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情况,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常见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为控制该菌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分离、鉴定临床送检标本,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用各个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并对这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54株白假丝酵母菌,其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85.2%,98.1%,33.3%,22.2%,31.5%.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口腔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我院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157株婴幼儿口腔感染白假丝酵母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判断标准按NCCLS2006年版进行.结果 157株婴幼儿口腔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最为敏感,敏感率为98.1%;其次为酮康唑96.8%、伊曲康唑86.0%;对咪康唑的敏感率最低,仅为55.4%.结论 氟康唑应作为治疗婴幼儿口腔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及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假丝酵母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在口腔、皮肤、肠道、阴道、肛门等中均可分离到,同时是引起人体真菌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新药物、新技术如广谱抗生素、激素、各种导管插管技术等的广泛使用,导致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阴道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以特异引物PCR法(INT-PCR)对151株致病白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抗真菌药敏实验标准(M27-A方案)以微量稀释法检测不同基因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根据扩增条带中是否存在450 bp和840 bp片段可将白假丝酵母菌分为A、B、C 3种基因型;克霉唑和咪康唑对A基因型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明显高于C基因型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霉菌素对不同基因型菌株的MI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临床上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探讨致病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我们对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以及生活习惯、饮食、既往用药及工作环境相似的急性VVC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其阴道来源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子水平的菌种鉴定,结合SSCP和基因扫描(GeneScan)对白假丝酵母菌CAI区进行多态性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对VVC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结果从获得的198份标本中分离白假丝酵母菌140株(70.7%);58株非白假丝酵母菌(29.3%)。198名患者中重度VVC 95人,轻中度VVC 103人。白假丝酵母菌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所占比列分别为62.1%和76.6%(P=0.011)。140株C.albican共检出38种CAI基因型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几种,其中基因型30-45(44株,31.43%)和32-46(23株,16.43%)最常见,其次为基因型30-46(4株,2.86%)和32-47(9株,6.42%)。以上4种优势基因型菌株在重度VVC和轻中度VVC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vs 42.0%,P<0.001)。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VVC的主要致病菌,但非白假丝酵母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相比更容易引起重度VVC,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VVC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及药敏结果差异。方法对320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25SrDNA基因分型,用ATB Fungus3进行药敏实验。结果320株白假丝酵母菌分成了A、B、C3型。A型对5-氟胞嘧啶耐药率高于B型和C型;C型对两性霉素全都敏感,敏感率高于A型和B型;C型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于A型和B型;B型对伏立康唑耐药率高于A型和C型。结论白假丝酵母菌PCR分型法有较强的特异性,且快速简便;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别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白假丝酵母菌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厉荣玉  董群 《热带医学杂志》2008,8(12):1222-1224
目的建立一种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蜗牛酶消化破壁形成原生质体,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反应等进行鉴定。结果提取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提取的DNA浓度为(1.18±0.36)μg/μl,纯度好(OD260/OD280>1.7),不用RNase酶处理,无需任何纯化即可用于PCR扩增。结论本研究中提取DNA的方法简便易行,提取物可适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致食物中毒的机理.方法 首先提取白假丝酵母菌的毒性物质,明确其性质,再进行小白鼠灌胃试验和家兔灌胃试验.结果 白假丝酵母菌毒素为热不稳定外毒素,能使小白鼠疲倦、厌食、竖毛、发绀、颤抖、呼吸加快、腹泻、脱水甚至死亡;能使家兔心跳、呼吸加快、呕吐、腹泻.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能产生热不稳定外毒素,引发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GPI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是白假丝酵母菌重要的细胞表面蛋白,对白假丝酵母菌的黏附、形态转换和细胞壁合成等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对白假丝酵母菌研究的深入,GPI锚定蛋白越来越多的重要功能逐渐被发现.本文从白假丝酵母菌GPI锚定蛋白的概念入手,从家族分类和功能分类两个角度对GPI锚定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GPI锚定蛋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收治化脓性关节炎患者1例,从穿刺液中分离到1株白假丝酵母菌,现报告如下。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两年前,右膝关节曾受过外伤。1年前,因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曾到当地私人诊所、乡镇卫生院等多处求治,均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多次穿刺,抽出5~10ml淡黄色、半  相似文献   

11.
