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14—3—3σ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65例手术切除的鼻咽癌及14例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标本,并以20例慢性鼻炎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4—3—3σ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结果14—3—3σ蛋白表达在转移性鼻咽癌中低于原发性鼻咽癌患者,在鼻咽癌中低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组织中14—3—3σ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6-取代-4-羟基喹啉-3-甲酸为侧链酸,用氯代甲酸异丁酯或氯代甲酸乙醋为酰化剂与头孢菌素母核,7-ACDA、7-ACA、7-ACT和7-ACD缩合,合成了四个新的7β-(6-取代-4-羟基喹啉-3-甲酰胺)头孢菌素类化合物,通过溶媒转提,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及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纯品。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了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6.
1,3-二氢-1,3-二酮-2-氢-异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并合成沙利度胺的衍生物。方法氨基酸苄酯氨解N-邻苯二甲酰基-L-谷氨酸酐,所得产物经氢化脱苄后再与氨气成铵盐即得1,3-二氢-1,3-二酮-2H-异吲哚衍生物。结果成功地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沙利度胺衍生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论利用本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较高产率的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7.
文献报道某些6-取代香豆素-3-羧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或抗菌活性,本文合成了14个新的6-取代香豆素-3-甲酰胺头孢菌素化合物,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经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多数化合物对受试的革兰氏阳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酰氯法和活化酯法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7-取代香豆素-3-甲酰胺)苯乙酰胺头孢菌素。通过葡聚糖凝胶(Scphadcx LH-20)柱层析、离心薄层层析纯化精制。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确证其化学结构。初步抗菌试验表明,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酰氯法和活化酯法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α-(7-取代香豆素-3-甲酰胺)苯乙酰胺头孢菌素。通过葡聚糖凝胶(Scphadcx LH-20)柱层析、离心薄层层析纯化精制。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谱确证其化学结构。初步抗菌试验表明,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化合物1,8-二羟基-3-乙酰基-6-甲基-9,10蒽醌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侵润转移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划痕实验、MTT法、明胶酶谱实验等方法,研究1,8-二羟基-3-乙酰基-6-甲基-9,10蒽醌对SKOV3细胞侵润、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8-二羟基-3-乙酰基-6-甲基-9,10蒽醌具有抑制SKOV3细胞运动迁移能力和抑制SKOV3细胞的黏附能力;无细胞毒作用浓度的1,8-二羟基-3-乙酰基-6-甲基-9,10蒽醌处理SKOV3细胞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1,8-二羟基-3-乙酰基-6-甲基-9,10蒽醌具有抑制SKOV3细胞侵润、黏附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1,2,3-三唑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21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结构都经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4-亚甲基-1-取代苄基-1H-1,2,3三唑)]-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25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化合物Ⅵ{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二炔丙基)-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0156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64倍,是伊曲康唑的4倍。结论利用13偶极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在化合物中引入1,2,3-三唑基;较大的侧链结构可能不利于目标化合物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反式肉桂醇为原料,经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产生所需的两个手性碳(2S,3S)后,产物经氧化、酯化即得标题产 物(-)-(2R,3S)-3-苯基-2,3-环氧丙酸甲酯(1),三步总收率28.4%,所得产物的ee值>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榄香烯在体外抗胶质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免疫共沉淀、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别检测经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榄香烯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影响、对U87细胞中与Raf-1结合形成分子复合体的14-3-3表达水平的影响、对U87细胞14-3-3、Raf-1、ERK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在体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的抗胶质瘤效应,其IC50约为(83.2±4.3)μg/mL。分子机制研究表明:榄香烯对总14-3-3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P>0.05),能明显抑制14-3-3/Raf-1复合体的形成;榄香烯明显下调ERK-1/2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P-Raf -1、P-ERK-1/2的表达(P<0.05),对非磷酸化的ERK-1/2和Raf-1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榄香烯在体外通过破坏14-3-3的分子伴侣功能,阻碍14-3-3/Raf-1复合体的形成,使Raf-1不能被活化,进一步抑制Raf/MEK/ERK通路,达到抗胶质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4.
