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后壁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子宫后壁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年间子宫后壁胎盘早剥63例(观察组)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子宫前壁胎盘早剥的59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多无典型的症状,有些表现为腰痛和阴道出血,产前B超发现阳性率为51.22%,剖宫产40例,阴道产23例,新生儿窒息12例(19.05%),死胎1例(1.59%),死产0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59%。对照组主要表现为腹痛和阴道出血;产前B超发现阳性率为78.26%,剖宫产29例,阴道产30例,新生儿窒息7例(11.86%),死胎0例,死产0例,围产儿死亡率为0%。均无子宫卒中及子宫次全切除出现,无孕产妇死亡。结论:重视胎盘早剥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和实验室等辅助检查,早期识别,及时有效的临床处理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 对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03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患者5 326例并发生61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1%(61/5 326),产前确诊率为49.2%(30/61).发病诱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28例(45.9%),机械因素15例(24.6%),胎膜早破10例(16.4%),羊水过多2例(3.3%),原因不明6例(9.8%);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占41.0%(25/61),肾衰占3.3%(2/6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占4.9%(3/61).无孕产妇死亡病例,围产儿死亡率为31.1%(19/61).结论 对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尽早做出诊断,立即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 对海宁市妇幼保健院1997年10月~2001年9月间来院分娩的胎盘早剥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14%,产前确诊率为7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0%,围产儿死亡率为12.5%。妊高征为重要的发病诱因。产前阴道流血,间隙性腹痛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宫底高度及B超观察胎盘附着面的动态变化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结论 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等可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胎盘早剥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巧和  黄玉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78-1779
目的:通过对重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总结重型胎盘早剥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我院5年中分娩总数10836例,发生重型胎盘早剥65例,发生率0.59%,分析了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胎盘卒中、肾功能衰竭、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分别占55.3%(36/65)、58.3%(38/65)、7.7%(5/65)64.6%(42/65)、53.8%(35/65),行子宫次全切除18例,全宫切除1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发病凶险,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能否正确及时诊治,直接影响孕产妇、围产儿生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胎盘早剥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为群  潘晨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12-29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7月~2006年6月该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36例。结果:胎盘早剥的36例中,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但早期或轻型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大,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做好孕期宣教,及时处理胎盘早剥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56例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颖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08-441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6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3.2‰。妊高征、胎膜早破为其重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产前诊断率为41.07%,B超检出率为37.14%。围产儿死亡率为22.81%,孕产妇死亡率0。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17.85%)、DIC(7.14%)、子宫胎盘卒中(5.35%)。结论: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以及B超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确诊后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产科急危重病例救治过程及母婴结局的分析,提高救治意识和技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就诊的64例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前检查、分娩方式、抢救过程、围产儿结局及孕产妇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危重孕产妇共64例,占同期分娩数的0.38%(64/16743),其中初产妇12例(18.75%),经产妇52例(81.25%);有正规产前检查8例(12.50%),无产前检查56例(87.50%);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子痫及子痫前期重度、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出血、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大出血,分别占32.81%、20.31%、12.50%、10.94%、6.25%。有51例在医院分娩,围产儿死亡率18.75%,其中新生儿死亡3例(4.69%),死产4例(6.25%),死胎5例(7.81%);3例孕产妇死亡,其中产后大出血1例、子宫破裂合并羊水栓塞1例,脑干出血1例。结论:产科急危重病直接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提高危重症救治的及时性和救治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处理及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44.18%,为其主要诱因.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16.2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65%)、子宫胎盘卒中(13.95%);产前诊断率为60.46%(26/43),B超诊断阳性率为48.83%(21/43).结论 对孕妇胎盘早剥加强预防、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5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胎盘早剥的患者5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I度胎盘早剥23例,II度胎盘早剥17例,III度胎盘早剥16例。所有的患者均经B超检查.35例提示胎盘早剥,诊断阳性率为62.5%。余2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胎心异常,局部轻压痛或腰骶酸痛,在产后和术后检查胎盘发现胎盘早剥。结论重视诱因,产前检查和临床表现,结合B超及其他不典型症状,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产科结局。  相似文献   

10.
胎盘早剥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2002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13040例分娩病人中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50.0%,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占13.3%,DIC占10.0%,产后出血占53.3%,新生儿窒息占43.3%,围产儿死亡占16.7%,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胎3例,死产0例。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对母婴危害极大;重型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  相似文献   

11.