白念珠菌CDR1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在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或敏感菌株中CDR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抽提氟康唑耐药/敏感菌株的RNA,采用Northern blot技术观察CDR1基因的表达。结果白念珠菌耐药菌株CDR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敏感菌株。结论白念珠菌CDR1基因的高表达与氟康唑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假丝酵母氟康唑作用的靶酶编码基因(ERG11)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择从尿道、阴道、口咽部、呼吸道、血液和前列腺液分离的10株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和3株敏感菌株,以抽提的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ERG11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直接DNA序列测定,最后应用BLAST和ClustalW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侏白假丝酵母菌的ERG11基因序列(以已知序列第1个ATG起始密码的A作为第1个记数单位)共有21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17个同义突变位点和4个错义突变位点;在第348bp位点和第383bp位点.耐药菌株和药物敏感株均可发生D116E和K128T变异;在靶酶活性中心血色素结合区和疏水端螺旋区的对应基因片段.耐药株在第1309bp位点可致V437I变化;在第1320bp位点耐药菌株发生碱基突变.形成A、C基因杂合子,有可能导致N440K变化。结论(1)ERG11基因的D116E和K128T位点变异可能与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无关;(2)ERG11基因的V437I和N440K位点的改变.可能与耐药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白假丝酵母ERG11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假丝酵母氟康唑作用的靶酶编码基因(ERG11)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从尿道、阴道、口咽部、呼吸道、血液和前列腺液分离的10株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和3株敏感菌株,以抽提的白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ERG11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直接DNA序列测定,最后应用BLAST和ClustalW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株白假丝酵母菌的ERG11基因序列(以已知序列第1个ATG起始密码的A作为第1个记数单位)共有21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17个同义突变位点和4个错义突变位点;在第348bp位点和第383bp位点,耐药菌株和药物敏感株均可发生D116E和K128T变异;在靶酶活性中心血色素结合区和疏水端螺旋区的对应基因片段,耐药株在第1309bp位点可致V437I变化;在第1320bp位点耐药菌株发生碱基突变,形成A、C基因杂合子,有可能导致N440K变化。结论 (1)ERG11基因的D116E和K128T位点变异可能与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无关;(2)ERG11基因的V437I和N440K位点的改变,可能与耐药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床上白念珠菌耐药现象日趋增多,利用基因芯片来绘制基因表达图谱是目前研究白念珠菌酎药基因最常用的手段.通过基因芯片对菌株在不同药物处理或经不同途径产生耐药表型后大量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可用来寻找耐药相关基因,并阐明其功能,更有助于多基因协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体病原真菌白念珠菌CaPsy2蛋白的功能,探讨它在DNA损伤检查点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CaPSY2双等位基因缺失株,并利用倍比稀释法探讨CaPSY2缺失株在含有遗传毒性试剂平板上的表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CaPSY2双等位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而表型结果显示CaPsy2缺失会导致缺失株对遗传毒性试剂敏感,且这种敏感性表型可以被外源的CaPSY2基因互补。结论:CaPsy2蛋白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并且可能作为CaPph3的调节亚基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SAGE)是基因表达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不需要事先知道其基因序列,能同时对数千个转录体的丰度进行定量研究。近年来人们利用此技术对正常和疾病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信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作者就SAGE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二相性与口腔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将孢子相、菌丝相白色念珠菌与人口腔颊粘膜细胞 (BEC)进行粘附试验 ,比较二相性白色念珠菌对BEC的粘附率 ;用兔抗人sIgA血清中和人唾液中sIgA ,12 5Ⅰ sIgA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唾液中sIgA的浓度 ,比较含sIgA及不含sIgA的唾液对二相性白色念珠菌粘附BEC的影响。 