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1例临床疑似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分别采用冷凝集试验(coldagglutinationtestC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入院时的病程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1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其中2例病程小于1周,PCR(+),CA(-)复查后CA(+),12例病程在1周~4周,PCR(+),CA(+)或PCR(+),CA(-);  相似文献   

2.
对51例临床疑似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分别采用冷凝集试验(coldagglutinationtestC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入院时的病程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1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其中2例病程小于1周,PCR(+)、CA(-),复查后CA(+);12例病程在1周~4周,PCR(+)、CA(+)或PCR(+)、CA(-);2例病程大于4周,PCR(-)、CA(+)。表明两种实验结果与病程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支原体肺炎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太原铁路中心医院(030013)吴萍支原体肺炎(MP)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本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可引起小流行。我院从1996年1月—1997年4月共收治各种肺炎320例,其中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支气管肺炎患儿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粘附功能(LAF)的变化及藻酸双酯钠(PSS)、甘糖酯(PGMS)对其影响。结果表明,肺炎患儿白细胞滤过指数(IF)和白细胞粘附率(LA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体外温育2h后,IF和LAR较温育前明显增加(P〈0.001),但加PSS、PGMS温育后的白细胞IF和LAR较空白对照管明显降低(P〈0.001),且随着药物含量增加,IF和  相似文献   

5.
易青  李秋宇 《云南医药》1999,20(5):342-342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Ac)已上升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菌株之一,在ICU中更是常见,且常呈多重耐药。本文分析我科1997年1月~1998年8月收治的17例Ac肺炎的临床和药敏结果。材料与方法 1-诊断标准:(1)入我科48h后出现发热,气管内多量粘稠痰;(2)肺部检出湿啰音;(3)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或新发病灶;(4)气管内深部痰培养检出Ac连续2次或以上。2-Ac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无菌痰培养管经人工气道取深部痰培养,以托普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或MIC法…  相似文献   

6.
CVB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所致肺炎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及干扰素治疗疗效,于1995年1月至1996年6月在呼吸科住院的1211例肺炎患儿中,随机检测CVB抗体843例,其中163例IgM抗体阳性,阳性率19.34%。与Adv、Rsv肺炎比较,CVB肺炎的特点为住院前病程长,中毒症状轻,多干咳、少痰、呼吸急促者少见,住院时间较长,伴疱疹性咽峡炎和肌痛,偶有腹泻和皮疹,实验室检查以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异常最显著。随访两个月X线仍异常,异常率为35.29%,提示病程迁延。干扰素治疗组在入院后热程、咳嗽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肺部罗音吸收和胸部X线炎症吸收时间等方面比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前三项有显著差异(P<0.05),后两项其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11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经北京石景山区ADRs监察网内4所医院自1996年8月~1998年12月间收集的112你ADRs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ADRs报告中最易引起药物不良瓜伯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占75例(67%),皮肤、粘膜反应57例(50.9%);住院患者80例(71.4%);注射给药82例(73.2%),合并用药92例(82.1%);61岁以上患者3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缓释片与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12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性18例,女性46例;年龄46±s13a)采用雷公藤缓释片(TW-SR)2片,po,bid×4wk。对照组62例(男性18例,女性44例;年龄46±15a)采用普通雷公藤片(TW)2片,po,tid×4wk。结果:总有效率TW-SR组和TW组分别为94%和9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和56%(P<0.01),表明TW-SR优于TW。  相似文献   

9.
四川乌头属两个新变种张文锦,陈光后(四川省彭州市药品检验所)(成都市第二药品检验所)TWONEWVARIETESOFACONITUMFROMSICHUAN¥ZhangWenjin;ChenGuanghou(PengzhouInstituteforP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质管理圈(QCC)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3年2月至4月收集  相似文献   

11.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应用PCR技术对4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的肺炎支原体PCR法检出率86.9%,婴幼儿占65%,且病情较重。结论:PCR技术为快速、敏感、易为患儿及家长接受的新型病原检测方法,并表明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增高,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RA患者易并发高凝状态、高纤维蛋白血症,已引起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RA血凝指标的报道少见,蝮蛇抗栓酶治疗RA高凝状态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见效快[1],但易复发。本文采用化瘀通痹汤治疗45例RA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gn)、补体C3变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989年4月~1997年4月间,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6月的标准确诊的65例RA患者,男21例,女44例。病程在2~20…  相似文献   

13.
保尔佳治疗癌症疼痛疗效观察赵红新,何素英,宋晓红,吕国安,李海峰(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450003)自1994年12月~1995年7月,我组用德国HORFERVITPHARMAGMBH药厂生产的保尔佳(Polyerga)治疗癌症疼痛37例,对其疗效进...  相似文献   

14.
医院内感染与肺炎杆菌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5~1987、1988~1990年华山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杆菌进行抗菌药药敏测定及耐药性分析。肺炎杆菌已成为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常见菌之一,各阶段该菌分别居第2、3和4位。几乎全部菌株均对氨苄西林耐药,但大多对头孢呋新、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和阿米卡星敏感。院内菌株比院外菌株耐药。根据肺炎杆菌对各种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将测试菌分成产AAC(3)-Ⅱ(31.9%)、产AAC(3)-Ⅱ和AAC(6′)-Ⅰ(7.7%)和不产AAC钝化酶三类。根据药敏测定结果,讨论了肺炎杆菌院内或院外菌株所致感染选用抗菌药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保尔佳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步研究蒿黎,范魁生,许莉,樊青霞(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郑州市450052)我们从1994年10月~1995年7月,在我科应用法国HORFERVITPHARMAGMBH药厂生产的保尔佳(Polyerga)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16.
许冠英  张国平 《河北医药》1997,19(6):356-358
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许冠英张国平综述邱学审校肺炎支原体(MycolasmaPneumoniae简称MP)是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致病菌,近几年有增加趋势,且自1995年10月至今在石家庄地区流行。感染后除引起继往认为...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药不良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对1027例老年住院病人(≥60岁)进行为期一年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其中120例发生了161次ADRs,发生率为11.68%(120/'1027)。结果表明,抗菌药物引起的ADRs次数量多,但降糖药发生ADRs的危险性最大;病人的性别、住院期、用药种数、ADRs史和同服中草药与ADR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老年人药物治疗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疾病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是引起ADRs的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合自愿呈报ADRs报表方法,对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期间住院的11354例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病历调查法所得到的ADRs数量明显多于自然呈报系统,与SDRs“真实”发生率较为接近;ADRs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最多见;引起ADRs的药物分布以抗生素的样品数量多,而较为严重的ADRs以解热止痛药及器官移植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百喘朋片中两组分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测定韩学静,杨立新,裴志良(河北省药品检验所,石家庄050011;石家庄市新华制药厂,石家庄)DUAL-WAVELENGTHSPECTROPHOTOMETRYOFTWOCOMPONENTSINBAICHUANPENGT...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多甙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士琼  童建孙 《江苏医药》1995,21(5):317-318
成年男子每日口服20mg雷公藤多甙(GTW),连续3个月后,精液常规检查,发现已达不育,停药2个月后生育力又可恢复。服药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无显著差异。GTW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但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每日20mg的抗生育剂量,并不影响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