董红芹 《药物与人》2014,(10):236-23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分娩方式,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胎盘早剥的72倒患者诊治过程。结果:72例病例中,妊高症是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危险因素、腹痛、腰腹痛、阴道流血是胎盘早剥主要临床表现。B超诊断准确率为610%。度时终止妊娠后无1例产妇死亡。结论:应综合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29例胎盘早剥的病例,分析其发病诱因、症状体征、母婴结局及并发症。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为其重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产前诊断率为51.72%,围产儿死亡率为17.24%,孕产妇死亡率为0。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34.48%)、DIC(6.90%)、子宫胎盘卒中(10.34%)。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加强预防、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周慧琴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69-1370
目的讨论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于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入院治疗的胎盘早剥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35例胎盘早剥患者中,行子宫切除术者3例(8.6%),行剖宫产术者22例(62.8%),其余10例(28.6%)自然分娩。术后并发症有子宫胎盘卒中1例,产后出血5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胎儿窘迫10例,新生儿窒息7例,围产儿死亡1例,孕产妇无死亡。结论胎盘早剥发病凶险,且并发症较多,正确诊断和治疗胎盘早剥,同时采取预见性并发症严密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胎盘早剥患者妊娠结局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惠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342-334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提高临床处理能力,减少围产儿及孕妇的不良结局。方法:回顾性地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确诊为胎盘早剥的36例病例从临床表现及体征、分度、病因、围产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Ⅰ°胎盘早剥以阴道流血为主,Ⅱ°以上胎盘早剥以腹痛为主伴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发生率达22.2%,围产儿死亡率达19.5%。结论:胎盘早剥的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明显增加,为改善胎盘早剥患者母婴的预后,胎盘早剥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动态B超检查、S/D值是否升高进行综合判断,并积极防止胎盘早剥的诱发因素,密切观察其早期症状与体征,作出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988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4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41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检室检查特征。②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率46%(6/13),孕产妇死亡率54%(7/13),围产儿死亡率46%(6/13),新生儿窒息率62%(8/13),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出血率43%(12/28),孕产妇死亡率7%(2/28),围产儿死亡率11%(3/28),新生儿窒息率39%(11/28)。剖宫产终止妊娠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率、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③妊娠期急性脂肪肝B超阳性检出率为58%(19/33),CT阳性检出率为76%(19/25)。④肝穿刺病理结果显示胞浆中充满弥漫性微滴性脂肪变性。结论:早期诊断,及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积极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89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89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病死率.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失血量为392.50mL,其中4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输血患者67例,占75.28%;围产儿死亡率为26.97%.妊娠高血压疾病及慢性高血压病为胎盘早剥首要病因;外伤为胎盘早剥的第2位重要病因;慢性肾病史、子宫破裂也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结论 对胎盘早剥要注意早期识别,动态观察,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胎儿监测,及时诊断处理并积极加以预防,降低母儿围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儿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25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11例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44%,剖宫产终止妊娠19例(76%),自然分娩6例(24%),发生产后出血3例(12%).子宫胎盘卒中及子宫切除1例(4%),孕产妇死亡0%,胎死宫内1例(4%),新生儿窒息7例(28%),死产0例,新生儿死亡0例.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它对母婴危害极大,故要密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胎盘早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病率0.55%。胎膜早破、臀位、机械性外伤、脐带因素、妊娠高血压为重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持续性下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57.1%,B超检出率92.0%,产后出血率32.1%,凝血功能障碍8.9%,新生儿窒息率21.4%,围生儿死亡率21.4%,剖宫产中证实子宫胎盘卒中13例(占剖宫产者54.2%)。Ⅱ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产前诊断率、母婴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Ⅰ度。结论应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及电子胎心监护,综合分析判断,尽早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减少母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胎盘早剥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及诊治。方法对40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最多,45%病例有腹痛并阴道流血,25%病例具有典型体征;围产儿死亡9例,死亡率225‰;产前漏诊25例,漏诊率62.5%。结论应重视诱因及早期诊断,降低漏诊率;及时终止妊娠,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是降低胎盘早剥母婴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期剥离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1例重度妊高征并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2例行子宫切除,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6例,占28.57%。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护孕妇生命体征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重视患者主诉,加强心理护理是及早预防和发现胎盘早剥,子痫和出血性休克最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前做好术前术后各项抢救准备,及时手术终止妊娠是确保母婴平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