结果 菌丝相白色念珠菌对BEC的粘附率显著高于孢子相 (P <0 .0 0 1) ;含sIgA的唾液抑制孢子相及菌丝相白色念珠菌粘附BEC的能力强于不含sIgA的唾液 (P <0 .0 0 5 ) ,且唾液中sIgA抑制孢子相白色念珠菌粘附BEC的能力强于抑制菌丝相白色念珠菌粘附BEC的能力 (P <0 .0 5 )。结论 菌丝相白色念珠菌的口腔致病性强于孢子相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cytochrome P450 lanosterol 14a-demethylase (Ergllp) encoded by ERG11 gene is the primary target for azole antifungals. Changes in azole affinity of this enzyme caused by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as a mechanism of azole antifungal resistanc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Erg11 p from fluconazole resistant Candida a/bicans (C. albicans) isolates and their cross-resistance to azoles. Methods Mutations in ERG11 gene were screened in 10 clinical isolates of fluconazole resistant C. albicans strains. DNA sequence of ERG11 was determined by PCR based DNA sequencing. Results In the 10 isolates, 19 types of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were found, of which 10 substitutions (F72S, F103L, F1451, F198L, G206D, G227D, N349S, F416S, F422L and T482A) have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Mutations in ERG11 gene were detected in 9 isolates of fluconazole resistant C. albicans, but were not detected in 1 isolate. Conclusions Although no definit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type of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Ergllp and the phenotype of cross-resistance to azoles, the substitutions F72S, F1451 and G227D in our study may b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azoles because of their special location in Erg11p.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液泡相关基因的功能,寻找白念珠菌潜在的药物靶点。 方法 选取ORF19.2734等五个可能液泡功能相关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菌。分别考查这些基因缺失菌酵母态及菌丝态生长、液泡形态、及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在阳性表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基因功能。 结果ORF19.6950、ORF19.6605、ORF19.2006和 ORF19.5780基因缺失菌在酵母态及菌丝态生长、液泡形态等方面与亲本菌无明显差异。ORF19.2734基因缺失菌酵母态生长速率减慢,对氟康唑敏感性升高,但其液泡形态未见明显改变。RT-PCR显示ORF19.2734基因缺失菌与亲本菌相比MDR1、ERG11、ERG2基因表达量降低。 结论ORF19.2734基因通过升高MDR1、ERG11、ERG2基因表达,降低菌株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ORF19.2734基因可能是抗白念珠菌耐药性产生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0.
苏惠春  程波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4):1109-1113
目的 研究白念珠菌组氨酸激酶基因CHK1基因对白念珠菌某些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CHK1基因突变菌株CHK21、CHK25、CHK26、CHK27的增殖、厚壁孢子形成、芽管形成能力和对刚果红耐受的情况.结果 CHK1基因突变株CHK25、CHK26、CHK27、CHK21的增生能力均低于标准株(6 h:1.36±0.86、1.25 ±0.84、1.05 ±0.79、0.90±0.74比1.54±0.89,P=0.000),CHK21菌株最为明显.CHK1基因突变菌株CHK21、CHK25、CHK26的芽管形成率均低于标准菌株(2 h:5.6%±2.0%、19.5%±6.9%、13.6%±4.8%比29.6%±10.5%,P=0.023、0.028、0.029).在无光线下,标准株和CHK26突变株在14 d形成的厚壁孢子数平均是为3和22个,有光线下分别为60和80个,CHK26形成厚壁孢子的能力比标准株强.无光线下CHK21株无厚壁孢子形成.CHK1基因突变株对刚果红敏感.结论 CHK1基因影响白念珠菌的增殖、厚壁孢子、菌丝的形成及对部分环境压力的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