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目前尚有一些未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根据近10年来我科收治70例的资料,谈谈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分类。一、临床资料:根据我科70例的统计:(1)病因,合并胆道疾病15例(占21.4%)、暴饮暴食 相似文献
2.
关于急性胰腺炎分类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由于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十分复杂,至今仍有较高的病死率,病死率的高低和病情的轻重及治疗是否得当有关,而治疗方针的确定常取决于外科医生对病理和病情的判断,所以急性胰腺炎的分类一直受到重视。现对分类问题做一讨论。1963年在法国马赛召开的第一届国... 相似文献
3.
4.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外科急症,发病率位居急腹症的第3~5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3],总体病死率4.6%,重症患者病死率可高达15.6%~30%~[4],AP的严重程度不同会造成患者在临床特征和转归上很大的差异~[5]。如果能够及早对AP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就能够及时发现危重患者,并进行合理治疗,进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6.
7.
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分类与预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形式,其特征为胰腺实质坏死并侵犯胰周组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以往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和估计预后的指标。作者总结1988年10月以来12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分类与预后的关系。观察了Ⅰ类30例(病死率为0),无严重并发症,预后佳;Ⅱ,Ⅲ类84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27.38%);Ⅳ类8例均死亡(病死率为100%)。认为CT图像表现和预后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现已形成容量复苏、器官功能保护与替代、序贯营养支持及坏死病灶递进式外科处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目前,国外最新指南提出急性胰腺炎(AP)的新分类,同时较多研究集中于早期非手术治疗、手术干预时机及指征和微创治疗.本文将简要介绍上述新进展,以进一步推广SAP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观念,以规范SAP的诊治[1-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分类标准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时机及分期微创手术方式的应用情况。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传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1±9.5)岁。将传统重症急性胰腺炎划分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38例)和SAP组(52例)。接受外科手术干预的有50例,按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2周)12例,延期手术组(2周)38例。结果早期手术组总病死率为41.67%,延期手术组总病死率为13.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3);传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分组后,MSAP组11例接受外科干预(29%),SAP组39例接受外科干预(75%),MSAP组和SAP组的外科干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P=0.01)。结论分期微创手术是SAP外科中可以考虑的选择,新的划分标准对外科干预时机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CT分类标准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分类标准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2例SAP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发病早期均行非手术治疗,并于入院后72 h内行CT检查.依照Balthazar CT分级,所有病例被分成3级:C级13例、D级26例、E级23例.依照Balthazar CT严重度指数(CTSI)评分,将此结果分为3级:Ⅰ级11例、Ⅱ级39例、Ⅲ级12例.分析Balthazar CT分级及CTSI评分与患者住院天数、发热天数、禁食天数、白细胞计数恢复天数、血淀粉酶恢复天数、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器官功能衰竭、中转手术、死亡的相关性.用所有患者的两种CT分级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各评分系统在判断S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结果 不同Balthazar CT分级间白细胞计数恢复天数(F=4.035,P=0.023)及胰腺假性囊肿形成(x2=8.066,P=0.018)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判断SAP严重程度的临床病理学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I评分低分值的SAP患者恢复过程较高分值者顺利,Ⅰ级及Ⅱ级患者的器官功能衰竭、中转手术、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TSI评分较Balthazar CT分级能更准确地预测SAP的器官功能衰竭、胰腺假性囊肿形成、中转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结论 CTSI评分对于评估SAP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急性胰腺炎新亚特兰大分类,比较Balthazar CT严重指数(Balthazar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CTSI)、修正CT严重指数(modified 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MCTSI)和胰腺外炎症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EPIC)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生器官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其CTSI、MCTSI、EPIC、局部并发症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e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和新日本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new Japanese severity score,NJSS)诊断早期器官衰竭的受试者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1 54例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首次腹痛至检查间隔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TSI、MCTSI、EPIC及局部并发症评价早期器官衰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分系统BISAP和NJSS评价早期器官衰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评分系统能在早期准确预测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情况。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胰腺炎王本茂,唐岩,胡先贵,刘瑞慢性胰腺炎(慢胰)的临床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然而某些病人却无明显的腹痛。本病后期常并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所致的糖尿病和脂肪泻。一、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在我国慢性胰腺最常见的病因是长期饮烈性洒,每天饮洒含洒精5... 相似文献
13.
14.
15.
17.
遗传性胰腺炎以起病年龄早、有家族性和胰腺癌发病率高为特点,它给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且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模型。本文就该病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