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掀起热烈的创新教学热潮。进行创新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它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所在教研室至2006年起尝试开设《伤寒论思维与辨析》选修课,兹将教学体会略述如下。1开展《伤寒论》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作为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思想和方法,其原著的写法反映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有着特殊的价值。《伤寒论》是研…  相似文献   

2.
模糊思维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糊思维是相对于二值逻辑思维的一个范畴,《伤寒论》运用模糊思维法辨析六经形证中的中间形态,从模糊中求精确,处处示人以活法,掌握《伤寒论》模糊思维法的主要规律,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发展中医外感热病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一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教学的主干课程。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辨证论治成为《伤寒论》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创新《伤寒论》教学通过提高《伤寒论》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多途径加强经典与临床的联系、开设选修课等方法,将《伤寒论》的教学始终置于临床氛围之中,不断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应用经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伤寒论》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学习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进行临床辨证分析的能力。在《伤寒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授理法方药体系的同时还注意发掘原著中辨证论治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学生走上临床独立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1注重对学习方法的传授,激发学生探求的自主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学习,根本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思维。《伤寒论》本身就是一部临床经验的总结性医著,学生应当学会独立地运用中医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伤寒论》临床模拟训练平台,提高学生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于临床实践的能力[方法]以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实际病案为素材,整理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伤寒论》临床模拟训练病例,建立病例库,开发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伤寒论》临床模拟训练平台,将平台运用于教学工作中,观察学生使用平台进行临床模拟训练前后的学习情况.[结果]使用临床模拟训练平台可以提高学生对《伤寒论》的兴趣、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提高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不会增加《伤寒论》的学习难度.[结论]建立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伤寒论》临床模拟训练平台能够改善《伤寒论》课程的临床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伤寒论》就是辨证学,但《伤寒论》的辨证有两大特点:一是联系性,二是思辨性。所谓联系性,指一部《伤寒论》从体系、体例到病脉证治、理法方药包括煎服禁忌,一线相贯,紧密联系,不能割裂,从整体观上提示辨证的方法、原则、规律。所谓思辨性,指一部《伤寒论》给人们留下无数的理论,临床,方药等方面的问题,从辨证法上寓示了丰富的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特征。《伤寒论》的辨证既然具有这样的特点,那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伤寒论》理论教学中,如何突出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方式,是《伤寒论》课堂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伤寒论》辨证思路教学8法,以...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源于临床而又指导临床,学习《伤寒论》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以临床实践为主线,将《伤寒论》教学回归临床,是《伤寒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教好《伤寒论》、学生学好《伤寒论》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案例式教学与临床实践带教相结合的《伤寒论》实践教学方法,把《伤寒论》教学引向临床实践,让临床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贯彻《伤寒论》教学的始终,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和验证《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巨大魅力和经方的卓越疗效,强化《伤寒论》教学效果,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六经辨治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它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进一步确立了脉证并重的诊断法则与辨证论治的纲领,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讲好《伤寒论》这门课程,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继承和发扬仲景学说,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就此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对《伤寒论》的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揭示阐发对多种疾病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是《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掌握《伤寒论》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对于培养临床辨证能力,提高诊疗水平都有极大帮助。本文从特征入手,善抓主征;透过现象,探求本质;重视体质,因人而异;动态观察,注意病史;四诊合参,据证而辨;分清主次,区别缓急;试探诊治,实践验正等七方面,归纳《伤寒论》对疾病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课堂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辨证论治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各科的辨证思维,其证其方一直作为临床医学的典型范例。《伤寒论》既是学习中医理论到临床的重要基础,又是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必修课。具有普及与提高双重意义。如何做好《伤寒论》的课堂教学及传授好学习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和研究。笔者不揣鄙陋,谈谈自己体会,希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2.
方证是《伤寒论》六经病论治的基本单元,从方证入手是学习《伤寒论》的捷经。用“方证辨析法”来组织《伤寒论》的教学,具有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等优点,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而且便于理解和掌握《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实际应用经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充分体现张仲景对于伤寒杂病的动态辨证思路,其中的动态思维与常变思维是《伤寒论》中所体现的重要思维方法。《伤寒论》第37条,所论病程较长,病证的传变、病势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与临床贴合尤为密切,涉及到张仲景辨证思维论治全过程,揭示了外感病的动态传变规律,反映出疾病既有常又有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设立《伤寒论》等级考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伤寒论》等级考试的意义 目前,我院七年制中医专业和教改实验班、七年制中西结合专业和五年制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伤寒论》的课程学时数分别为120、100及72。课程时数虽然在全国居首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感内容多,时间少,课堂上只能讲解重点原文,这样就难以使学生整体把握《伤寒论》辨证思维的全貌。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伤寒论》中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问题 ,对《伤寒论》辨证论治思维的特性———原则性、灵活性、逻辑性加以分析。把握这些特性 ,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伤寒论》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伟大医家张仲景所著 ,该书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从《伤寒论》下利证治的辨析来说明《伤寒论》中同病异治的辨证施治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伤寒论》的相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病证鉴别、脉象论述、条文互应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伤寒论》的相对性问题。认为相对性思维方法是仲师辨证思维及写作体例的重要特征,也体现了六经辨证的整体性。理解相对性,对研习《伤寒论》和临床辨证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是中医学专业近年新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内容融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大经典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着重介绍中医经典原著的精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中医经典辨证思维分析临床病证的习惯,为后续经典课程和临床各科的系统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引导的探究式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提问技巧与课堂上的有效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育质量,促进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伤寒论》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将循证学习模式应用于《伤寒论》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更新知识和掌握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1]阳明病篇中论述下法的内容全面详实,文章主要是结合《伤寒论》当中的相关条文对承气汤方的应用规律和组方法则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临床实践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从而验证《伤寒论》阳明病相关内容的治则治法理论在临床实践,特别是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