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汗法为八法之一。它是一种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治法。此法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也可用于麻疹初起,疹透不畅;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者。笔者通过对中医文献的复习,对汗法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拟对汗法作用作一初步探讨。一、祛除在表之邪表证主要是六淫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所引起,正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所说:“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皆是也。”汗法能解除表证,说明汗法能祛除引起表证的病邪——在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病的方法可分为祛邪、扶正、调和三大方面,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是重要的祛邪手段。汗法除了治疗表证和内科疾病外,还可以治疗以皮肤病为代表的外科多种疾病,汗法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中医学者对汗法的认识日益深入,临床皮肤病中汗法的使用也日渐增多。皮肤病多以脏腑功能失常,营卫不和,气血失调,邪毒蕴结等为主要致病机制。我们基于皮肤病病虽在里,但病位多在肌肤毛窍的临床特点,结合“汗法”的“祛风散寒、疏通内外、透散内蕴之毒、通适血脉”等作用机理,兹参阅文献从“开门逐盗、透邪外达”“疏通经络、布津散液”“扶卫固本,升阳助脾”三点了解汗法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略术拙识望对临床汗法运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汗法”是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指高热病人可因出汗而热退病解。于是便出现了多种发汗法 :如服汤药、浴法、蒸法、熏法、烧针等 ,均可使疾病因汗出而解。《素问·玉机真藏论》说 :“今风寒客于人 ,使人毫毛毕直 ,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之”。此即后世医家应用汗法的理论依据。吴又可《温疫论》云 :“疫邪留于气分 ,解以战汗”。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更对“战汗透邪”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作了明确的阐述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 ,可冀其战汗透邪……。…  相似文献   

4.
董春香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56-157
祖国医学的治疗大法可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 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汗药物组成的方剂,用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因为外感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大多始于皮毛,然后由表人里。当然在皮毛肌表还没有入里时应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从而控制疾病的转变,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汗法可以解除表邪,因此容易使人们认为汗法即是解表法,而只能用于治疗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表证.论述了汗法通过开泄腠理,不仅可以达到祛邪外出的作用,还具有宣布肺气、升阳助脾、布散津液、宣通脏腑通道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汗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是一种用以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就《伤寒论》而言。其病证复杂多变,而与之相适应的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麻桂之汗法,瓜蒂之吐法,芩连之清法,参草之补法,姜附之温法及虻蛭之消法等。可谓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之大成。然而太阳篇中则以汗法为主,因为太阳者又名巨阳,太阳也,为六经之首,总统营卫,肥腠理,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其中的汗法是其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旨。其用法有度,灵活严谨。 汗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功能,通过人体的(?)(?)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在太阳病的过程中,由于感邪有轻重,病程有久暂,体质有强弱,阴阳气血有盛衰,治疗有当否,除太阳本证之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表郁轻证外,还会出现各种合并证或兼证,所以汗法除单用外,多与他法合用,体现出随证变法、证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太阳病汗之五法,即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五方所示之法。合而言之,则属一法,即汗法。俱是升太阳表邪之出路。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固护于外,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邪正交争于太阳,当顺其正气逐邪之势,因势利导,汗而散之,则“使邪气与汗皆出”《素  相似文献   

9.
汗法是一种针对表证的治疗法则,为太阳病常规治法,但不是惟一治法,治病应当扶正驱邪,以人为本,通过调节整体机能增加抗御病邪的能力。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皆有解表之功,八法解表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病的极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汗法作为中医的主要治法之一,是通过辛温或辛凉之法使邪从表出而取效。在一些外感病初起之时,通过发汗确可立竿见影;但若用法错误,对部分外感病不仅不能取效,甚至可导致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1.
所谓"透"即宣透之意,"透法"是指通过使用轻清宣透之品,使伏藏的邪气或由表或由上而解,或由里达外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内经》中即有"火郁发之"的论述,可谓"透法"的萌芽。叶天士则将透法广泛的应用到温病的治疗过程中,温病是感受温热之邪  相似文献   

