治认识不详。仲景虽在《伤寒杂病论》中未提及“燥证”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认识散在于书中,对后世治疗燥证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试从总结仲景对津液敷布障碍所致燥证的证治八法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00-2301
燥邪为六淫之一,致病广泛,论及治法多以滋阴、增液、清凉等法为主,治法相对较为单一,从仲景学说入手,则治法多样,用方灵活,可以说仲景治疗燥症将"汗、吐、下、温、清、消、补、和"八法涵盖无余,应用仲景学说,对攻克当今一些难治性燥证无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燥邪与燥证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燥证研究亟待理清燥邪与燥证关系,而古今论燥理论多有疏漏或歧义。鉴此,本文以审证求因为本,综览既往文献,从六气气化属性认识燥邪与燥证内涵,倡论燥邪之正化、兼化、从化及内外传变,以"类燥"阐释内生燥邪,分析燥邪与类燥之邪引发内外燥证之情。其后得出燥邪与燥证关系之结论:1.燥证均由燥邪所致;2.燥邪有本气燥邪、变生燥邪和内生燥邪之别,均能导致外燥证和内燥证;3.外燥证多由本气燥邪引起,内燥证多由内生燥邪引起;4.外燥证病因除本气燥邪外,尚含有六淫他邪变生燥邪成分;5.引发内燥证之内生燥邪可称作"类燥",系由阴虚血虚而津少、内火里热而伤津、寒凝血瘀湿阻痰结而滞津等原因产生;6.燥邪淫盛时,可通过经络、形体组织内外相传,故内燥证可兼见外燥证,外燥证亦可迁延而伴生内燥证;7.无论外燥内燥,倘若其证候内出现不能以燥邪属性解释之症状,则属伴有"非燥证",当责燥邪之兼夹邪气所致。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和干燥综合征二例病案为例,试述温补宣通法在内燥证中的应用。笔者认为长期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内燥证首要注意其阳气的虚衰,重视阳气虚弱,寒凝痰阻,气滞血瘀,津液不得外达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不能囿于燥热外象,而应大胆采用温阳补气、宣通气机之法,以冀阳气来复,水道得通,津液得布。  相似文献   

6.
宋景龄 《国医论坛》2012,27(5):43-43
燥病可分为外燥病、内燥病两类,外燥病系指外感六淫之燥邪为害,内燥病系指阴津耗伤而引发。现就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法方药浅述如下。1燥病的病因病机1.1外燥病外燥病可分为温燥和凉燥。温燥从发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辛以润燥"历史源流的基础上,从辛味以其行散之力祛除表邪、痰饮、瘀血、燥实等实邪阻滞,佐助阴液和阳气的化生,恢复津液正常输布以治疗燥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辛以润燥"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吴鞠通治燥特色探讨——西北燥证治法相关文献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一书,对外感病邪之一的燥邪及其所致病证有精深论述与阐发。为了从一般燥证的治法中寻找推衍在西北地区特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所致西北燥证的治法,本文通过分析《温病条辨》原文及其研究文章,初步阐释了吴鞠通治燥理论和方法,其治燥特点可概括为:(1)将燥邪作为与风邪、寒邪相并列的独立致病因素,确定治燥用药性味;(2)根据燥邪胜气、复气确定治疗法则;(3)三焦分证治燥;(4)治上焦燥兼及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9.
