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的原因、类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5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原因、年龄构成、骨折类型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20~29岁年龄组患者最多,占35.3%;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7.5%;LeFortⅡ型骨折为主要骨折类型,占50.6%。手术方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恢复较为满意的面形和咀嚼功能。结论上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为LeFortⅡ型骨折,其治疗以手术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为主,它具有复位精确、固定稳定、病人痛苦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目前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0例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颌骨骨折患者3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面部对称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9例,1例面部畸表不对称不完全复位。结论一旦诊断骨折,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应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3.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上颌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 1997~ 2 0 0 0年 ,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上颌骨骨折病人 45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 7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3岁。损伤情况 :颧弓骨折 2例 ,颧骨骨折 5例 ,颧骨、上颌骨骨折 10例 ,上颌骨、颧骨及颧弓骨折 5例 ,上、下颌骨骨折 8例 ,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 4例 ,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合并眶底骨折 2例 ,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截瘫者 1例 ,颧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1例 ,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1例 ,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3例 ,上下颌骨骨折合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14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分别在梨状孔下方、后腭部中缝两侧、颧牙槽嵴处采用微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并随访3~6个月。结果14例患者治疗后张口度均大于3cm,咬颌关系良好,两侧颜面部对称。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稳定可靠,有利于恢复颌面部塌陷畸形,还可缩短牙弓夹板颌间牵引及颅颌绷带固定的时间,便于早期张口训练,改善张口度,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对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的6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即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颌间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手术后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85.2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较快恢复咬关系、口腔功能等效果,且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上颌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32例给予颌间固定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2例给予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1%;实验组术后口臭3例(9.4%),住院时间为(7.6±0.7)d;对照组术后口臭8例(25.0%),住院时间为(16.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使口腔功能快速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上颌骨骨折错位患者5例,经手术矫形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43岁,平均29岁,5例患者中,1例被殴打致上颌骨骨折,2例为车祸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分析坚强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22例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医师确诊均患有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22例患者均需需以冠状切口加附加切口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2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完全愈合,手术后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其他面部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应用坚强内固定治疗治疗的效果良好,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上颌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口内常规切口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将合并有腭部软组织损伤的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水平切口组和垂直切口组,术后观察局部缺血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水平切口组6例出现局部缺血,切口愈合欠佳;垂直切口组未出现局部缺血现象,切口愈合良好。结论:上颌骨内固定常用的口内前庭水平切口,必须是在确定腭部软组织血运良好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孙红  徐倩  端木婷婷  李旭  雷凡 《安徽医药》2019,23(6):1124-1125
目的 上颌骨矢状骨折较为少见,但复位及恢复咬合困难,该文探讨运用模型外科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2015年6月就治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1例上颌骨Le Fort骨折伴矢状骨折的病例,运用自行设计的外科导板成功在术中进行骨折复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人手术后面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稳定。结论 针对Moss第一分类的上颌骨矢状骨折,运用模型外科技术可以准确对位咬合关系,复位上颌骨矢状骨折,是一种方便简洁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治疗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的新手术进路。方法采用面中掀翻术进路暴露上颌骨并对上颌骨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及稳固内固定。结果5例复杂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均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术后面部无手术瘢痕。结论面中掀翻术适用于闭合性Le FortⅡ、Ⅲ型上颌骨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1例颧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钢丝骨间结扎治疗,实验组(51例)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优良率对比中,实验组(96.1%)与对照组(80.0%)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颧上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内固定比较牢固,并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咀嚼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眶骨与上颌骨及颧骨复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眶骨与上颌骨及颧骨复合骨折治疗较困难,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们治疗的方法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1991-01~2002-01收治眶骨、上颌骨及颧骨复合骨折30例。年龄18~64岁,平均37岁。车祸伤27例,铁器砸伤1例,跌伤2例。受伤后到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10d。离断型骨折15例,粉碎型骨折13例,粉碎与离断混合型骨折2例。合并失明1例,脑损伤10例。1.2各类型骨折治疗的选择①离断型骨折:15例均采用颌骨骨折固定器牵引复位,恢复正常咬合关系,上颌龈颊沟切口,撬起颧骨(弓),牙弓夹板结扎固定;②粉碎型骨折:13例采用颌骨骨折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全景片、二维CT、三维螺旋CT重建扫描,观察分析骨折情况。结果通过手术证实对于上颌骨骨折线的显示,颌全景片最差,但检查用时最短。三维CT显示准确性最高,但费用最高。结论不同影像学检查因骨折部位不同,各有优缺点,医师应根据临床检查合理选择或组合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3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颌内牵引钛钉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患者进行4~6个月走访,治疗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伤口愈合程度为I期。结论:颌内牵引钛钉对上颌骨矢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代全红  银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74+176-174,176
目的:总结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本科自2004年4月~2011年4月诊治的婴儿上颌骨骨髓炎患者17例,给予大量有效的抗生素,全身营养支持治疗,适时切开引流、换药等。结果:17例患儿全部治愈,其中6例适时的切开引流及换药,经积极治疗后10~15d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再连用抗生素1周,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新生儿上颌骨骨髓炎病情重,发展快,早期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及适时的切开引流是治愈新生儿骨髓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因各种原因导致上颌骨骨折者临床常见,其临床表现为面中1/3变长,上颌骨水平断裂,上颌牙弓向前或移后塌陷,致使咬合关系错乱[1].根据骨折位置的高低又分为Lefort Ⅰ型或Ⅱ型[2].通常在临床上无论那种类型,只要出现上颌骨折断处错位、移动.复位后采用其他固定方法均不理想者均可选用该悬吊方法.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维多层面重建技术诊断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和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在鼻骨上颌骨复合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例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的MPR及SSD技术重建图像,MPR对骨折显示良好SSD在显示骨折类型方面不及MPR,但立体感强,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程度和范围,结果 2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均为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加多层面重建技术图像显示骨折线清晰,与临近骨的关系显示明确。其中5例单侧鼻骨及上颌骨骨折;4例双侧鼻骨及上颌骨骨折.结论 多层螺旋CTSSD和MPR结合使用对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和范围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