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头部外伤患者CT、MRI表现。结果①32例患者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5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14例,大脑镰并小脑幕下血肿3例。②CT表现:大脑镰硬膜下血肿为条索状、带状高密度影,可位于大脑镰一侧或两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可位于双侧或局限于单侧、幕上或幕下。血肿边缘清晰,不延伸入邻近脑沟或脑池。③MRI表现:轴位形态与CT大致相同,冠、矢状位显示血肿更清晰,根据血肿不同时期信号的特异性表现,可对其作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论大脑镰及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对亚急性期血肿的显示较CT更优越。  相似文献   

2.
小脑幕硬膜下血肿31例CT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向阳  赵明哲  王尚臣  王菁  唐蕊  秦世杰 《河北医药》2009,31(17):2273-2274
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位于颅骨内板下方的硬膜下血肿较多见,而发生于小脑幕区的硬膜下血肿相对少见,常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08年31例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病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结果19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8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6例,CT表现为扇行高密度影,幕缘密度最高,边缘光滑、锐利,离幕缘密度变淡而模糊;大脑镰合并小脑幕硬膜下血肿5例,CT表现为具有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二者相连,右侧呈S形,左侧呈反S形。结论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是属特殊形态的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相对较少。以前常常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本文在于对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能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分析了2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情况,CT诊断及血肿演变过程。探讨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及血肿形态。结果为避免误诊,讨论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结论重点论述了CT表现及CT诊断。为今后认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分步减压式手术方法治疗的7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良好37例,中残18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结论 分步减压式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可降低术中脑膨出的发生,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常伴有严重的脑肿胀和脑水肿,常引起颅内压急速升高,造成弥漫性脑缺血性损害和急性小脑幕切迹疝等,病死率、致残率高.我院自2001年起,借鉴国外最新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救治经验、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1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9年应用 CT 以来,二年四个月诊治11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资料完整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女11例,男100例,年龄为6个月—70岁。急性血肿69例、亚急性35例、慢性7例。幕上硬膜外51例,幕上硬膜下30例、幕上脑内10例、幕上硬膜下积液5例、幕上多发11例、幕上脑室1例。幕下硬膜外4例。治疗方法:手术治疗93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70例、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5例、钻孔引流术8例、再次开颅5例;非手术治疗18例、治愈好转91例,死亡1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和疗效,并对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血肿患者52例.结果 治疗患者52例,痊愈49例,死亡3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手术操作要轻柔,血肿释放要缓慢.对于包膜肥厚或术后血肿增大者宜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损伤控制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2月该科所有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技术36例,尽早给予局麻下颅骨锥孔放出硬膜下血性液体,再急诊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36例手术病人中,术后3月按GOS预后评分,预后良好18例,中、重残各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死亡率22.22%。与该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手术治疗相比较,其中手术39例,死亡24例,死亡率61.54%。死亡率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治疗中,可早期解除脑疝,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10.
颞叶钩回疝是一种幕上占位性病变,导致颞叶海马旁回由小脑幕孔疝入到天幕下,由于脑干受压而严重危及生命,死亡率极高(1),及时清除血肿、脑疝复位是影响病人生存的主要因素。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颞叶血肿266例,采用颞肌前翻中颅窝底入路,清除血肿、颞叶钩回疝复位治疗颞叶血肿继发脑疝120例,其中天幕切开1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0~67岁;平均为40岁。颅内血肿部位:颞顶部硬膜外8例,硬膜下血肿6例,颞叶脑挫裂伤3例,其中一侧硬膜外血肿,一侧硬膜下血肿1例。颅内血肿量:30~50ml 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脑幕脑膜瘤的治疗中应用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小脑幕脑膜瘤病例53例,研究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小脑幕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及治疗后疗效.分析显微手术后的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病死率,死亡原因.比较治疗前、治疗后Spitzer指数,评价患者生活改观情况.结果 小脑幕脑膜瘤患者在经过显微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死亡病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情况巨大肿瘤<大肿瘤<中型肿瘤<小型肿瘤;治疗前Spitzer指数好9例,良好14例,治疗后好26例,良好14例,治疗前、治疗后Spitzer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5,P<0.01).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在针对与小脑幕脑膜瘤病例的治疗过程中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较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硬膜下血肿救治的新模式(附1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新模式,评价新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采用新模式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26例,以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23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效果、开颅手术量次、住院时间,评价该治疗新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轻型患者结果差异不大,中型、重型患者减轻血肿压迫,缩短了血肿吸收期,减少了住院时间,部分重型患者避免了开颅手术,重型和特重型患者争取了手术时间,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新模式提高了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为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8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84例患者,首次手术治愈153例,19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型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优点.方法:对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改良型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进行手术治疗,用温生理盐水置换硬膜下血肿.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40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型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明显较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32例经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预后优于有绝对手术指征时手术的患者。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该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1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死亡10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6例,中残11例,良好20例.术后并发症:4例迟发性血肿,4例硬膜下积液,3例外伤性癫痫,2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脑积水,2例减压区脑软化灶.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止血方便,可快速清除硬膜下血肿,降低颅压,是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优点以及手术的一些细节问题.方法:对具有手术指征的156例病人采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体会手术操作中的细节,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56例病人中有7例因术后同侧硬膜下血肿复发,1例因术后反复发作癫痫而行骨瓣开颅手术,2例于治愈出院后1~2个月因对侧出现硬膜下血肿而再次行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外科治疗.方法 选择2011年3月份到2012年5月份在本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30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的手术方法,分析外科治疗的效果.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5分)的患者比例为77.7%,比例明显高于残疾或死亡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具备手术适应证者应该依据患者血肿量以及意识状态在瞳孔散大或者昏迷前进行血肿清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现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治疗中总结更优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外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4例。22例行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结果 22例行手术治疗,愈后良好。2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1例血肿吸收。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机制复杂,确诊后手术治疗满意,手术方式因人而定。无症状及血肿较小者,可保守治疗,但应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病理变化与治疗策略.方法 对6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53例保守治疗;有13例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其中8例CSDH经手术治愈,5例保守治愈.结论 TSE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若转变成QSDH,血肿量渐增并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