根据地域特点提出西北燥证动物模型构想,期望建立合理的实验方案、指标体系以及判定方法,其目的建立不同证候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进一步深化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北燥证经验方药对唯证型西北燥证疗效,以期制定改善新疆地区民众亚健康状态的普适性防治策略。方法:设立唯证治疗组与唯证对照组,观察疗前、中、后的燥证积分变化。结果:(1)唯证治疗组燥证积分基线-10天、基线-20天均有明显变化,疗后低于疗前(P<0.01);唯证对照组燥证积分无变化(P>0.05)。(2)唯证治疗组燥证积分疗中、疗后与基线变化值比较,均有较大下降幅度(P<0.01)。结论:西北燥证经验方药对唯证型西北燥证有较好疗效,能改善以西北燥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文献学信息资源以计量与数理统计学方法,总结前人燥证研究中的思维规律,论述现代燥证研究的思维与创新,以及燥证研究的基本构架,以期为燥证证候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的实质研究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而分子生物学作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且推动着中医证实质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西北燥证是新疆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地域性表现,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构想西北燥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民族西北燥证罹患率差异的深刻机理,以及人体体质差异对其病因敏感性、耐受性和适应性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西北燥证相关心系疾病虚证体质类型特点。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设置心系疾病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气血阴阳及五脏虚证罹患率。结果 (1)心系疾病病例组气虚证、阳虚证、心虚证、肝虚证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虚证罹患情况二者无统计学差异。(2)血脉类心系疾病阳虚证(20.95%)、心虚证(46.67%)、肺虚证(25.71%)、肝虚证(40.48%)罹患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心肝虚证明显。神志类心系疾病气虚证(68.87%)、心虚证(53.01%)、肝虚证(43.37%)罹患率高于对照组。肌肤类心系疾病仅有阳虚证(15.54%)罹患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疆地区心系疾病以心肝虚证体质为主,但随病位不同、年龄差异,虚证类型构成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和西北燥证调查量表测评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除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与全国常模无统计学差别外,生理领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社会领域则高于全国水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映第一组变量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典型变量V1主要由月收入X4、文化程度X3和年龄X1决定,反映生存质量指标的典型变量W1主要由环境领域Y4、生理领域Y1决定。结论:西北燥证是新疆农村维吾尔族生存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治燥痹三途     
干燥综合征(pSS)属于中医学"燥痹"范围。笔者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阎小萍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学术继承人。总结阎老师经验,认为燥痹的病机基础在于肝肾阴虚,辨治可从肝肾阴虚津枯液少、津枯肠燥、尪痹兼燥3个途径考虑,要点在于识证准确、变化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温病古籍中秋燥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将古人对该疾病的认识加以提炼,为秋燥病中医医者的临证辨治与用药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数据来源,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温病古籍内秋燥的病因、病位、症状、治法、方剂、中药,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结果:14种古籍文献中,论及秋燥病因共21种。排在前三位的是燥邪(28.57%)、湿邪(15.18%)、伏气(8.93%);涉及病位13种,排在前三位的是肺(21.57%)、太阴(13.73%)、表(9.80%);涉及症状32种,排在前三位依次为咳嗽(14.56%)、发热(7.77%)、头痛(6.80%);谈及治法7种,排在前三位依次为苦解(23.91%)、温法(19.57%)、滋阴(17.39%);谈及方剂8个,排在前三位依次为白虎汤(25.00%)、清燥救肺汤(16.67%)、干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2,16.67%);共运用中药42种,排在前三位的是杏仁(6.35%)、荆芥(6.35%)、芍药(6.35%)。结论:秋燥致病因素以燥邪为主,其病位在肺,证候主要包括肺卫和气分津伤见证,治法以辛凉甘润为主,"苦、温"为秋燥的特别治法。  相似文献   

17.
病证结合、以病统证是目前主要的中医研究模式,而以证统病传承了方证辨证、病机辨证、病因辨证等辨证思想,体现了中医学在动态时空下的诊治特点实质是据象辨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思路的凝练和总结,体现了中医学认知和实践特点。以证统病思路为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中医辨治复杂疾病、建立中医特色的临床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并行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北燥证研究概述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对西北燥证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而阐明其概念、分布规律、病因病机、证候特点、预后状况,探讨其预防与治疗方法。从异病同治角度探求新疆特高发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普适性防治策略,为新疆长寿因素研究和中医药民族医药抗衰老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肺脾生理病理特性、燥湿邪气致病特点、侵袭以及体质、地域、季节在肺燥脾湿证形成中的影响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咳嗽之脾湿肺燥证的发病特点、证候特征及用药规律。并通过列举典型病案加以映证。文章最后提出致病邪气对于不同的脏腑的易感性,也因脏腑自身的生理特性而决定,深刻认识脏腑生理特性及不同邪气对脏腑的易感性是临床辨治复杂病证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