炎症反应已被证明在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炎症复合体(inflammasome)是胞浆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种多蛋白复合物,其功能主要为识别外来或内源性的危险信号,进而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调节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b(IL1b)、白介素18(IL18)的表达。目前,在炎症复合体中,研究最广泛的是由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3(neutrophilic alkaline phosphatase-3,NALP3)、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及caspase-1组成的NALP3炎症复合体。然而,调节其生成和激活的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期研究显示,被NALP3激活物诱导产生的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是活化NALP3炎症复合体必要的二级信号。本文就ROS与NALP3炎症复合体激活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寻找活性强、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炎药物。方法:1-苯氧羰基-5-甲基-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对氨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苯氧羰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Ⅲ1),再与相应的胺(氨)发生胺解反应,并经盐酸中和得到化合物Ⅲ2-9。结果: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Ⅲ1-9,其结构经IR、1HNMR和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显示,6个目标化合物Ⅲ2,4,5,7-9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Ⅲ2,7,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所有受试目标化合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阳性对照药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5)。结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脑磁共振成像 (MRI)三维测量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形态结构变化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阿尔茨海默病病人 (AD组 )和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 (对照组, NC组 )。脑三维测量使用 MRI组织分割和体积测量分析技术。结果 AD组 23例,简明智力状态检查 (MMSE)的平均总分为 18. 9± 4. 7分,韦氏记忆测验的记忆商 (MQ)为 44. 2± 14. 4分; NC组 29例, MMSE平均总分和 MQ分别为 28. 4± 1. 7分和 96. 5± 10. 0分。 MRI三维测量结果显示,两组间脑灰质体积、左右海马体积、所有脑室体积、脑室外脑脊液和总脑脊液体积分别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AD组的灰质体积平均比 NC缩小了 12. 6%,左右海马体积分别缩小了 23. 8%和 22. 7%。大脑结构的改变与认知功能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显示脑灰质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判别意义,两组判别总正确率为 76. 9%。结论 脑 MRI三维测量能定量化地了解 AD的脑部形态结构的改变,灰质体积和左右海马体积缩小,脑室体积扩大可作为 AD诊断和评价病情进展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嘌呤类STAT3小分子抑制剂S3I-V4-01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目标化合物,通过初步的体外细胞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以筛选出活性更优的化合物。方法: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目标化合物,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利用MTT实验检测目标化合物对人表皮鳞癌细胞A431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本研究共合成8个终产物(Z2~Z5及H2~H5),其中,优势化合物H3能有效抑制STAT3磷酸化,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A431和A549的细胞增殖。结论:化合物H3比S3I-V4-01具有更强的p-STAT3抑制能力和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并且可以在H3结构上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素瘤B16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的影响。方法:30μmol/LAs2O3与500μ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16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结果:As2O3能明显抑制B16细胞的增殖,NAC可部分拮抗As2O3对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诱导凋亡效应。As2O3作用1 h后的B16细胞内ROS水平比对照组升高(P〈0.01),4 h达到高峰,24 h有所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升高的趋势可被抗氧化物NAC部分阻断(P〈0.05-P〈0.01)。结论:As2O3诱导B16细胞凋亡与ROS水平改变有关,As2O3可通过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也可能是As2O3抗黑素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CD)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PBN 100 mg/kg、PBN 30 mg/kg、PBN 10 mg/kg,给药30 min后,经足底注射P2X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α,β-meATP 50 nmol,体积为50 μL,持续观察注射后15 min内的自发缩足次数和主动悬足时间,并整合计算每2 min内的综合悬足时间(PLTPM)。结果 PBN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由α,β-meATP引发的自发性痛行为,与NS组比较,PBN 100 mg/kg组在前6 min内能明显抑制自发性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BN 30 mg/kg组大鼠仅在2至4 min时间单位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缓解由CCD模型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P2X3受体激动剂诱发的自发痛,ROS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P2X3受体介导的痛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