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2TDN)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变化特点及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将明确诊断的2TDN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尿白蛋白/24h30~300mg);蛋白尿组(尿蛋白0.5~2.0g/24h)和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3.5g/24h)。收集三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分别观察各组患者肾活检组织学及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形态学计量分析方法分别测算肾小球体积、肾小球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对密度、绝对数目和足细胞足突宽度及肾小球基膜(GBM)厚度。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血压和糖尿病及肾脏病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2TDN患者肾组织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证实:(1)2TDN患者在微量白蛋白尿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细胞数目就已增加(实验组vs对照组P<0.01),内皮细胞相对密度则维持在一定水平(各组间P>0.05);(2)GBM改变包括三层结构消失、GBM增厚等,这些改变在微量白蛋白尿期就已发生,且GBM与病程密切相关(蛋白尿组,r=0.538,P<0.05)。(3)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下降(微量白蛋白尿组vs对照组P<0.01)、足细胞足突宽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组vs对照组P<0.05)。随病程进展,足细胞相对密度和绝对数目呈进行性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组vs大量蛋白尿组P<0.05)。(4)2TDN患者蛋白尿水平与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大量蛋白尿组,r=0.648,P<0.01)及GBM厚度(蛋白尿组,r=0.538,P<0.05)相关。结论:DN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发生了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肾小球滤过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肾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明确诊断的T2DN 75例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尿白蛋白/24h 30~300 mg);蛋白尿组(尿蛋白0.5~2.0g/24h)和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3.5g/24h).收集三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分别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简化的肾脏疾病饮食控制(MDRD)公式等计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形态学计量分析方法分别测算肾小球体积、肾小球足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对密度、绝对数目和足细胞足突宽度及肾小球基膜(GBM)厚度.结果:(1)肾小球滤过膜结构与GFR的关系:微量白蛋白尿组Ccr与肾小球足细胞密度及数日均负相关(分别为r=-0.480,P<=0.05;r=-0.478,P<0.05);大量蛋白尿组以SCr估算的eGFR与肾小球足细胞密度正相关(r=0.462,P<0.05);余均未见明显相关.(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中肾小球足细胞密度、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尿酸与Ccr相关(R~2=0.616,P<0.01);大量蛋白尿组肾小球足细胞密度、尿酸与以SCr估算的eGFR相关(R~2=0.613,P<0.01).(3)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及肾小球体积与糖、脂质代谢指标的关系:①肾小球体积与血糖的关系:微量白蛋白尿组中肾小球体积和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r=0.425,P<0.05);而在蛋白尿组则为负相关(r=-0.427,P<0.05).②GBM厚度与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关系:微量白蛋白尿组中,以GBM厚度为因变量,糖及脂质代谢水平为自变量,可见空腹血糖水平和总胆固醇与基膜厚度相关(R~2=0.247,P<0.05).结论:肾小球滤过膜结构与GFR及糖、脂质代谢水平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且与DN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足细胞损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肾功能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明确诊断并随访3年以上的24例2型D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方法对肾活检组织分别进行足细胞标志物GLEPPl和Ⅳ型胶原α3链的双重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计算足细胞密度,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详细记载随访过程中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根据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据此分为肾功能稳定组(随访中Ccr保持稳定)和肾功能恶化组(随访中Ccr进行性减低).结果(1)DN患者足细胞密度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7.5±3.8%)vs(21.3±1.64%),P<0.01].(2)肾活检时临床及病理资料相关分析显示,足细胞密度的减少与BMI、总胆固醇水平的增加有相关关系(r=-0.486,P<0.05;r=-0.438,P<0.05),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糖化血红蛋白>7%)足细胞密度减少的更为明显(P<0.05).(3)足细胞密度与蛋白尿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多重回归分析显示,足细胞密度是蛋白尿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足细胞密度的减低还与肾小管功能损伤指标、肾小球硬化比例、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呈负相关(P<0.05).(4)肾功能稳定组和肾功能恶化组比较分析显示,尽管长期随访中两组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但入组时两组间蛋白尿[(0.74±0.43)vs(3.51±1.17)g/24h,P<0.01]和足细胞密度[(9.8±3.0)vs(6.5±3.8)%,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5)长期随访,DN患者Ccr的斜率与足细胞密度有相关关系(r=0.424,P<0.05).此外,糖尿病病程、蛋白尿、尿中大分子物质C3、α2-M均与Ccr的斜率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状态下,血流动力学异常,糖、脂代谢紊乱是足细胞损伤的重要相关因素.足细胞密度的减低与蛋白尿、小管功能损伤、肾组织慢性化病变等提示肾脏预后不良的因素相关.长期随访观察,足细胞损伤程度与DN肾功能预后密切相关;足细胞密度测定有助于DN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引发肾病的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特征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在早期是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大量蛋白尿并伴有血清肌酐水平上升。影响糖尿病尿蛋白的主要因素有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大量蛋白质的摄入。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致使蛋白质易漏出。血脂紊乱可损伤肾小球,加重蛋白尿。高血压时,肾小球内压力增高,会促进肾小球硬化,引起蛋白尿。高蛋白饮食可以明显增加肾小球血流量,从而加剧肾脏损害,加重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足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肾小球足细胞病变与蛋白尿,肾脏病变进展及对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26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FSGS,对照组各选取微小病变(MCD),系膜增生性病变(MsP)9例,并观察4例FSGS病变重复肾活检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套色方法对所有患者肾活检组织分别进行WT1、CR1、GLEPP1和Ⅳ型胶原α3链的双重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对肾小球足细胞进行密度定量并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①双套色清晰显示足细胞与基膜的空间位置,足细胞特异性表达WT1、CR1、GLEPP1.②FSGS组患者非硬化肾小球足细胞三种标记物染色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WT1、CR1、GLEPP1染色节段丢失比率显著高于MCD组与MsP组(P<0.05);足细胞密度和肾组织病理类型相关,FSGS组足细胞密度显著低于MCD组与MsP组(P<0.05).③经典型和脐部型FSGS两组足细胞标志物染色节段丢失比率及足细胞密度无差异.④FSGS组患者足细胞密度与尿蛋白、肾功能无相关性.激素治疗缓解组足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激素治疗无效组(P<0.05).⑤对4例重复肾活检肾组织WT1、CR1、GLEPP1表达的观察表明,三种标记物表达的缺失程度和肾小球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FSGS组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病理改变越重足细胞病变越明显.足细胞WT1、CR1、GLEPP1表达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表达缺失严重者激素治疗反应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正常人、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蛋白尿肾功能正常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组)共15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HGF水平,并分析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HGF水平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肾功能正常组两个亚组血清HGF水平明显比单纯糖尿病组高(P<0.05),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组血清HGF水平明显比单纯糖尿病组高(P<0.05),但低于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肾功能正常组(P<0.05).在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前HGF与尿微量白蛋白正相关(F=6.29、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随着肾损害的出现其HGF水平亦逐渐增高,但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后HGF水平明显降低.HGF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60例糖尿病患者按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应用PGE1疗程21天,治疗前后测定UAER.结果PGE1可降低尿蛋白,尤其是微量白蛋白的排泄(P<0.05).结论PGE1可降低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足细胞和糖尿病及其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和丢失是肾小球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糖尿病时足细胞可出现密度和数量减少、足突增宽、足细胞脱落等改变,且可从尿中丢失,继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糖、高血压、氧化应激及一氧化氮等可直接损伤足细胞,并抑制α3β1整合素、nephrin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Ⅳ型胶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等的表达而加重足细胞损伤。因而,探索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病理发展过程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