12.
分析张子和<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祛邪理论及相关医案,认为其祛邪理论并未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的藩篱,而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辨证论治特点为辨证重邪实致病,论治重气血流通,汗吐下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3.
浅谈汗法     
一、前贤对汗法的论述汗法是发散的方法,也就是逐邪于肌表的散剂,一般称解表法。凡风寒暑湿之邪,侵入人体皮肤肌腠之间而不深者,欲速去之,莫如发汗,所谓开玄府而逐邪气也。诸凡疾病初期有表证者如外感发热、伤寒、中风、湿邪、痹症、拘急、顽麻、肿胀、疮  相似文献   

14.
痤疮可辨为阴、阳两证。阳疮者,缘患者劳汗被寒、玄府闭合,汗脂凝聚日久不得外排,蕴热搏结气血而生疮化腐,疮症为热为痛,此为易治;阴疮者,由阳疮转化而来,缘患者外感寒风、内伤生冷,且医者又重用寒凉、失于托透,以至气血冰凝,久不溃脓或溃脓难出,此为难治。根据难治性痤疮临床表现,其多类属于阴疮,以阳虚表郁、邪闭毛窍为致病之关键,其中表郁毛窍、邪闭肌腠为病之标,阳虚阴凝为病之本。治疗当以温阳透发、祛邪外达为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化阴滞、发阳透毒治其本,待阴邪发越,即用火针强开门户、消疮排脓治其标。标本兼治、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难治性痤疮在临床中能够安全有效地消除痤疮、改善皮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汗法”又称解表法。它是祖国医学中“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项最基本的主要治法之一,同时又是八法中的首法,所以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方法。前人对汗法很重视,认为各种病邪入侵人体,一般都是循着由表入里,从轻到重的程序发展,病邪在表,病处早期,为病尚浅,适时采取汗法治疗,可以早期愈病。汗法的遴选药物原则是:“辛散轻扬”,按中药的性能归纳,凡具辛味药物和质地轻松的某些花叶类药物,一般都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辩证运用中医汗法,是温病初期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具体运用上,采用辛凉解表辛温解表,宣化表湿,滋阴发汗等四种治疗方法.结论 汗法是温病治疗方法中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攻邪派"鼻祖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风形"所用三法之"汗法"的相关理论思想,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三法,拓宽思路,更好地适用于现代临床,同时更好地对中医学精华进行传承。方法:研读《儒门事亲》,并结合相关的中医理论文献,对比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从张氏本身"汗法"观、"汗法"的渊源、"风形"中的"汗"法概况、具体病案施治等方面,对张氏之"汗法"在"风形"中的应用进行研讨。结果:张氏不拘泥于常理,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审时度势,细心揣摩,对症下药,用药多猛,自然手下病除。另外,张氏每每治疗疾病,心中必了了,治病宗经。汗法以汗出邪去为目的,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则大汗不止,导致虚脱。临床上凡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者均禁用。结论:《儒门事亲》涵盖极广,内容杂而不冗,其对三法的发挥到了另一个顶峰。本篇之"汗法"治疗"风形"即是展示其治疗特色的一个窗口。时至今日,其治疗思想对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认为吴鞠通对于汗及汗法的认识是宗于《内经》,对于汗法的应用是继承于张仲景而又有所创新。汗法之所用,是宣通气机;汗法之所宜,是表证邪郁不散;汗法忌辛温独行。辨汗可识阳气阴精盛衰,汗法可调达气机、敷布精津,给邪出路,是扶正祛邪之法。  相似文献   

19.
话说解表药     
谢宁 《开卷有益》2009,(1):35-35
解表药是一类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 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可使外邪从汗而解,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相似文献   

20.
和法是祖国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理、法、方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八法中的汗、吐、下、清等方法专以功邪为务,更不同于补益法有明显的虚弱征象可依。它是以其特有的和缓、和解、舒畅、调和等作用,使机体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阴阳达到平衡,从而治愈疾病。笔者从事中医妇科二卜余年,临证之时,巧用和法,往往能起到以缓济急、以巧取胜的作用,颇觉得心应手,现将一些体会公诸同道,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